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美好愿望,内容生动感人。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开展教学,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读中感悟。

  2、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押an韵。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录像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心、方”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课件依次演示:美丽的小山村,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内容情境中,学生在感受着山村的美,天安门广场的美,感受着升旗前的隆重和山山美好的心愿,为投入地读文做好铺垫。 当学生与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指名读,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针对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教学中,采取带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生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识字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为了检查识字效果,同时为了在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读顺,组织组内同学互读、评议,教师以指名读课文的方式检查朗读效果。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初读感知,还是学习汉字,变换形式学习,组内同学互读课文,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课文读通、读顺成为可能。

  3、品读感悟,熟读成诵。诗歌共三句话。品读感悟第一句时,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倾听,接着模仿读第一句。品读感悟第二句时,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升旗仪式实况录像,学生在体会中练读第二句。品读感悟第三句时,让学生比较:

   ⑴ 我多想去看看。

   ⑵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在比较中读第三句,最后熟读成涌,积累语言。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品读感悟三句话时,学生的模仿读、体会读、比较读,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4、文中出现的四个生字,根据字形特点,“广、升”一起指导、书写。“走、足”一起指导、书写。同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实际教学要为达成这一目标做长期的努力。

  5、当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强烈共鸣时,去北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就成了许多孩子的心愿,此时,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小组合作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小报。从而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学实录】

  1、引入:

    师:创设情境,去北京看升旗仪式。演示(山村、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

    生:齐读课题,认识“想”字。

  2、感知:

    师:范读,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指读。

    师:整体出示生字。

    生:开火车认读,自主发现要注意字音,交流。

    师:出示句子。

   ⑴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来到美丽的北京城。

   ⑵ 我多想去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呀!

    生:自由读。

    师:引导再读,要求流利。

    生:组内互读评议。

  3、感悟:

    师:启发读第一句话。教师范读。

    生:再读,师及时评价。

    师: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去干什么呢?现在,小组合作,练读第二句话,一个小朋友读时,另一个小朋友要注意听,然后相互评议。

    生:小组练读,指名读。

    师:放升旗录像。启发:假设此时你就站在升旗的人群中,那么该怎么去读第二句话呢?

    生:练读。

    师:示范。

    生再读,师生点评。

    师: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山山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读第三句,交流感受。

    出示

   ⑴ 我多想去看看。

   ⑵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比较练读、师扮演角色读。

    生:试读互评。

    师:启发背诵。

    生自由读试背,同桌互检。

  4、书写

    师:你认为哪个字不好写?

    生:我觉得“升”字不好写。

    师:看“升”字的每一笔都在田字格什么位置?

    生:观察后回答。

    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后临写。

    师:点评。

  5、拓展

    师:启发学生课后了解北京。搜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小组合作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小报。


【教学反思】

  1、这首诗歌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因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读得很投入。

  2、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在模仿中、在观看录像的体会中、在比较中朗读感悟,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
 

  3、学生的朗读因感悟而有声有色,感悟后的朗读声情并茂。

    体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同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适时的示范和引导是绝不可少的。

    不足:教师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

    设 计: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王志丽


【点评】

  新课标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作为一篇阅读课文,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本节课在以下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教师坚持组织、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中引导学生模仿、体会、比较;课尾,鼓励学生搜集图片,合作办报,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空间。教真正是为了学服务。

  其次,教师根据诗歌三句话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考虑学生对壮观一词理解有难度,及时播放天安门实况录像──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