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学习随笔 读《人间词话》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5: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了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论著《人间词话》,这使我受益匪浅。 王国维虽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但却融入了西方美学,哲学思想,以崭新的眼光对古诗古词作出了详细的批评和论述。他在本书中阐发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文艺美学体系,这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在其《人间词话》中,最突出的是他所提出的三中境界。他说:“古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夜里猛烈的狂风吹落了树上的绿叶,掀动了诗人的愁思,独自登楼,望断这无涯的路途。那不正是一种求知入门前的茫然失措吗?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诗人求索无门的无奈与苦楚。第二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望断天涯,“过尽千帆皆不是”,但为了自己所忠爱的人或事,即使“人憔悴”也“终不悔”。这也正是王国维所说的第二境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三即“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元宵佳节晚上,要找到自己倾慕的对象,犹如大海捞针。在辗转了“千百度”之后,回头忽见,那人正在那片摇曳的灯光中。那该是何等的欣喜!这便是王国维所要讲的第三种境界:灵感来临时瞬间的欣喜;求得真知后,心境豁然开朗。王国维极富生趣的分别用晏殊,柳永(王国维自注为欧阳永叔作,后经考证为柳永词,此处应为王国维误记)辛弃疾的三句诗阐述了艺术创作或研究历程中得三个过程,可谓极其精到。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说:“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都随之矣。”这里的“境界”即意境。何谓有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将意境作为诗词的创作原则与批评准则,也是《人间词话》的脉络与核心。意境又分为“造境”和“写境”。“造境”是诗人凭借才思为表达情感的需要而虚构的意境,“写境”注重描写刻画现实中的情景。“造境”是基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悟而造出的,“写境”亦是经过作者情感的洗礼所描绘出的意境,因此不可忽略的是二者背后都有一双情感的手,“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在所描绘的景物或营造的意境中带有自我情感色彩;“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作者把自己融入客体所构造出来的意境。“无我之境,人唯在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境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里带有浓重的西方美学与哲学思想的色彩。“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就美的本质来说,它们应该具有超越性的平等。
    《人间词话》中许多独到的见解,让我受益颇深。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我认为非常准确。中国古诗讲究语言简约,意蕴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的确,“闹”字不仅能够生动的描述红杏的繁多,而且有声有色,把春天生机勃勃的气象尽现眼前。“云破月来花弄影”非写花,写影,而是写风。用弄字使画面生趣盎然,没有直接写风,但却让风的吹过栩栩如生。非风动,亦人心自在动。诗讲究简约整齐,往往表达典雅疏阔的意境,而词,句法参差,更适合表达婉转曲折的情感。
    王国维说:“诗人对于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所以能深入挖掘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出乎其外”故能俯瞰万物,借景抒情。写诗若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则必能动之以情,自然会有境界。
    王国维认为“词最忌用替代字”。而我认为,用大家所熟知的词相互替换,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用替代词可以使诗词具有陌生化效果,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古时写月的诗词中,对月亮的称谓可以说多种多样。如苏轼的《水歌调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月写作婵娟;再如辛弃疾的《元夕》中“风萧声动,玉壶兴转,一夜鱼龙舞”,将月写作玉壶;屈原的《离骚》中:“前望舒使发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将月写作望舒;再譬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中“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将月写作白兔等等。此外古诗中对月的称谓还有冰鉴,玉轮,蟾蜍,蟾兔,白玉盘等,能因为这些诗词用了替代就将其全部否定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认为:“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其词如历下,新城之词,非不华瞻,惜少真味。”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自然天成,有唐人风味,为他赢得“贺梅子”的雅号。他有一首悼念亡妻的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我认为这种对妻子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思念并不假。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如王国维力主创新,他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创新是文学保持其活力的关键,“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只有文学上保持创新才能使文学的殿堂熠熠生辉,不断发光发亮。再如“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我认为当代的诗人应向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在创作中注意对词语韵律的发掘,使白话诗具有一种崭新的内在节奏。王国维也很注重意境之真:“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颇有忠实之事”。对文学的忠实,归根结底是对自己情感的忠实。真情实感是文学根基之所在,唯有真情方能打动人,引发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而对文学的不忠实,将使我们的灵魂无处栖息。
    由于对《人间词话》浅尝辄止地读了一遍,感受又颇深,因此浅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心中不免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深入地品读《人间词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06: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