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赵校长听了我一节六年级的英语复习课。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层层递进的课堂环节设计。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运转,教学节奏变慢,在第一步的展示环节上停滞不前。
因为8个小组的成员在下面争执,每个小组都要求参加展示。教学任务还没完成,学生已经把重点转移到了讨论公平不公平上。我没有办法,只得让步,让每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这堂课,我陷入了被动的状态,对学生降低了知识技能要求,让学生参与得没有底线,课堂不可控因素层出不穷。学生对加分项分数高低感兴趣,对知识掌握不在乎。
还有些学困生为了挣纪律分,两只眼睛瞪着,一动不动地坐着,心飞到了教室外。
课下,赵校长给了我一句话,“迎合不是教学,痛点才是重点。”
她让我翻开以前的做的笔记,找到复习课的授课形式这一项。一节好的复习课它应该由四个部分组成:忆、理、析、练。忆是回忆,理是整理,析是分析,练是练习。
就这节课而言,“忆”就是第四单元(hobbies),第五单元(jobs)的生词和句子展示。“理”就是把以前出现的痛点给整理出来,就本节课而言就是动词的单三形式和like doing sth。析就是分析典型题型。针对学生在作业和各类考试中做错的题开出小药方,把问题讲透。之后就是“练”的环节,学生当堂练习,教师进行面批面改。
我的课堂在“忆”的阶段搁浅。整理、分析和练习阶段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其实课堂展示中的预展环节可以放在课下讨论进行,小组里的知识纠错在课下一样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至于寻求问题的答案,问老师不是唯一的方法。学生课下可以百度,可以看参考书,可以看微课。
我在课前没有调查学情,也没有预设出学生展示中的痛点。这些痛点在新授课时已经出现,我完全可以在课前通过微信或qq群把这些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小组群里事先讨论。这样在课堂展示环节中,这些障碍就会明显减少,从而节约出时间。
我只备了教材,没有备学生。结果造成了课堂教学和课堂预设严重脱节。在备教法上我的做法也缺乏新鲜感。我使用单词卡片的方法单调,猜职业的形式只有师生、生生一问一答这种方式。
赵校长对我拿卡片的姿势做了纠正,并教给我“闪卡”和“冰山一角”的卡片用法。赵校长要求我把单词卡片面对自己,让下面的学生猜这个单词里面包含有什么字母,他们只有三次机会,这样课堂的紧张度就跟上来了,节奏也会变快。
赵校长问我为什么要向学生妥协,痛点的处理和学生玩的high不high哪个更重要?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学生上课的热闹程度达到了失控,下课之后他们什么都忘了,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重点难点。我没有搞清楚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在为知识储备做准备,而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学生高兴不高兴,并不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为了迎合学生,随随便便把教学目标降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是在无权限地示弱。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是主线。作为老师,要能够掌控这个课堂,也能够把这个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重要,但不要为了让他们参与教师妥协地没有底线。
表面上的公平有什么用?痛点没有处理才是大错。升学考试学生成绩出不来是我的失职,是我的“命业”没有做到家。期终考试不会等,小升初不会等,我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评课结束后,赵校长要求我做个详细的知识网格图,她要听我整改后的下一堂课。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一位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的英语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