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给我们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讲座。讲座分:创新国家、教育问题、素质教育、教育创新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分享,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经济转型,这个阶段我们的成就是巨大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部分地区人均经济总量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大而不强!我国虽然已是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我国的发展路径是速度优先型赶超战略,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大、人均低,消耗高、技术低,积累高、消费低”的阶段性特点,不平衡、不均衡、不持续、不经济的粗放特征非常明显,在诸多方面显示出“大而不强”。
我国“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科技实力较之美国等先进国家还有差距,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技创新的后续力量靠教育,中国教育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面很有效,使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较高。用统计学的语言叫做“均值”较高,意思是“平均水平”较高。这是指同一学习阶段的横向比较而言,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这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优势,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记得我加外甥,因为他妈妈要到美国交流,因此也要在美国上半年的初一,他当到班上,那些学生就过来询问是哪个国家的?当听到是来自中国,美国学生都异口同声说:你是中国学生,那么你的数学不用学了,一定很棒!事实证明,我外甥在那里的数学就是最棒的,他的数学在那个学校直接可以修初三的课程。
再以2009年和2012年上海参与的PISA测验PISA测验为例,非常有说服力。所谓PISA测验是在15岁的中学生中3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
2009年4月,根据OECD的技术标准要求,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10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参与率和覆盖率分别达到97.8%和98.6%。经合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12年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在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这一结果立即引起国内外教育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欧美多家媒体惊呼“意外”,并追踪分析上海及亚洲教育的成功经验。
记得我2011年在上海挂职学习,当时的这个测试结果令上海教育界非常引以为傲。我所挂职的学校还迎来了法国基础教育部的代表团前来考察,记得他们走进三年级的教室,看到黑板上多位数乘法,几个法国教育专家还在演示、讨论着。后来听翻译说这是他们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才要掌握的内容。
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阿尔尼·邓肯对比本国学生在测评中的表现也表示,这是一个“警醒”。
不过,2015年的PISA测验在增加了北京、广东后,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名列第十位。《超越上海》一书研究了上海、芬兰、日本、新加坡和加拿大等五个被认为是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书中说到上海在蝉联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获得了另一个第一——学生课业负担之重居全球之首。对此同为第一梯队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获得第二的香港,学生每周作业时间约6个小时,是上海的一半,分获第四、第五的日本、韩国,每周作业时间仅为上海的 --- 。国内的争议也诸多,有评论说,这“不能遮蔽中国教育的落后”。
客观地看,我们知识考的多、练得多,造成另外的一个现象是杰出人才少。我们距离创新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涂教授给我们通过一个统计学的概念进行了释义,“均值”是衡量一个随机变量的平均数,与均衡值高同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方差”小,也是而“方差”是衡量一个随机变量拍哪里平均数的累加起来的程度,简单地说,“方差”小就是两端的人少,出众的人少,“杰出人才少”、“杰出人才少”
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是这四种精神之总和,不能怀疑,不准批判,不会分析,也想不到要去求证,当然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是文科生变成字纸篓,理科生变成机器人,谁都不会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
“方差”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低收入阶段,经济发展主要靠模仿和改进,人才“方差”小无关大局,甚至还是长处,只要“均值”不低。但进入中等收入后,当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时,“方差”小的后果就严重了,因为这影响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
在人的素养、价值、品德等方面,我们的问题就是低“均值”,高“方差”了。低“均值”是指人们经常批评的人的素养的平均水平低,而人的素养的“方差”大,是指大差的人不在少数,这在反腐过程中可以领略,多么让人触目惊心,不可思议。
由此想到习总书记照相时将年龄大的院士拉到前排就座,和那些思想里官本位思想的领导一定坐中间、一定要提现他的官职地位的做法是鲜明的对比。也体现了人的素养问题。
人的素养问题不是学历可以提现的,有些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但是求学过程中,长期在只要求学习成绩、排名、考上好大学环境中,内心的压抑、被家长老师掌控,即使到了名牌大学,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徐凯文研究得到30.4%的北大新生竟然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失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那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数。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起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这是一门心思只关注成绩和分数的附属产物。
正因为我们对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紧迫感,所以就特别重视“才”,这种急功近利的结果呢?不但杰出人才的培养仍是问题,而且轻视对人的素养的培养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中国的家长或教师,对子女或学生的要求,大致都认同如下的教育观念:要学好知识,要学有用的知识,最终要成才。而实际上——“无用”知识有其有用性;“好学”比“学好”更重要;“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例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追捧,也是体现了国人抛却分数、考试,内在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
好学的是影响一生发展的习惯,一旦厌学则是切断了学生发展的路径。事实上,现在许多教师和家长都把育人和育才分开了,习总书记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基础教育就是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教育,要立德树人要育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有内在的关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中写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十八大会议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教育创新和创新国家有很大关系。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新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他复杂的任务。(摘自《学会生存—嫁与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188页)
那么从哪些方面实现教育创新呢?涂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流创新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己“冒”出来的,社会和学校要创造利于杰出人才容易脱颖而出的好环境。一流创新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己“冒”出来的,社会和学校要创造利于杰出人才容易脱颖而出的好环境。(出自朱邦芬:《从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看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好的学校环境:一是汇聚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二是学校里有着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良好学术氛围;三是有一批好的老师,而且这些老师愿意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培养人才上,开展个性化教育,最好是一对一的培养;四是给予学生比较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方面是我们的教育比较欠缺的——“规定动作”太多,“自选动作”太少。还有两点:学校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相对较好的学生学习研究与教师教学研究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华德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他们一是没有校长,二是没有教材,三是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但是他有有一流的教师有一流的质量,老师有很多参考书,学习自己搜集学习,每个学科学完孩子积累了厚厚的一本,就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让学生接触自然,种植、观察、和自然亲近。
(二)真正打好基础
到底什么是基础?
基础教育给每个接受教育的个体留下什么才是完成“基础”的使命?是知识?能力?还是兴趣?
一个人知识丰富、能力很强,但是没有兴趣,走不长远。保持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才有可能创新。所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很赞同叶澜教授基础教育的“三底”说法:一是“底线”,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底线。二是“底色”,童年、青少年期的生命底色应是阳光、自信、热爱生活,对未来抱有希望,不畏成长中的艰难。学校教育有责任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三是“底蕴”,让青少年走出只能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的时空思维局限,获得走进文化世界的工具,学会借助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探索、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力。基础教育的特质集中体现在这“三底”上。成此“三底”,则基础教育大成。
(三)努力解放孩子
传统教育一般都把儿童看作消极被动的教育对象,忽视或抹杀了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养成了儿童的奴性。我们要摒弃这种培养“奴才”的教育。
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两颗种子,第一颗种子的核心品质是自我控制力,是控制自己、按照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的能力;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成分是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出于个人内在的兴趣、动机和愿望,自发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出自北师大教授对200个孩子追踪研究20年的重要发现)
对中国孩子来说,前一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肥沃,而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贫瘠,相反,西方国家的孩子,第一颗种子的生长环境可能不如我们,但是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肥沃。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反思。对父母而言,有责任在发扬第一颗种子环境优势的同时,改善孩子第二颗种子的生长环境。
取得高水平成就需要的心理条件包括——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反潮流精神;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上述心理条件中5条与主动性有关,只有1条与自控力有关。而我国传统文化对与主动性有关的前5条都是不支持、不提倡的,只有与自控力有关的第6条符合我们一贯提倡的“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苦”,“滴水穿石”等理念。
说到创造性,陈会昌引用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话,“创造性包含善于发现问题、独创性思维方式、对模糊性的容忍度、强烈的成就动机、失败后重新尝试的意志力、时间和精力”。他特别指出其中第三条的“模糊性”,指的是解决问题时答案的非唯一性,这恰恰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最缺少的,也是家庭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对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实现这六个解放就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自由个性得到保护、尊重和发展,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要提高学生的个人尊严和价值。
多元智能理论更是说明每个孩子都是有特长和才能,只是表现不同,一刀切的评价犹如让一条鱼被迫去爬树,让兔子去学游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的本质,体现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人的一种奇特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尊重每个人,尊重他从父母遗传的个体体征、智力特色、性格特点,以及他从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一切结果,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句话,教育要尊重每个来到你面前的、没有权力选择的每个不同的孩子。教育必需从每个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出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改进孩子身上那些消极的因素,弘扬那些积极的因素,并在这种改进与弘扬的过程中,引领、赞助和增进每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改良差异,优化差异,弘扬差异,是教育的重要规律。只有尊重差异,才有对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尊重人,才有真正的教育。
教育创新需要教师去实践去落实,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史密斯进一步研究发现,教师要获得上述特质,一般要经历如下转变:1. 从一成不变地、死板地制订方案,逐步变为制订有灵活余地的方案;2. 从重视闭合的思考过程,变为重视开放的思考过程;3. 从注意全班的一致性,变为重视个性及其开发方法;4. 不仅在艺术课中培养创造性,而且在全部课程中发展创造性;5. 不是把创造性看作才能,而是把它看成如果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使它发挥出来的天生能力;6.不是把有创造性的学生看成问题学生,而是看成有希望的学生;7.从把学生的作业作为最终的成绩来评价,变为把它看作是需要掌握的东西;8.从教师独自制订学习计划,变为和学生一起制订学习计划;9.从重视外部动机,变为更重视体现内在价值的内在动机;10.从支配学生,变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11. 从强行压制,变为更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
涂教授认为,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造的意识或态度,二是创造的能力。史密斯对教师创造性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创造能力方面。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师来说,创造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创造意识或态度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