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语文学的基本观念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掌握语言的人”。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过程中,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里提出的读写结合,强调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小学生的阅读,是指阅读课文或其它的课外读物。通过阅读,学习规范的语言,领悟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课文这一典范,寻找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从读学写,以达到借鉴提高的目的。
一、从阅读欣赏到仿写练习
(1)从好词佳句入手,把句子仿写得生动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对3-4年级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一点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笔者相当重视从范文中教学生学习积累。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魄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的一些基本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活泼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景图。本文的好词佳句很多。课堂上,我让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让他们模仿这些句子的写法,自己也来把某种事物写生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比如有位同学这样写:“黄黄的叶子像美丽的小蝴蝶,飞呀飞呀,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花园里的花儿你争我夺,纷纷开放了,生怕人家说它不漂亮。”“那些小鸡们争吵着,打闹着,没完没了。”多么充满活力的句子啊!看来,仿写能较容易让学生领悟到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的方法。本学期,语言优美的文章也很多。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都是极好的范例,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仿写的练习。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必会教得学生锤炼词句,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2)从范文中的描写方法入手,把场景仿写得富有情趣。
有些文章在描写手法上很值得去学习。如《陶罐与铁罐》这篇童话故事,作者对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神情,动作作了精心的刻画,把两只罐子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特点,成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教学本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验角色的个性,领悟文章的描写手法。课后,可以设计一个故事的场景让学生去描写。如:两只鸡为了争夺一条虫子,吵起来了。请你想象它们生气的样子,想象它们又会说些什么?把这种情景写下来。有了课堂上的感悟、积累,学生会有意识、有根据地想象出两只公鸡争斗时互不相让、你争我夺的情景。这种的练笔比单纯性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效果更显著,学生会顺着课文的情感,学着课文的写法很自然地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
(3)从语段入手,把片断写成“一个意思”。
有些语段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明确,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在教学中,不必要向学生大量讲解句群关系,但引导学生感悟模仿必不可少。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描写鱼类的段落。作者围绕着“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游来游去,美丽极了。”这句话,具体地写了许多鱼的不同形状、颜色、动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可以围绕着“节日的礼花多么美丽啊!”为中心句,具体从礼花的颜色、形状、变化等方面来描写礼花的绚丽多姿。本册中可以参照的段落还很多。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描写街市热闹的段落;《赵州桥》中描写桥坚固美观的段落,教完这些内容后,都可以设计一个题目让学生来仿写。练笔的次数多了,学生就掌握了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4)从文章顺序入手模仿言之有序
文章的写作顺序,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显得难了点,但可以选出一些顺序明了的文章,让学生仿照这要的顺序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同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我家的阳台》、《美丽的校园》等类似的练习,这样能让学生建立起“序”的概念,为以后的布局谋篇打下基础。
二、揣摩故事的结局,寻找续写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