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8: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曾在《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进》专题讲座上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个性与学科教学共性的关系,要从教学课文走向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核心问题就是教学语文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语文的符号系统,即汉字、语言、章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语用方法等。

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时,为了理解“藤”、“盯”、“谢”词的意思,体现教学语文的核心,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理解“藤”的意思时,我从读准音着手,通过问题引入“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借助图片,让学生指出图片中“藤”的位置,联系生活,拓展其它藤类植物,比如:南瓜藤、丝瓜藤……在处理“盯”和“谢”时,我分别采用做动作,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的方法,告诉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不止一种,真正体现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

在“听读课文,梳理内容”环节,我通过问题预设“这个故事中,除了葫芦,还提到了谁”,让学生通过抓住故事中的几个事物把故事概括出来,同时提醒学生以后当读到一篇长长的故事时,也可以学着这个样子,把故事简短地和小伙伴分享,来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体现。

遗憾,难点没有突破:课题《我要的是葫芦》中的“葫芦”和第一自然段“一棵葫芦”意思一样吗?对于这个问题,在课伊始,我出示了一张好几个葫芦的图片,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又出示了课文的插图,想让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本身,而第一自然中的“一棵葫芦”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葫芦。但大多数学生不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就说课题中的“葫芦”比较少,而“一棵葫芦”说的葫芦比较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理解没有错误,那么问题就出在问题设置上,问题导向不清,针对性不强,作为教师,我不仅仅要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更应该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最终把课堂学习抓华为生活中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8: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