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致家长的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17-11-13 11:02
标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致家长的材料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感谢你们对xx县教育事业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我县是一个地处边远山区的深度贫困县,幅员面积宽,学校点多面广,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学生对一些边远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不很满意,都希望上好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广大老百姓子女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让山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根据国家、省、州统一部署,我县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学校布局调整,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划片招生制度,优化师资力量,增添教学仪器设备设施,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抓硬件,抓教师队伍建设,抓学校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县创建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将于今年10月份接受凉山州人民政府复核工作,11月份接受四川省人民政府综合督导评估,明年接受国家教育部评估认定。
办人民满意教育,教好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了提高全社会对该项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将有关情况告之你们,以让你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全
面了解我县“义教均衡”的创建工作,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基本均衡的状态,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力提供充足的保障,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更好地就近免试免费入学,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今年为确保全县当前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脱贫攻坚迎检、环保突出问题整改、美丽县城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四个重点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全县四个重点工作。
(一)统筹工作力量,推进学校管理均衡。县委、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强化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发展,明确乡镇(社区)、部门、学校职能职责,工作要求,强化过程督查,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全县上下已形成县领导亲自抓、部门配合抓、教育部门具体抓、社会团体参与抓的良好格局。
(二)统筹经费投入,推进硬件设施均衡。2017年,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统筹各级各类资3.5亿元用于61所义务教育学校重点基建项目、配备教学仪器设备、校舍维修改造及校园绿化美化建设,统筹各级各类资金6.6亿元用于新建盐中二校区、城西学校、城南幼儿园、平川中学迁建、鱼脊小学和干海中学改扩建等六个重大项目。全县建成了一村一幼幼教点204个,实现122个贫困村全覆盖;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推进边远山区学校标准化建设41所,撤并了25个教学点,调整了22个村完小为教学点,整合了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均衡。
(三)统筹师资配备,推进教师队伍均衡。近三年来,通过高校选聘、公开招考、外县调入、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251人;2016年,共交流校长教师317人次;2015至2016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98人次、省级培训824人次,州级培训272人次,县级培训5260人次,每年教师全员参加校本培训;落实县级培训经费共70万元;坚持每年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师50人、表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优秀辅导教师100人;
(四)重视弱势群体,保障入学机会均衡。近三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累计安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1868人。2016年共关爱帮扶留守学生1860人(小学1330人,初中530人。2017年我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45人,入学255人,送教上门58人,入学率达91%。我县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该学校位于xx县民族小学内,现有特殊教育专职教师6人,学生62人。
(五)重视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按照国家要求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减免,小学、初中“三免一补”,高中阶段实施国家助学金和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营养改善计划,逐步实现每个乡镇建一所公办幼儿园等项目。
家长朋友们,我们坚信通过全县师生的奋力拼搏、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全县家长的理解配合,xx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您如果对xx教育发展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致电xx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电话: 。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xx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二〇一七年九月八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