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3: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期中总复习题测试卷卷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第1课   作者:  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在作者眼中,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他们能跟作者说话,交流,成了作者的朋友,所以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桥的古老,突出了桥的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采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都是我的朋友。
6、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都不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第2课  作者:赵丽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山雨》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1、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雨改变了山林颜色?
原句:1、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2、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写了雨来时由轻及重、由远及近的动态过程。
第3课  作者: 郭枫(著名诗人,作家)
《草虫的村落》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1、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不仅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而且觉得它们的音乐胜过人间的一切音乐,觉得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天籁之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游侠——黑甲虫        村落——草虫的洞穴     远房亲戚的住宅——黑甲虫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小圆虫      茂盛的森林——细密的草茎    两棵大树——两簇野灌丛 音乐演奏者—— 甲虫    测气候者和工程师——虫
第4课 作者: 曹敬庄
《索溪峪的“野”》 题目中的“野”意思是“野性的”,是天然的、自然的意思。作者认为索溪峪的美就在于它的“野”;它的野体现在四个方面: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人也变“野”了。本文围绕索溪峪的“野”,依次描绘了那儿的山、水、野物及人的“野”,体现了一种天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索溪峪自然景色的无比喜爱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必背内容
《山中访友》。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新雷》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秋夜洛城闻笛》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襄邑道中》 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元稹
第5课
《詹天佑》本文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1、詹天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京张铁路修筑的主要修筑者。
2、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为什么受到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要挟?
答:帝国主义的目的是想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以便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
3、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答:1、当时帝国主义百般阻挠、要挟和嘲笑。2、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
4、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詹天佑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的?
答:从五个方面。1、马上开始勘测。2、勉励工作人员工作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3、亲自深入勘测第一线。4、夜以继日地工作。5、经常请教当地农民、虚心学习。
5、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答:三个方面:1、是勘测线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2、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6、设计过青龙桥的线路时又遇到了困难。
7、为什么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这件事情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答:因为修筑京张铁路以前,帝国主义者曾千方百计阻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攻击我国任命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个笑话”,甚至狂称“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第6课   作者: 季羡林
《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说明作者非常思念祖国母亲,有一颗爱国心。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作者身处异国他乡,心中有忧愁,有思念。回想起故乡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又有一丝甜蜜。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
答:从“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这些句子可以看出。
4、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大的事情?
答:通过房东太太的那些话,表达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回来的盼望,由此作者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7课
《彩色的翅膀》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1、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
2、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
第8课   作者: 李少白
《中华少年》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
必背内容
*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讯息工期的铁路干线。
*        居唐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捧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从向两头开凿。
*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        季羡林《怀念母亲》: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泉源。(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具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第9课  作者: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写作特点:通过人物的环境、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抱回孩子,“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助人为乐的品质。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4、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是因为桑娜擅自把孩子抱回来。这五个省略号真实、准确地表现了桑娜当时极度矛盾的心态。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桑娜崇高的思想境界──宁愿自己挨打,也要收养孩子。
5、作者在对屋内环境和屋外环境描写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对比手法。这样写更能体现出桑娜的勤劳与能干。(烘托人物的品质)
6、作者在刻画桑娜与渔夫的性格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答: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7、省略号的作用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10下,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4)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第10课  作者: 许申高
《别饿坏了那匹马》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爸爸:为别人着想。
我:爱看书,有志气。
残疾青年:对人宽厚,善解人意。
1、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流连忘返”写出了“我”酷爱看书的程度。
2、几张毛票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利用这种办法给钱?
答: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的夹在书里的。父亲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要也为别人着想。
3、“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对谁说的?其用意是什么?
答:共出现了3次。第一次是青年对“我”说的,让我别找买主,把时间用在看书上。第二次是青年对妹妹说的,这话是说给妹妹听的,其实 是说给“我”听的,让妹妹收下马草,也是为了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我真以为有那么一匹马。
第11课  作者:落雪
《唯一的听众》,赞扬了老教授关爱、鼓励青少年成材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她自己“耳朵聋了”?)
答:没有聋。因为她听出我琴拉得不好,发现我想溜走,知道我是个缺乏自信的人,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所以谎称自己耳聋,使我有勇气去拉琴。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答:老人听得十分认真、用心,我拉得十分认真、专注。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答:我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爱、鼓励和期望,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进步而高兴,还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第12课  作者: 顾周皓
《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去关心和关爱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必背内容
*        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第13课
《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文章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的意思,准确点明资源已遭到破坏,体现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目前的研究成果只限于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说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4、课文中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实际上说明了什么?
答:破坏了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
第14课
《鹿和狼的故事》讲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猎杀狼,造成了生态灾难。
1、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答: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关系。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第15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滋养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中一个群体。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的各种资源。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我们应该以主人的身份去保护家园。
3、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人类生活在大地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大地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更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大地、破坏大地。而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传达的主旨。
6、“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为什么会反复出现?
答:共出现了三次。 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公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16课
《青山不老》的奇迹是创造绿洲。
1、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必背内容
日积月累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成语“竭泽而渔”来源于历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3:31:41 | 只看该作者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试题下载方法: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并完善账号信息后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zip (19.16 KB, 下载次数: 28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5: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