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内容  

期末复习研讨  
活动时间  

10.30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高晓雷、朱志慧、赵骏、高亚静、陈小燕  
主 持 人  

高晓雷  

记 录 员  

赵骏  

对3年来的期末试卷进行题型、知识点的分类:  
1.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3.物质的名称和俗名 4.物质的分类(合金)  

5.反应的现象
6.燃烧(条件、灭火)7.化石燃料的提炼8.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9.物质的鉴别10.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具体应用11.化学式的意义
  

12.微粒(概念、特征) 13.化合价的计算 14.天平计算15.溶解度曲线   
16.溶液(物质溶于水的现象、溶液的性质、溶液的计算)17.环境保护 18.标志
  

19.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 20.气体的制取
21
.元素   

22.化学反应时,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23.综合计算
24.推断25.信息
26.除杂  

要求:  
1.
先进行“知识点+题目”的训练  
2.
真题训练  
3.
题型要遵循试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内容  
评议校际交流课《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活动时间  
10.30  
活动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朱志慧、赵骏、高亚静、陈小燕和兰陵中学、江家埭中学化学教师  
主 持 人  
朱志慧  
记 录 员  
朱志慧  
活动过程记录:  
一、评课:  
兰陵中学教研组长:第3章教学内容多,问题难,与第1、2章相比是一个跨越。在本节课的复习中,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对所学知识有所深化和拓展,让学生学会归纳和小结。  
兰陵中学 殷 老师:本课复习知识版快很好,注重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复习提纲既弥补了课堂上来不及记笔记的缺憾,也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依据,想模仿 朱 老师这样复习。  
兰陵中学黄主任: 朱 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学生日常学得扎实,教师的日常教法好。尤其是第二知识块—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学生自己看书、整理、归纳、交流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配套随堂练设计很好,能考虑到一节课的容量,效果好。  
二、期中复习计划和教研活动交流  
1、校本培训,坚持同课异构,教研气氛浓、效果好,能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2、期中考试进度紧张,只有3节课左右的时间复习,计划:先领一下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然后适当练习,并做一定的适应性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内容  
阶段测试小结和期中复习计划  
活动时间  
10.13  
活动地点  
初三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晓蕾、朱志慧、赵骏、高亚静、陈小燕  
主 持 人  
朱志慧  
记 录 员  
赵骏  
活动过程记录:  
一、各班成绩统计:  




成绩位置
 任课 老师
  

九(1)
78.9
3
朱志慧
  

九(2)
76.3

4
朱志慧
  

九(3)
84.2

1


  

九(4)
81.3

2
陈小燕
  

九(5)
90.1

2
朱志慧
  

九(6)
90.4

1
高亚静
  

九(7)
88.1

3
陈小燕
  

九(8)
85.2

4
高晓蕾
  

二、现状分析  
1、总体情况较为正常,第1、2章记忆性的内容较多,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时机,第一次考试均分能在80分左右是情理之中的。  
2、平行班之间差距较大,这与班底有很大的关系,初一、初二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化学学习,但是因为化学的无基础性,只要任课教师引导得当,持之以恒,这种差距是可以越来越小的。  
三、对策和调整  
1、中双基教学,以不变应万变。  
2、注重试题研究,适应常州中考出题的灵活性。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喜欢学习化学仍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四、期中复习计划  
按知识块进行,大致划分成基本概念、物质分类等六大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1: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