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元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七组“勿忘国耻”教学设计  



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 廖玉华编写
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 冯学敏指导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课文有《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同步阅读》中还有《七子之歌》《强盗世界》《刻骨铭心的国耻》《梅兰芳蓄须》《采蒲台的苇》等12篇作品。



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在展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个侧面。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典型事例为主,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



根据“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叫徐策略,我将四篇课文和从十二篇同步阅读教材《走进书里去》的五篇文章整合起来,对该主题进行拓展和提升,引导学生从更加广阔和深刻两个维度去体验“勿忘国耻”这一主题。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拓宽视野,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同步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七子之歌》《强盗世界》《刻骨铭心的国耻》《梅兰芳蓄须》《采蒲台的苇》



【教学重点】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祖国所曾经历的百年屈辱,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我们第七单元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回顾我们祖国所经历的苦难岁月。(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这是一棵“国耻”之树。(出示课件)这也是知识树,这是一棵“抗争”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两棵知识树枝繁叶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二、主题回顾

从第七单元的课文中,你感受到了祖国曾经经历了哪些屈辱?(知识树的形式归纳课文所记述的屈辱)


《圆明园的毁灭》(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追杀)

《难忘的一课》(禁止)《最后一分钟》(强占)

在苦难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也一直在奋力抗争。(知识树的形式归纳课文所记述的不屈的抗争)


《圆明园的毁灭》(悲愤)《狼牙山五壮士》(坚强)

《难忘的一课》(激情)《最后一分钟》(欢欣)

三、阅读概览:

1.现在,我们来展示和交流这个单元我们在课外读到的同步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七子之歌》《强盗世界》《刻骨铭心的国耻》《梅兰芳蓄须》《采蒲台的苇》。

请同学们打开我们的同步阅读教材《走进书里去》,翻到第七单元,也对照我们这几天课外所填的阅读浏览表。

(使用阅读浏览表,既是展示成果,也是学习交流)

2.师用多媒体出示阅读浏览表
课文标题
作者


主要内容
最精彩的片段或句子

(可以编序号)
想提出的问题
《七子之歌》
闻一多
祖国的神圣领土澳门、香港、台湾等地被列强所侵占。


《强盗世界》
孙宗沅,王绍文
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抢劫、破坏文明的罪行。


《刻骨铭心的国耻》
杨明
中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中国居民,杀死35万人


《梅兰芳蓄须》
李大同
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把胡须留起来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日本侵略军在采蒲台搜捕八路军滥杀中国百姓


3.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阅读浏览表:师出示今天要交流的5篇课文的题目,生一起填写“作者”栏目。

4.生展示、讨论、交流“主要内容”栏目:

在这些篇目中,哪一篇文章对你的触动最大,说说你归纳的主要内容。

5.填写知识树、

屈辱:《七子之歌》(被侵占)《强盗世界》(被劫掠)《刻骨铭心的国耻》(被屠杀)《梅兰芳蓄须》(被逼迫)《采蒲台的苇》(被滥杀)

抗争:《七子之歌》(精忠)《强盗世界》(愤怒)《刻骨铭心的国耻》(铭记)《梅兰芳蓄须》(抗议)《采蒲台的苇》(刚强)

四、精彩赏析和片段分享

生回答、朗读生最喜欢的片段。

《七子之歌》:1.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取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表达了:从未屈服于侵略者,虽然被强占被掳掠,但时时铭记回到祖国的怀抱。)2.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抗争。)

《强盗世界》1.八国联军是一伙穿着军装的有组织的匪徒,是自夸为“文明人”的强盗!他们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伴随而来的是一串残暴无比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干出种种灭绝人性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2.这群明火执仗的强盗,他们跑到中国来,“所想者杀人”“所望者劫掠”“除此之外,心无他念。”3.经过这次浩劫,几百年来,中国历代封建帝王所搜罗来的珍奇国宝,全被八国联军抢走了。4.就连瓦德西也认为,中国这次所受的损失是永远也不可能计算出来的。5.每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中华民族这段惨痛的过去!()

《刻骨铭心的国耻》1.35万人,如果他们手拉手连起来,其长度相当于从南京到上海的一个来回。可是这么多人,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天内,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形象的说明了所杀人数之多,侵略者罪行之大)2.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六个星期内,毫无人性而又发了狂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残酷手段,对待我无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装的国民党军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的婴儿,35万人惨遭屠戮!(滔天的罪行)3.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启迪。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长久不衰)

《梅兰芳蓄须》1.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2.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就该登台演出了!”4.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采蒲台的苇》:1.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史坚定的,死是刚强!2.“没有!没有”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就、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是的,记住我们曾经的曾经的屈辱,也要记住我们民族的坚强和抗争。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磨烂,却永远坚韧)

五、主题拓展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不会忘记,

那段历史,

那段中华文明惨遭摧毁的历史

那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

不会忘记,

圆明园曾经的灿烂辉煌

更不会忘记,

浩劫之后圆明园的断垣残壁

不会忘记,

八国联军那伙穿着军装的强盗,

更不会忘记,

南京大屠杀35万华夏子民的累累白骨

不会忘记

我们的祖国曾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不会忘记,

各帝国主义的铁骑曾经在中华大地肆意践踏


也同样不会忘记,

华夏民族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抗争,

也同样不会忘记,

无数先烈的战斗的刚强和殷红的鲜血:

不会忘记,

曾经被割裂的土地的嚎啕哭泣: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不会忘记,

那被精忠的赤血浸透的历史:

不会忘记,

狼牙山五壮士以身报国的悲壮;

不会忘记,

梅兰芳蓄须的民族气节

不会忘记,

采蒲台的苇曾经充满的火药气息;

更不会忘记,

每一片苇塘的无数英雄的事迹。

不会忘记,

抗战胜利后台湾小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

不会忘记,

香港回归那彻夜狂欢的激动人心……

不会忘记,

百年的屈辱;

也不会忘记,

坚韧的抗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华民族,

一如既往,

昂起高贵的头颅,

挺起不屈的脊梁,

走在新中国发展的大道上……

附录:

板书设计:

勿忘国耻

百年屈辱英勇抗争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2.ppt设计另附。

3.作者简介


廖玉华,女,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优秀语文教师,优秀班主任,德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任教于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一直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追求科学的教学方法,追求语文教学的的诗意美,追求精彩的课堂呈现,教学极具感染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满怀理想和激情,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语文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