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教《莫高窟》这节课,陈老师扎实过硬的功底,细腻严谨的风格,亲切自然的教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大家风范,因而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不张扬,激情而不娇柔,细腻而不乏味,值得品味。
这节课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巧、实、美。
一、“巧”——教学设计的精心巧妙。
只有科学、巧妙的预设,才有课堂上灵动的生成。
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尾句“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从导入到总结贯穿其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句质疑,读句悟情,激发了学生对莫高窟的喜爱、向往、赞叹之情,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莫高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实”——课堂训练的扎实有效。
这是一节体现了语文味的语文课。
1、这节课,陈老师以读为主线,以读为本,潜心引导学生读书。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充分自读,仔细品味,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充分表达、交流感受。这样的训练一是在强化语文教学始终不可丢弃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二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后自由表达,实现对文本个体化的解读和感悟。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文本后媒体,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再去欣赏彩塑与壁画,让学生由文本到图片进行了双重感悟,更加深了学生对莫高窟艺术宝库的印象。抓住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进行图片观赏,寓积累与想象于一体,一举两得。学习第4自然段,通过句子的比较,以及出示相关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领悟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大量文物流失。这一教学过程在学生品味作者用词准确、精妙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
2、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将学法渗透于许多细微处,让学生领悟读书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将是终身受益无穷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精妙绝伦”等词的理解,本文鲜明的构段特点、带着问题去读书等阅读方法,在老师春风化雨般地熏陶、渗透下,学得轻松自如。
让学生先品读理解文字,突出朗读积累,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诵读内化能力是一堂高实效课所必需的。陈老师的课堂很好地为大家作了精彩的诠释。
三、“美”——教师语言的艺术美。
首先,创设情景,唤起情感。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给学生以听觉的冲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陈围满是茫茫戈壁的莫高窟内,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诱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重点段落的教学中,老师通过优美的言语情境的描述,通过多重吟诵,点燃了文中言语的亮度,吸引学生驻足壁画,感受魅力。
此外,老师通过亲切、富有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也不断地调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学师课堂的展示课,陈老师深入地理解了学师课堂的精髓,在给学生良好的学法指导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驾驭课堂、自主探究的能力,给了我们良好的示范,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学生的可塑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课堂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