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文章 一名年轻初中语文教师的浅浅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9:1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语文这个学科好像变得越来越不好教,语文教学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更新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农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情况,受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孩子很多是缺乏自信的,需要教师加以鼓励才有勇气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更多的同学虽然知道答案,也是埋在心里,不愿或不敢与其他同学分享。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采用各种方式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把课堂当作大胆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打好语文基本功,夯实基础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我们经常说“文史不分家”,这几年历史考试的出题形式越来越难,学生不会做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历史知识点不会,而是看不懂题,这就隐性要求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提高了。当然不单单是历史,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语文学科担负着我国优秀传统和思想文化的传承,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个孩子语文学科都学不好的话,那么他的其他科目是很难学好的。农村的孩子阅读量太少,眼界不太开阔,因此在提倡孩子多读书的情况下,打好他们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加强练习,让他们能写一手好字。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成语以及相关小故事,以防在表达的时候词不达意。落实好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和积累,让他们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古诗和文言名句,优秀传统名篇等。阅读一些经典名著,提升语文的学习和鉴赏能力,使视野更加开阔。

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升素养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学习更是如此,于是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总乐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核舟记》这篇课文时,里面有这样两段内容:“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这不就是典型的人物刻画吗?完全可以让学生情景再现一下,一方面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便以讲台作为“船身”,“船头”三人,“船尾”两人,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将东坡、佛印、鲁直以及两个舟子当时的形象表演出来。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稍活跃一些,都争抢着要当东坡,鲁直也有同学跃跃欲试,可却没有同学愿意扮演佛印,可能觉得他的动作有些夸张吧。我告诉大家:“如果没有佛印,咱们的这个情景再现将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再现是没有意义的,鲁直和佛印都是苏轼的好朋友,他不能只要一个朋友而放弃了另一个吧?”这时,有个平时不太显眼的男生跟我说:“老师,那我当佛印吧!”我微笑着请他走上讲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孩子,你真有勇气!如果佛印这个角色你能演好的话,说明你很有表演天赋哦!老师看好你,加油!”他害羞地点点头。之后两个舟子也不成问题,我们迅速地将角色选定后,便开始了展示。表演“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的同学最后被同学们起了个外号“抠脚大汉”,并且这个长得很秀气的小男生仿佛乐在其中啊。由于第一组同学表演得比较成功,讲台下面的同学们也都开始踊跃起来,于是我便又叫了几组同学上来展示,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唤起孩子们心底深藏的表演欲望,让他们更亲近语文课堂。一节课下来,最后让大家齐读的时候,明显要比没有表演之前读得更大声,更欢乐。

如果没有情景再现,可能我这节课教授给孩子们知识性的内容会更多,但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我激发了他们语文课本之外的一些东西,让他们大胆,让他们勇于尝试,让他们有自信,这何尝不是语文素养呢?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聆听

关于这个话题,我的感触颇深。我们马寨一中作为一个农村初中,从将“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这一举动上来说,就已经是响应了新课改的政策。学校领导在开教师会以及各种听评课活动时常说,不要老是说这节课你教了学生什么,而是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你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确实教了,可学生不一定会,教师教了学生不会,那就等于白搭。话虽然很通俗,但都是硬道理。记得第一年上班时,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有时是先听其他教师的课,然后再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是参考网络上的一些优质课,来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组织和授课方式;经常做的就是和同组的其他几个语文教师一起备课,从集体备课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每到讲课时却没有那么运用自如了。讲过的仅仅只是讲过,到期末考试复习时,才发现原来学生们对于自己讲过的一些东西还是不理解,这就给期末复习增加了难度,有些知识需要给学生再讲一遍,这就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以“填鸭式”“一言堂”“题海式”教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学得不亦苦乎,也因此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积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让他们去挖掘,去探索,去分析。如在讲《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我从两个方面设定了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够说出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2、小组合作,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能够说出文章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因为汪曾祺老先生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因此我便把第二个学习目标列为本节课的重点目标,多花时间让学生来读一读,品一品汪老先生的语言特点。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写得特别好,是学生找出来的,我就引导大家来重点赏析。“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语文真的很有意思,很有美感,我重点先从这个破折号“——”开始,引导学生先把破折号读得急促一些“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问大家读出了什么感觉,学生答:红油多啊!扎了一下就冒出来了!那如果我们把破折号读得长一些呢?咱们来读读试试:“筷子头一扎下去,吱——(长音)红油就冒出来了”。师问:同学们读到了什么?生答:红油比刚才更多了,一直流不停。我紧随其后:为什么用“冒”不用“流”呢?生:“冒”更能够显示出红油多啊!源源不断的,嘟嘟地往外冒,还让人感觉很浓浓的,很粘稠。我高兴极了,大声地赞扬他们:孩子们你们太棒了,老师被你们说得都流口水了,我太想尝尝这冒出来的红油了,大家想不想尝尝啊?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师:好!那让我们怀着对高邮鸭蛋的这种渴求的心情再来把这句话读一遍吧!“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确实,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吱——”,一字一号,绘声绘色,真切生动,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将吃高邮鸭蛋其中的动感、快感展现出来,活灵活现。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要把“语文教得像语文”,教出“语文味儿”,这对于我来说,虽任重道远,但全力以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9:18:35 | 只看该作者
选自 mzyaoguoxiao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