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娃娃》一课是学生学的第一篇散文(非韵文),课文比较长,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帮助学生认识“自然段”,教材在每段段首标有彩色序号。这一步骤并无太大的问题。毕竟是新知识,需要在今后的反复应用中加以巩固。
我原计划把本课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圈读生字,扫清阅读的障碍,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细读课文,并学写课后生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是课文比从前长了许多的缘故,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比较长,致使之后的识字教学时间显得匆忙,同时指导朗读的步骤也只能匆匆略过。与上一篇课文《我家住在大海边》相比,本课的课堂教学缺少太多的色彩和亮点,仿佛苍白了许多。在前一课,短短的儿歌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故事的世界,当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时,学生迫不及待展示朗读的心情得以释放,读得兴高采烈。随后汇报过程中屡屡出现小高潮。最后齐读时,学生那稚嫩的语气和天真的表情着实令我感动了一番。而本课与前一课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我觉得课文变长了,时间不充分了只是其原因之一,而且只是一个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的心态没有调整好。面对这样一篇的确比往常篇幅较长的文章,我的心情也有些急燥,怕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怕课文中的十五个生字学生不能完全地掌握。这些都说明我对语文课堂的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没开始教学,自己居然紧张起来了。
但本课的课外拓展还是有效地进行了。课文结尾处,当学生了解到海水可以帮我们发电时,我有意识引导学生说说大海还能为我们人类做哪些事。在语文课堂上,我特别喜欢拓展一些课外知识,从学生千奇百怪的回答中,我往往也能获取一些新知识,同时能对每一个孩子有一个新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了解班内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知识水平。开学以来,我就是在许多次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否定了我对于个别学生曾产生的所谓“差生”的错误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