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改反思 “教-学-评一致性”能给课堂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7: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而不是互不相干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能给课堂带来什么呢?

一、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正确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为了确保“教-学-评一致性”,我们要设计“该学”、“能学”、“可教”、“利评”的学习目标。

一要做到“该学”,这涉及课程的规定性,要明白究竟什么是学生在本课中该学的学习目标了。

二要做到“能学”,这要求我们研究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在目标设计时没有了解每个班级、每类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那么教、学、评就都会无的放矢。

三要做到“可教”,这要求我们研究教学资源,教师的自身条件怎样支持教学的可能性,如何合理开发课外资源等,这些都是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要做到“利评”,这要求我们表述的目标是“可评价的”,我们在叙写学习目标时,应多使用“能说出”、“能写出”、“能归纳”等可评可测的行为动词。

二、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始于目标

谈到备课思路,十有八九的教师首先思考的是我该怎样教、我需要设计怎样的一个情境、我需要设计怎样的一个课件、我需要设计怎样的一系列提问、我需要补充怎样的一些资源,等等。这种思考的共同特点是从“教学”开始,在还没有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情况下,首先就考虑教师“怎样教”,就好像是在还没有明确“去哪里”的情况下,首先就考虑“怎样去”。这样的设计思路是那样的不合逻辑,我们可以称之为“始于教学的课堂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其逻辑恰好相反,我们可以称之为“始于目标的课堂设计”,它遵循的线路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用以检测学习目标,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基于证据的把握;最后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的环节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三、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乃是课堂推进的“导航系统”,它不断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决定、调整教学过程。

“教-学-评一致性”框架中的课堂评价的主要特点:

一是有依据的评价。课堂评价是依据目标的评价,我们必须依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二是“为学习”的评价。在课堂中,我们用评价任务引领学习,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相对照,以了解学生是会了还是没有会,然后进行教学决策。因此,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

三是“在学习中”的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进行的,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学到哪里,评到哪里,教到哪里,学什么,评什么,教什么。

四、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教学活动从纠缠于烦琐细节的低效走向了在目标、评价导引下的有序开放。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带来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放。说是“有序”,因为它是聚向于学习目标的;说是“开放”,因为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它是有空间的。在具体操作中,教学活动具体化为教学环节。

五、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因此,对学习信息极其关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深度关切学习信息,学习信息成为推进学习活动的依据。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环节是极其普遍的:落实评价任务——收集学习信息——研判学习信息——调整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只有进入原理层面的思考,我们才能走向专业化,我们课堂的成功才会成为必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7:00:56 | 只看该作者
市二七区马寨一中 宋亚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3: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