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音乐论文:让教材在课堂中“活”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分部 钱 涛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到底什么是教材?《中国大百科 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1)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教育大词典》(顾明远主编)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从教材构成的角度讲,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是组成教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教材的功能上看,教材是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是中介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教材是进行教学最基本的媒体和资源,也是实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劣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对音乐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视,不仅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编写的原则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而且通过教材编审委员会对编写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从而保证了教材的质量。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一切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都必须通过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和完成。那么,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使用好教材?让“死”的教材在课堂中“活”起来呢?

一、选择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更适合学生

作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最了解本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实际水平,也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艺术和学生的审美趣味。因此,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希望能够选择更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教材,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定单填写简单的数字。同时教材从编写、修改、审定、印刷到分发到学生手中,都需要时间,所以哪怕是最新编写的教材,我们也会发现其内容有不适合学校情况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应该调整、补充一些教材内容,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得到学生的喜欢,也使我们的音乐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应该永远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材,应该敢于昂首做学科的教育决策者。”音乐学科不是考试科目,对学生的学科评价权利“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我们不妨使用一下这个小小的权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教教师所擅长的,教教师所爱好的,教学生所喜欢的。”让音乐教师以“导师”的角色自选教材,从而肩负自己所教学生的音乐教育责任。

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要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以便更好地适应本校的教学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切实有效地达到教材编写者的目的。例如九年级《西洋乐话》单元,其编写的主要目的,是按照历史年代以集中学习的方式介绍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三百多年间的欧洲专业音乐体系的代表作曲家及代表作品。教材以介绍一名作曲家欣赏一首代表作品这样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但这样的安排给人一种没有重点之感,因此,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安排好课时内容,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介绍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第一课时《古典主义音乐》,由于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比较陌生的,但电视广告中曾经出现过亨德尔的《哈利路亚》旋律,所以可以在巴赫与亨德尔之间侧重欣赏亨德尔的《哈利路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在介绍古典乐派时,由于学生在小学、初一、初二阶段已经对莫扎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一带而过,对“交响乐之父”海顿也不必过于强调,而是把这个时期的重点放在“乐圣”贝多芬身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既照顾到了面,也突出了点,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及作曲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同时切忌在作品的介绍和欣赏上“劳师动众”,大讲特讲,对于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我们可以留给高中乃至大学的老师去讲解,我们只完成“简单”感受即可。第二课时《浪漫主义音乐》,则可以以介绍“歌曲之王”舒伯特为主。对这一课时内容也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与补充,教材在介绍舒伯特时采用的是他的器乐作品《音乐瞬间》,但学生对他的《摇篮曲》《魔王》更加熟悉,既然是“歌曲之王”,我们不妨在“艺术歌曲”上做文章,选择他的艺术歌曲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感受其作品的抒情风格,感受他是“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同时教师若能发挥个人特长,演唱舒伯特的歌曲,肯定会大受学生欢迎,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唱一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去切身感受浪漫主义音乐。

二、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处理,使教材更有音乐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音乐教师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中努力寻找人文与技能的结合点。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方面来看,音乐学科的工具性表现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上,人文性体现在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上。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矛盾的两方面,人文性体现在工具性里,没有工具性就谈不上人文性,但人文性又超越于工具性的局限,使工具性更为完美。长期以来,我们不能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欣赏理解感受音乐,仅从表面上、形式上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技巧、难度等进行学习和欣赏。但现在又出现了过分强调音乐的人文性,讲究音乐文化知识的整合,把音乐课上成了文学欣赏课、美术课、历史课的倾向.使学生的学习离开了音乐审美的核心,结果是偏离了音乐学科的要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任何人类文化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撑,离开了技能的支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便成了空谈。音乐是崇高的人类文化,当然也离不开技能的支撑。

人教版教材把相关音乐的主题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学习,这是一种有关主题性的音乐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块式的安排目的性是相当明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得出相关主题音乐风格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规律及表现手法的特点。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了音乐主题的主要特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风格,不是把大量风格类似的音乐材料堆积在一起让学生感受,使音乐作品成为工具,而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某一首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聆听、实践活动、思考、对比中发现并掌握音乐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更好地享受音乐的美,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更好地突出音乐的人文性作用。例如七年级《春之声》单元,这一单元以“春天”为主题,试图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活动,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魅力以及音乐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组“春天”主题音乐的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内涵的感受力;(2)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对表现相同主题的“通感”以及它们表现事物的独特性,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3)通过演唱、配乐朗诵、欣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4)通过学唱《渴望春天》,感受乐曲中的意境美、旋律美、歌词美,并能用富有感情的歌声进行演唱。在以上的目标中,有对学生演唱技能的要求,有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要求,也有对学生音乐文化内涵提高的要求。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注意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例如第一课时就可以从“春天”诗词导入,作为一名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文学素质,请他们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孟浩然的诗作《春晓》等,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渴望春天》的情景,通过文学的铺垫,用“lu”回忆音乐旋律入手,锻炼、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使他们知道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情感去演唱,速度应当怎样控制,歌曲前后部分力度如何表现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在这堂课中反复演唱多次,在反复体验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结构、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升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音乐技能和知识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在音乐课程教育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材更有活力

教学方法的转变将会促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不管是合作学习,还是个体独立学习,也不管是探究学习,还是接受学习,都要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精神。如何使教材真正“活”起来,某些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式教学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新课程是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育结合的产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搜集资料的指导。例如《华夏古韵》单元,主要以介绍中国古代乐器为主。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如果想在一两节课中向学生介绍这些乐器的话,必定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似懂非懂地听着,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现在学生了解新知识的途径很多,不是所有的知识非要在课堂中由教师来讲授,他们可以通过书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等,因此在这个单元中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查有关古琴、编钟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中分主题进行交流。学生通过查阅、编辑、交流,可以对古琴和编钟的部分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

2、活动式教学方法。音乐学习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必需,课上让教师隐退至后台当“导演”,把活跃在舞台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施教学手段的多重组合,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活动。“智慧是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舞台上获得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学习中,安排学生学唱自己喜欢的京剧片段,让他们体会京剧音乐的韵味,并在其中加入京剧表演的一些典型程式,包括身段、动作、表情等,体验唱、念、做的魅力,经过自由模仿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为大家演唱。也许他们的一招一式并不十分的到位,但为今后学生对中国戏曲的了解打下了基础。在学习《环球之旅》时,则带领学生学习各国民间舞蹈、民间歌曲,跳一跳,唱一唱,在欢声笑语中让学生体验异国风情,感受民间音乐的特点,也展现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种接纳世界音乐文化的开放心态和多元化文化意识,在注重本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跳出狭窄的圈子,以新鲜的口味,喜悦的心情来品尝世界上绚丽多彩、营养丰富的世界音乐文化,做一个真正的“地球人”。

3、合作式教学方法。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作为老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合作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在合作中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之《走进民族打击乐》中,教师在学生生动感知民族打击乐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让学生分成小组创编一段民族打击乐节奏并进行表演的要求。这样的合作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事做,有的创编节奏,有的担任演奏员,有的分配乐器……充分发挥了小组的集体力量,比起一个人单一地创作节奏更加有趣,作品更加完善。并且在一个合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其他同学的优势,学习他人、包容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为达到共同目标一起努力。

一棵小树苗生长在荒芜的沙漠中,它会因水而枯萎,而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它会因适宜的环境生根、成长、成材。学生的学习与小树苗也是一样,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才。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心灵里最美好的东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1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