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已经被绝大多数教育者认可。1+1>2已是大家的共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但实际操作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小组合作中会发生放任自流;有些爱发言的同学成为掌握着语言霸权;受他人发言的干扰,不能集中自己的思考;或者是讨论集中于多数人了解的信息,少数人了解的信息在讨论的场合提不出来;更存在着由于种种原因游离于与合作学习之外的学生。也就是说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成员之间的异质性、活动多样性为前提的,指的是通过同异质的他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活动状态。钟启泉认为小组学习涵盖五个要素:互惠的协助关系、面对面的积极交流、小组责任与个人责任、小组中的社交技能、改进小组的步骤。协同学习的设计原则 包括:协同的价值、对话的氛围、异质的成员、适切的课题、各自的角色、对话的规则讨论的可视化和反思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呢?1.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学生小组的调配。3.教室的配置。4.促进小组之间的协作。5.观察、检点学生的行为。6.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7.组织学生的讨论等。
小组的人数多少为宜呢?大部分人认为6人左右比较合适。教学实践中,我感到6人小组活动中,容易产生实质上不能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人数越少,对话越容易产生,同人多比较,学生表达观点时的压力会下降,学生增加安全感。更愿意把自己原原本本的想法表达出来。另外在班级和小组内确立相互倾听的关系也很重要。新学期我准备尝试4人小组。当然,尝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如何组建小组。倾向于基于一定条件的自由结合。担心出现的问题是:组合到最后,一些能力弱,学习落后的同学会因为没有人愿意结合而,无组可去。或者干脆采用抽签的方法(提前选出15位同学作为将来的行政大组长,去抽纸团。为平衡男女生比例,可以写有名字的纸团男女生分开放)。当然,对小组活动绝不能采用放任自流的形式。防止出现歧视感扩大,防止学生之间能力落差的扩大。
最后,谈谈对竞争的一些想法。为激发小组或者班级的活力,管理者喜欢引入竞争。实际上,当出人头地、力拔头筹的心态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的话,很多时候小组之间会形成排斥的态度。一旦成为败者,动机会急速丧失,深陷不如他人的无能感。胜者也会产生“何时跌落”的焦虑。所以,引入竞争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啊!(本文的观点借鉴了《课堂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