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5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真抓实干将教改进行到底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教育规划纲要》针对教育投入不足、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措施,将新一轮教育改革引向“深水区”。
《教育规划纲要》自2008年8月启动制定工作以来,经过了调查研究、起草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审议完善四个阶段,组织各地、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团体等广泛参与,两次在网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录各类意见、建议数百万条。文本前后进行了约40轮大的修改。
但是,如何使2万余字的文件落到实处,如何使教育事业与“十二五”的各项建设协调发展,仍然考验着教育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改革,需要大胆突围——浙江省东阳市强化“减负”和规范办学督查工作,每年采取明察暗访的“减负行动”,并规定:累计达到三次书面警告的,校长辞职;当年全市违规记分累计12分及以上且积分最多的初中校长就地免职。
改革,需要科学布局——湖北省武汉市通过科研与教育联动,市、区、校互动,从教育理念、生活环境、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入手,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有效模式。
改革,需要真抓实干——河北省构建起“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师资公办教师为主、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三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65.78%,高出全国14.82%。
改革的路径已经明确,改革的方向更加清晰。在《教育规划纲要》“问计于民”的示范引领下,我国各地都在通过公开征求民意的方式,描绘“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
到2015年,上海市政府将投入140亿元,实施十大重点发展项目。
到2015年,青海省的全省教育发展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到2015年,江苏的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省……
各地民众对教育改革的参与热情一如既往,地方教育规划纲要在制定过程中,也收到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公众的参与是支持教育发展的巨大社会资本。”吴德刚说:“有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教育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