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征文:打铁还需自身硬 心中常念"莫乱来"
奶奶是个慈祥老太,她心地善良、明达事理,而且善于说教、调和矛盾,在村里很有威望,是出了名的“和事佬”,妇人们有什么家长里短,都愿意跟奶奶说。特别是哪家出现婆媳不和、妯娌纷争之类的家庭矛盾,都要请奶奶去“主持公道”。
奶奶没上过学,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让人惊奇的是,不管谁家有什么矛盾、闹得有多厉害,若是她老人家出面调和,一句“有话好好说,千万莫乱来”,就没有化不开的疙瘩、解不开的结。在我的记忆中,这个“莫乱来”,可是奶奶挂在嘴边,我们耳朵都听到起了茧子的口头禅。不管是平时做乡亲的工作,还是对我们子孙的教育,奶奶无时无刻“莫乱来”。
“莫乱来”是老家的乡村俚语,虽然耳熟能详,但对其个中深义却很少琢磨。现在回想起来,奶奶的“莫乱来”虽然朴实无华,可还真是大有文章。比如,小时候奶奶唠叨“莫乱来”,是教育我们不要顽劣成性、损害别人,不要打架斗殴、欺负弱小,不要目无尊长、顶撞父母,做一个诚实懂事、尊老爱幼的孩子;上学时奶奶嘱咐“莫乱来”,是教育我们不要良莠不分、乱交朋友,不要虚度光阴、不学无术,不要大手大脚、浪费钱财,做一个知书达礼、好学上进的学生;长大后奶奶叮咛“莫乱来”,是教育我们不要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要意气用事、争强斗胜,不要投机取巧、违法乱纪,做一个勤劳敬业、明礼善良的青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自古以来,历代先贤都十分注重家风传承,通过立家训、明家规,教育激励子孙后代“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最近通过阅读《中国家规》,对杨震、王羲之和张谷英村、乔家大院等名人名门的家风、家训和家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深受教育和启发。
当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民家庭,也许不一定有什么成文的家训家规,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就没有心中的家训家规。比如我的家庭,祖先倒没给我们立什么家训留什么家规,但从小到大,奶奶经常教导的“莫乱来”“和为贵”“勤为本”等,我理解,其实这就是她老人家给我们子孙立的不成文的家训家规,也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转业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后,对奶奶耳提面命的“莫乱来”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它教育提醒我要牢记本色、不忘记初心和“打铁还需自身硬”,按照“四讲四有”“四个合格”要求,在理论武装上更进一步,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带着信仰学、学出信仰来,带着忠诚学、学出忠诚来,带着感情学、学出感情来,带着使命学、学出使命来;在先治先严上更进一步,坚持正人先正己、严人先严己,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以实际行动自觉服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精准对表核心;在履职尽责上更进一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塑造优秀品质,锤炼过硬作风,努力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运用“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问责能力,既忠诚干净,又敢于担当,能够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