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心得 唤醒心中的“善”——读《成长之道必由之路》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2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新八德”,有的人很陌生,会问:“什么是‘新八德’啊?它是干什么用的?”在现在这个什么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欲望愈见膨胀,但道德的底线却是一再地拉低。逐渐的,校园里的学生们也忽视了对自己道德素养上的追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新八德”顺势而生。

“新八德”的具体内容是:“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新八德”的这八个方面,将学生成才教育内容和生活范围所应遵循的正确成才之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讲解,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但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同时,“新八德”教育与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新八德”是“八荣八耻”教育的根基,每一德都践行着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八德”符合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论,将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的教育。

在学习了“新八德”之后,我感谢王起顺父女两人的大爱,感激“新八德”讲师团的奉献。认真阅读过《成长之道必由之路》这本书之后,我认为对学生进行“新八德”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八德”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扎根”教育,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学善、向善的教育。

人的一生,会见到很多人,遇到很多事,在遇到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事情时,我们会对对方感恩戴德,抱着一个感谢之心。然而这两种情形,较为直接地受到恩惠,感恩之情有着即时性。但是事实上,我们是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新八德”,其实就是学会发现我们身边的那些曾被忽略的恩德。

    “孝亲”让我们感悟了父母之恩。父母给了我生命,以自身骨血给了我躯体,辛苦劳作让我健康长大,为了保护我,他们甘愿牺牲自己,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恩德比天高、比海深。

“尊师”让我们感悟了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

除了父母之恩、师长之恩,我们还受着国家之恩和大众之恩。

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们要感念国土之恩。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这有来赖于政府的管理,有赖于人民军队的护卫,因此我们理应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粮食是农民所种,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还有赖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们理应尊重所有的劳动者,还要惜福、节俭,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馈大众。

  感恩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成长如此的重要,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感恩之心却颇为匮乏。透过报纸、电视,我们常能够看到这些现象:有些青少年不顾父母勤苦和家境贫寒,贪图虚荣,恣情享受,让父母伤心落泪;有些学生不知尊敬师长、不懂虚心求教,但却骄傲自满,炫耀自己所能;有些贫困学生接受了他人的资助却不知感谢,其内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总认为国家、单位亏欠自己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贪污腐败。我们不禁要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自私自利、不知感激的局面?这是一个我们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家长需要尽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从学校自身找原因。就目前普遍的情况而言,学校多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在下表现,而且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几个学科。“三好学生”这一个历史悠久的荣誉称号,本来是以德为先的评选方式,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手段,而事实上在“三好生”的评比中却总是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甚至有些时候只看学习成绩。学校有意无意之间在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攀比,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帮助。在这样一种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的环境中,孩子当然很难懂得并学会感激和体谅他人。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也有很多。第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总是尽其所能地给予满足,未加节制。古人言“欲不可纵”,又言“欲是深渊”,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过度地、不加限制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和贪欲。一个自私的孩子又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又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宠子不孝”之感叹。而如今的我们呢?

  第二个问题: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家长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学科学习上,认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前途。

  问题之三:现在的家长不像从前那样对老师有尊重之心了,当然这与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也有关系。如果说教学生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责任,那么教孩子尊敬老师无疑是家长最应当重视的事情。都说现在孩子难教,这与我们家长的身教和言谈有绝大的关系。

  《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而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坚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恩与孝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等孩子到了中学,我们更应鼓励学生为家庭尽责、为报效祖国立志,而这也要从感念父母之恩、师长之恩、国土之恩、大众之恩开始。或有人言,这些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大错特错!真正地从大处着眼,从根本抓起,结果必将事半功倍。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自觉、不认真吗?如果是为了自己学习,那么当他累了,不高兴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会偷懒、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努力学习,也能够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因为不这样做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乃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天下百姓。

  其实,感恩的道理很朴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难。如果我们能够多启发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心,多鼓励同学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相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生机勃勃、气象一新。因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际,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有了心灵的交通。在这种充满支持和感激的气氛之中,学再多的东西可能都不会觉的累。是故,我们也应当反省,也许并不是孩子们的功课太多,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精神力量。

  中华道德文化是“以仁为本”的,是“仁善”的文化。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内心之仁、内心之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仁慈与恭敬之心,外在之“礼”(行为习惯)就徒具形式,毫无意义可言。然而这个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欲所遮蔽。因此,如何唤醒或开显这个仁性良知就成为道德发生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这样的一个理路,即从“孝道”开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终能泛爱大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们很难说他能够真爱他人,更不用说去爱集体、爱祖国了。因此,孝的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的内容。从字源上说,“教”字左从“孝”、右从“文”,“教”的原义其实就是教人以“孝”。学校孝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启发学生感知父母的大爱与深恩。一个能一个真正能孝的人,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圣孔子在《孝经》一文中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总之,“新八德”教育对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所做的这些提示非常适用。因此,我打算将“新八德”教育内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并且进行“新八德”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应该亲自去践行。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则力行“新八德”,决不搞个人形式主义!

“新八德”就像是一股清泉,洗涤人心灵上的尘埃;“新八德”就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人内心处的阴影;“新八德”就像是一剂良药,治愈了人品德上的病痛。力行“新八德”,做有道德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1: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