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1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2、类固醇性糖尿:见于用激素治疗的慢性肾炎、类风湿等病人。特征是空腹血糖正常,白天(主要是激素药效高峰这一时间段)血糖高,“三多一少”不明显,糖尿是可逆的,停药后可消失。但也有3%的病人发展成真性糖尿病。
3、应激性糖尿:某些重症,如心肌梗死、烧伤、脑溢血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但多在1周内恢复。若10天后仍不恢复者,应考虑有糖尿病并存。
4、滋养性糖尿:正常人短时间内吃大量甜食,可使血糖短时间内增高而出现糖尿。
5、饥饿性糖尿:较长时间的饥饿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保护性减少;若此时突然大量进食,胰岛功能不能马上恢复而血糖很快增高,出现餐后高血糖及尿糖阳性。
6、内分泌疾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尿糖阳性。但如果腺体功能亢进控制后高血糖、高尿糖仍不能消失,应想到同时合并糖尿病。
7、肝源性糖尿:肝功异常时,肝脏不能把饭后高血糖合成肝糖原,导致餐后高血糖及餐后尿糖阳性。
二、血糖正常,尿糖阳性
1、肾性糖尿:血糖、糖耐量均正常,由于肾小管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回收血糖功能障碍而致肾性糖尿。可见于范可尼综合征、家族性糖尿、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当肾性糖尿合并糖尿病时,虽然血糖控制正常但仍有尿糖排出。有的肾性糖尿多年后可发展为真性糖尿病。新生儿因为肾小管功能还不完善,也可出现肾性糖尿。
2、妊娠糖尿:有的孕妇肾糖阈在短时间内降低,出现糖尿,分娩后可恢复正常。但有的患者是糖尿病妊娠或妊娠合并糖尿病,故应同时测定血糖、尿糖,以区别对待。
3、非葡萄糖糖尿:如乳糖尿。妊娠或哺乳期可同时出现乳糖和葡糖糖尿。半乳糖尿,可见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患者。
4、药物性假糖尿:服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安替比林、非那西丁等可出现假性糖尿。
5、检查时间不同步:糖尿病检查时,抽血与留尿时间不同步,如餐前测血糖正常而餐后查尿糖可能阳性。
综上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血糖与尿糖具有同步性,即血糖升高时,尿糖会相应增加。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血糖和尿糖却并不同步:有时血糖虽高于正常,但尿糖却呈阴性;或者尿糖阳性,但血糖却并不高。因此,虽然尿糖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血糖水平,但也有例外。因此,两者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诊断糖尿病依据血糖而不是尿糖,尿糖阳性不能肯定一定就是糖尿病(如肾性糖尿),尿糖阴性也不能轻易排除糖尿病(如肾糖阈增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专家建议:对于患者(尤其是初诊患者)而言,最好是血糖、尿糖同步检查(即病人在做“糖耐量试验”时,应在不同时点抽血验血糖的同时,留取对应时点的尿标本化验尿糖),一旦发现血糖与尿糖不符,要充分结合病史及临床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应激情况?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存在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有无慢性肝病或某些内分泌疾病等等),综合全面地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以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实际上,临床上把肾性糖尿当成糖尿病误诊误治或是因为没查血糖仅凭尿糖阴性而将早期糖尿病漏诊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应当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