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卫东,现任南通市教科院副院长,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
教师,南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者,教育科研的领头雁。
有幸聆听了冯老师的《为真学而教》的报告。下面就把他所讲的内容整理如下:
他先引用郑太年的话:“学习几乎无处不在,像呼吸一样自然。”而学校或教室里所进行的学习。
都不是学习的典型形式,而是特例,甚至可以说不一定是学习。
初听这句话,很是不解。为什么在学校或教室里的所进行的学习可以说“不一定是学习”呢?带着这
样疑问,我认真的往下听。
他提出了“真学”这一理念,并为“真学”下了定义: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在课堂生活领域里,在
教师较为适切的引导,帮助以及必要或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下,并受惠于其他个体良性互动和群体
给予的有益影响而根本上则由学生主体自能完成并进而引发他们知识增加,能力增强,经验增长,
情智和谐发展的行为。
他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解释“真学”这一理念。“真学”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回归“童我”,“以
己渡人”。“真学”发生了没有,谁说了算?――儿童认可,是“好课”和“真学”的一个必要而充分的条
件;孩子说了未必算,只有“孩子的发展”才说了算。
接着他又从六个方面追问“假学”。追问“假学”:“错教”却“带得走”,它有存在的合理性吗?“多
多”就能“益善”吗?“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通过六个方面的追问,他说有一种教学方法叫“坏的教学法”。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
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发现的秘密,这是坏的教学法,甚至就是一种罪恶。”他说有思维深度的课
堂必然“不太顺”,要让学习“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追求“圆满”教学会怎样?往往只有预设,没有
生成,往往机械执行,而行上“相克”,往往顾此失彼,而抹平“际差”。
最后他提出要从六个方面重构课堂,从而“激活学能”,助力“强学”,促成“敢学”,走向“活学”。
由设问转向疑问,由问题转向困难,由他本转向生本。
聆听了冯老师的讲座,不由得想起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
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
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相信“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
今后在自己的课堂中,要让自己的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
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