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18:5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单元   《美丽的秋天》
单元目标:
1、热爱自然,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2、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和技能。
3、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单元内容:
主题一  《我爱秋天》
主题二  《和秋天一起玩》
主题三  《中秋节》
教学过程:

主题一  我爱秋天
主题目标:
1、体现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
3、初步认识种子。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水果种子,树叶,秋天的诗歌。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秋天的发现
                    第一课时
1、引课:国庆节过后,小朋友们发现:现在和刚上学时穿的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气凉了,秋天来了!秋天是怎样一个季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探索一下秋天这个季节。
2、这两天,你发现身边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发现。
秋天的发现:
(1)天气凉了,气温低了。(老师用温度计测量教室温度)(2)人们穿的多了,暖和了。(长袖长裤)
  (3)植物的变化:树叶黄了,落叶现象。
  (4)市场的水果多了,蔬菜多了。
  (5)动物的变化:大雁南飞,蚂蚁搬家。
4、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为我们补充的内容。
5、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找秋天的校园有什么变化。
6、师小结。
                          第二课时
1、        师讲解种子的知识。
(1)先让生回顾一下秋天的特点。
(2)老师:秋天有这么多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这两句话“秋天是金色的果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不仅收获水果,还收获种子。下面,老师就为大家讲讲种子的知识。
(1)看书P32-P33,讲春种秋收,种子的生长过程。
(2)做小游戏:认种子,找种子。(老师提前准备各种种子)
(3)作业:下课以后收集种子。
6、讲解秋天的乐趣。
老师:除此以外,秋天我们还收获乐趣。看书P34-P35,收集树叶,可以制作成可爱的标本。
师小结,并提醒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笔,小美术本,胶水,种子,树叶。
教学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19:00:32 | 只看该作者
  主题二  和秋天一起玩
主题目标:
1、感受探索创作的乐趣,体验在自然中游戏的乐趣。
2、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像力,创造力。
3、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活动过程:
活动二  和秋天一起玩
导课:这节课,老师就来带着大家和秋天一起玩。
1、检查学生准备的树叶、种子、水果……等工具。
2、看书P34-P37,讲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剪刀要小心)
3、学生自做---展示作品—老师提示装进成长记录袋。
4、做纸头娃娃。(老师示范—学生学做—游戏)
作品内容:粘贴画,手工画(画下秋天的景色)。
5、布置下节课的作业: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主题三  中秋节
主题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3、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活动准备:
   老师:月饼若干块
   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三    过中秋节
     第一课时
1、开课:老师手拿一块月饼问:这是什么?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讲讲中秋节的知识。
2、老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3、讨论过中秋节的方法。
(1)学生自由讲述自己家往年过中秋的情景。
(2)老师介绍厦门过中秋的方法。延伸讲台湾小朋友的过法。
4、讲述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天狗吃月亮、嫦娥奔月)
5、学习月亮的科普知识。(月形变化,月球知识,书上P39页的内容。)
6、学习儿歌《月饼歌》。
《月饼歌》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7、师小结
                       第二课时
备注:师准备小礼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搏饼活动,感受厦门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2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