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体会:关于小学生室内体育课组织与教法
关于小学生体育课堂中锻炼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驾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教育水平的高低讲直接影响到今后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质量。为此,在小学阶段就要切实加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作为体育教师要明确:小学体育教育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任务。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与探索,现从以下几方面,浅要谈谈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兴趣就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对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思想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思想上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内外利用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功能,充分领会到体育的魅力,充分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于国于民的伟大意义,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同时,还应明确终身体育锻炼不仅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享受、发展、献身的需要。
2、每堂体育课力求做到趣味性、多样性、知识性的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教育思想的主渠道,要按照小学生身心特点多采用愉快教学法和快乐教学法来提高锻炼兴趣。对那些枯燥又必须学习的内容,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不仅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应因地制宜,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保证身体素质好的能“吃好”,身体素质差的能“吃饱”。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多与学生交流思想,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感情上的沟通,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小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入门期。学生是这一时期的主体,此时应注重他们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开展终身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从而促进小学生体育的大普及、大提高。
1、培养学生练习能力
遗忘经常都发生在发生和发展。只有不断从事练习和复习,才能打下巩固知识的基础,形成熟练的动作、技能和技巧。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教师要根据以往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的不同,提出具体的要求,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注意精讲多练,增强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合理加大运动负荷,对发展身体实效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技术和技能,成为经常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体育锻炼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活动空间大,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在体育锻炼中受伤。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为现在和今后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安全保障。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课前,教师要对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如在投掷项目中,尽量避免面对面投掷的组织方法。如果采取面对面的投掷方法,要留足够的距离,要按照教师统一信号投出和捡回掷物。上器械体操要注意保护与帮助,讲清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选认真负责的学生当保护,注意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运动量大小要适当,要因人制宜,要贯彻循环渐进的教学原则。准备活动应做充分,让学生明白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内容和形式单调化、一般化、公式化。
2、结合体育常识、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室内和室外体育课都可以向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如:饭后不要剧烈运动、跑步为什么不能用脚跟着地、少年儿童锻炼身体应注意什么等。在课堂常规教育中,通过列举因违反课堂常规而受伤、发生伤害事故的典型事例,不厌其烦,反复讲,经常讲,直到大家全部遵守为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加强学生体育特长培养,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定期开展小型比赛或综合性运动会,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几年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思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更需要学校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给予一定的实施空间。如果全社会都能认识到没有健康的体魄,培养出知识技能再高的人才也是“废品”的话,那将预示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形成的春天已经到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工作必将结出丰硕果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