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1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说课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称、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上)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东南小学 陈成就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准确找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图片、剪刀、彩纸、课件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件出示动画呈现: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对称的房子、蝴蝶、蜻蜓、树叶、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


师:谁来说说蝴蝶和蜻蜓怎么说?

蜻蜓说:“:蝴蝶姐姐,你为什么总是绕着我飞呀? ”

蝴蝶说:“你不知道吧!在图形王国里我们都是对称图形呢!”

蜻蜓说:“我才不信呢!”

师:你们想知道对称图形的那些知识?

生1: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生2 :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提出问题。]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教学对称图形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出示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如下图),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蝴蝶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年年有鱼的纸花的左右两边是不一样的。

生3:我发现京剧脸谱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共同的特点。

[设计理念: 教学对称图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当学生分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类图形后,再次引导观察发现。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说一说、找一找

1.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2.请你归归类。

小组讨论: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为什么?

3.小组反馈交流。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

(三)教学轴对称

1.出示剪纸作品,如下图:


师: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是的

师:剪纸有对称轴,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说说画对称轴时要注意什么?

2.向学生提出任务:“你可以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吗?”

请学生动手剪纸花,在小组内交流剪法。

让学生试剪课本第68页的上衣图,并让学生说说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对称?

生:我是先把纸对折,在右上角处用笔画出小半圆,左下角画出小长方形,然后照着画的线剪,剪好后把对折的纸打开形成上衣对称图形。

3.请学生画出京剧脸谱的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4.小结: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

[设计理念: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折、画、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四 巩固应用

(1)第68页的“做一做”

①你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② 交流找对称轴的方法。

(2)第70页的第2题,让学生先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再画出来。

(3)第70页的第3题

①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

②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五 拓展应用

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也找了许多图形的对称轴,接下来要请你们自己在方格纸上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② 学生展开设计想象的空间

③ 小组交流,你画了图形?对称轴在哪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48:00 | 只看该作者
“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设计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学 李志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①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③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④睁开眼睛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



①举例(电脑出示图钉,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演示它的长度是1厘米)。



②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



(自由活动,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测)



③汇报交流。



3.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纸条,试着量一量它的长是几厘米。



(动手测量之后,让学生在展台上演示,并说出测量的方法。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再量一遍黄色纸条的长。



三、课堂总结



1.指导学生看书。



2.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1)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相同的物体量。



(2)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1.进一步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1题。



2.通过学生用长度单位(厘米)量物体的实践活动,来体验用厘米量物体的过程。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2~3题。



(学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组交流)



五、结束语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



师:数学的短边长是14厘米多一点,到底多多少呢?这要用到另外一个长度单位,咱们以后再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49:00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周琳华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分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是尖尖的。
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分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49:00 | 只看该作者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

王剑
执教:张店区西六路小学 王剑
评析:张店区教研室 高思辉
教学内容:试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评析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二、新课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1×3
生2:3×1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生:一三得三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智慧星图片)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1:2×3 3×2
生2:3×3
生3:1×3
生4:3×1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过后)
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2:都是从1开始的。
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图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一得一 因为就一个一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
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给获胜方发“合作奖” )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利用摆汉字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在设计上,有些环节设计的跨度比较大,能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口诀几句等,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游戏中巩固新知












整个课堂中注意到了有针对性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49:00 | 只看该作者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 丁常娣
教学内容分析: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下图中一半的图形,你能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
(1)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不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再图中指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
(板书:对折    电脑演示对折过程)
2.实验。
(1)如下图,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
(2)学生动手操作。
(3)把你们剪的图形在沿折痕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二、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揭示概念。
(1)象刚才剪下来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2)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出你所剪的图形的对称轴。
(3)这些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2.巩固概念。
A、把下面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
B、把上面的轴对称图形在折一折,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对称轴。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强调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对称轴。
3.小结。
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是由什么决定的?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智力抢答。
(1)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   )。 A.能完全重合  B.不能完全重合
(2)平行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数字0.3 、8都(  )轴对称图形。 A.是  B.不是
(4)圆有(   )条对称轴。 A.2条  B.4条  C.无数条
(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6)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7)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8)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9)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不一定,根据三角形类别定
(10)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4.推理游戏:下面应该是什么图形?
5.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一张方格纸,怎样剪一剪刀,得到一个十字形。(如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50:00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



钟玲



授课教师:四川省郫县郫筒二小 钟玲

指导教师:四川省郫县教研室  付 强、张玉强

          四川省郫县郫筒二小  田世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角,会判断角,并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放多媒体,生猜图形,揭示课题。

师贴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感知角

1.第38页主题图。

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从自带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从生活中找角。

生举手汇报。

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1.生折角。

生从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顶点和边。

2.电脑抽象出折纸的角,生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3.出示活动角让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

(1)师变魔术引出活动角。

(2)生动手操作活动角。

(3)生说发现。

四、画角

1.生探索画角的过程。

2.生说画角过程。

3.观看多媒体画角过程。

4.生再次画角。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2.数角。

3.比角的大小。

六、拓展、游戏

用角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七、课后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5:51:00 | 只看该作者
我教“7的乘法口诀”
——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处理教材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长青分校 陈群华
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一节非常传统的计算课,内容虽然简单,却比较难上,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教师教学也十分乏味。前不久在学校的一次教研中,有一位十分年轻的男老师是这样引入这一教学内容的。
[片段一]
引入:
一块七巧板拼出各种美丽图形入手,
师:老师用1副七巧板拼出了1条漂亮的小鱼,这里一共有几块积木?
生:要7块板积木,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生:乘法算式1×7=7,7×1=7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生: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全会背了。
生:老师我也会背了。
(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我们都知道了7的口诀,教师置之不理,装作没听见似的,继续往下教)
师:这时又游来了一条鱼,现在有几块积木?(4条鱼)
生:二七十四,7×2=14,2×7=14……
接着教学完成7的乘法口诀。
[反思]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片段一所描述的现象。于是在课后,我访谈了他们班的学生,问了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课后是这样说的:
1:7的乘法口诀我已经会背诵了,老师不教我也会。
2:在老师没有教之前,我1-9的口诀都会背,而且我还会用口诀来做乘法算式题。
3:我觉得学习口诀好枯燥,因为在家里妈妈已经教过我口诀了。
4:我对口诀的意思不是很理解,有几句口诀我还记不住,我想请老师教我记口诀的方法。
……
是的,学生明明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教师却装作不知道,生怕破坏了自己的预设。教师这样做,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孰不知,这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将会大打折扣。
有关学生的学习起点问题,有学者将其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并实施教学内容,是毋用置疑的。而且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差。但是很多教师又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新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在学习中只能按照老师的设计,当作不知道,一步一步从零开始学习。片段一中的教师其实在掌握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直接让学生来介绍7的乘法口诀,以此展开教学。
在一次公开课中,我同样选择了“7的乘法口诀”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之前,我对全班34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你知道7的乘法口诀吗?请你写下来。
·你知道7×6的口诀是什么?
·你知道“四七二十八”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吗?(你可以画一画)
·请你计算。5×7=  7×3=  7×6=  7×7=
结果如下:

从预测表中可以看到,学生们基本上对7的乘法口诀已经有所了解,对有几句口诀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同时发现学生对于口诀的含义的是不理解,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
我的目标定位是:

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在记忆中练习口诀。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知道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含义。
当我想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付诸行动的时候,我不禁有些疑惑:“是否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口诀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孩子们会接受这样的学习吗?”带着疑问,我展开了教学。
[片段二]
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1-6的乘法口诀了,对于前面口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会背这些口诀。
生:我会用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生:我还会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们跃跃一试,都想表现自己)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哪7的口诀有哪几句吗?你能试着写下来吗?
(学生实践)
(汇报)
试写口诀。
生:7的口诀有: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口诀的含义。请你选择其中的连续两句来研究?
(学生们纷纷开始研究)
师:你能说说你研究这两句口诀的意思吗
生:2表示有2条鱼,7表示一条鱼要用七个三角形,14表示一共需要14个三角形。
生:3表示有3条鱼,7表示一条鱼要用七个三角形,21表示一共需要21个三角形。

师:那谁来说说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
生:第一个7表示有7条鱼,第二个7表示有7个三角形,49表示一共需要49个三角形。
生:也可以说第一个7表示有7个三角形,第二个7表示有7条鱼,49表示一共需要49个三角形。

[反思]
短短的四十分钟转瞬即逝,学生们还沉浸在学习的气氛中,久久回味着。我的教学任务也圆满完成,我那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师生间的默契,学生们一次一次地自主探索,乐于研究的精神给了听课老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进行了访谈: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收获吗?学生们回答:
1:我很高兴,因为我能熟练地背诵7的乘法口诀,我还会计算乘法题。
2:我能清楚的知道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3:我觉得自己能编口诀,并且能用画图来表示,我觉得自己很能干。
4:我的收获很大,我会编口诀,我还发现每一句口诀上下之间的关系。
5:我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乘法问题。比如:一个星期有7天,日历上都是按7天排的。古代的七言律诗,每一句都有7句。
……
的确,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大教育家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起点,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适合他们的。所以,把准教学起点意义深远。

从两个教学片段的实践来看,反映了教师对学生起点的认识不同。实践一低估了学生的起点,忽视了学生原有对“乘法口诀”认知的事实,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情境——七巧板来引入7的乘法口诀,但整个设计还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都熟视无睹,甚至有些学生已经会把口诀全说出来,教师都置之不理,假装没听到。学生这样的被动学习,所经历的思维是低层次的。

实践二的教学是教师先做过预测,已经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背诵口诀,因此一开始教学,教师就开门见山,直接让孩子“编出7的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完整的板书7句口诀,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连续的两句进行探究,从口诀中引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如图1)这种从“编制口诀——>探究意义——>运用口诀”这三部曲来完成教学的,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样的教学是在了解学生起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生成的意义。此外教师对学生先期知识进行预测,教师能在课堂上能根据预测做出选择与调整,以实现“以学定教”。以此设计弹性的教学目标。正是这些弹性的目标、空间和时间,才使课堂教学更关注和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使教师灵活地捕捉课堂动态资源,让学生思绪飞扬,经历了有效的数学思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为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6: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