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之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0:3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精心选点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全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首先是《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容易接受;其次是《劝学》中比喻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反面,综合运用;再次就是《劝学》中比喻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我们引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回归教材的议论性散文,大胆借鉴《劝学》的典范行文模式:开篇点题,其他几段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我们最主要的是借鉴《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二、以读促读

    让比喻论证为说理助威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它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使自己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且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还能使文章富有趣味。

“喻巧而理至”,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同时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俗话“会讲理的讲个理,不会讲理的打个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比喻论证就是运用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打比方,来论证人们比较生疏、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喻论证中,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共同的特点。

运用比喻论证事理由来已久,这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异常突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常用比喻说明道理,文字表现从容闲暇,但意思却说得很精到。如《鱼我所欲也》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寓言故事中设喻更是常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为了向齐王阐述由于“宫妇左右私王”“朝庭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因而“王之蔽甚矣”这个道理,先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打了比方——妻子出于“私”的原因,妾出于“畏”的缘故,客出于“求”的目的而奉承自己,自己因此受了蒙蔽。邹忌的用心何其苦也,要劝齐王免受蒙蔽,广泛纳谏而治理朝政,作为臣子的自己又不能直截了当地劝说,因为国王可是极有自尊的。于是,聪明的邹忌来了个“曲线救国”,用比喻迂回而行,让听者听得顺耳,最终达到了“讽”目的。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擅长运用比喻论证来说理,如选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庄子》的《逍遥游》等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三、以读促写

亲爱的同学,当你劝说别人和写作议论文时,是否也学会了运用比喻论证这种武器?也请你在《劝学》的学习中,加强朗读,认真而仔细地体会文中运用的论述方式和高超、严密的说话艺术,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自选话题写一段话。

佳作选读:

游子的千层底里缝进的是亲情,黄鹤楼上遥望不归的是友情,千里孤坟埋不住的是爱情。敢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生的灵魂,是人生妙章中最重要的一笔。没有亲情,犹如酷寒的冬季没有结束的日期;没有友情,犹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没有避风的港湾;没有爱情,犹如黑夜里的寒月没有温暖和光明。

四、类文选读

阅读下面两则与“劝学”有关的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一)司马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①行:行为,操行。 ② 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 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 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0:34:52 | 只看该作者
出自 静心一隅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