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实录说课集锦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小组的研究计划

  环节三:按照计划,课外搜集信息(略)

  环节四:方法迁移,学写报告(一课时)

  一、阅读信息,形成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学习处理信息。

  1.组内交流信息,汇总信息。

  2.阅读信息,筛选信息。筛选的标准:(1)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2)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3)注意是否有不同看法的资料,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3.分类整理,形成观点。(1)对筛选后的材料再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观点;(2)整理后的信息不足以形成观点、得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信息;(3)补充搜集,充实观点。

  二、利用信息,学写报告

  1.充分讨论,准备撰写。(1)研究报告的标题可以像第一篇研究报告那样有正、副两个标题,也可以像第二篇那样只有一个标题,简单醒目;(2)引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报告中怎样安排;(3)研究结论是什么,怎样表达这一结论;(4)研究报告的写法。

  2.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组内执笔同学;(2)小组集体讨论定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文本研讨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学研究室 陈昌发
  《朱子读书法》对阅读过程有一段经典的描述: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无疑,中则节节有疑。多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朱熹将读书过程揭示得十分清楚,教师研读文本大概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也要从“有疑”到“无疑”,再到“节节有疑”,以至“融会贯通”。笔者以为,教师研读文本大致需要经过三个轮次的阅读才能“融会贯通”。

第一轮:以读者的身份初读,达到从“有疑”到“无疑”方可

文本对于教师来讲首先是一篇文章,因而我们首先会以一般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始读未知有疑”,当我们初读时也许会遇到读音障碍,也许会遇到词句理解困难,这时便会运用以往的旧知或经验,通过猜测、查证等方法去弄懂。解决了词句理解障碍后,自然会透过语言符号组成的文章表面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般读者,在初读时要解决词句理解障碍,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要“懂”文章的意思,即达到从“有疑”到“无疑”的程度。

例如,在初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可能遇到词句理解的问题,比如“腼腆”,我们可以推测大致意思,再通过查词典或教学参考书可以确认词义是“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在无词句理解的障碍后,我们通过整体初读,很容易理解本文作者通过写父母评价“我”幼时写的第一首诗的事,除了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外,着重表达“宽容鼓励之爱和严格要求之爱都是孩子成长必需的,都不可缺少”的思想。我们身边的父母教育子女,要么从宽容放纵到溺爱,要么从严厉升格为粗暴,读了这篇文章的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会从教育的角度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会更懂得宽严之爱都是孩子成长所需的,作者的思想会因为给读者以现实启发意义而引发读者的阅读认同。一般读者读到此算“无疑”便止。

小学阶段的教材,编者往往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选文往往主题明确,通俗易懂,读者和作者(编者)的理解往往可以达成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尽管这样,许多时候作者的表达意义并不就等同于读者的理解意义,他们往往有落差,这就是说读者有个性化解读的可能。还有的文章,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揣摩作品,得出不同的理解,这就是多元解读。比如,像《去年的树》等一些非主题先行的文章就在文本意义上表现出复杂性,我们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感到困难。遇到可能的个性化解读或多元解读,需要我们教师做更多的阅读思考,从而得出更恰当的理解。

第二轮:以作者的身份去体察研读,达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有悟”的程度不少老师以为,我读懂了文章就可以备课、上课了,这是不够的。

进入教材的文章称为文本,文本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章,因而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一般读者身份的阅读,而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设身处地进入事件情境,深入人物的内心,体察角色的情怀。在体察研读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往往可能激发几许感动,产生某些感想,获得特定的感悟,即达到从“无疑”到“有疑”,进而到“有悟”之境界。

就本课而言,笔者在体察研读中站在作者角度,深入巴迪和父母的内心,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境,想象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随时问个“为什么”,从而在下列几个地方有一些感触。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高兴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母亲为什么这么兴奋?

“我”只有七八岁,能写出文字来已属不易,何况写诗呢?这是“我”的第一首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难怪母亲“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母亲的异常高兴,也是在鼓励我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2.改动第一自然段的一些字词,再在比较中体会。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那首诗,高兴地说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很精彩。”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与原文对照,我们发现改后的文段删掉“一”“眼睛亮亮地”,将“嚷”换成了“说”,将“精彩极了”换成了“很精彩”,把“!”换成了“。”

这样一改,文章就不能准确表现母亲真实而强烈的惊喜之情。去掉“一”不能突出母亲兴奋的“惊”。“嚷”是说母亲情不自禁地“喊叫”起来,近乎失态的高喊表现了母亲从内心深处喷发出的激动,强烈地传达出母亲的“惊”与“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母亲的眼睛都“亮亮地”,可见母亲的惊喜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而“精彩极了”换成了“很精彩”,其夸奖的程度是有很大区别的,“极”表示达到了最高程度,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爱是毫无保留的。把连续的两个叹号换成句号,使人物说话语气大大失真,无法表现当时母亲的“真实而强烈”的惊喜语气,与事件的情境全不吻合。通过这样一比较,我们从语言、动作、神态上对母亲的异常高兴和真诚鼓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我们通过第一轮研读已经知道“腼腆”是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但是再读这段中的“既腼腆又得意扬扬”便产生了疑问:“腼腆”与后面的“得意扬扬”是矛盾的,难道用词不当?

通过深入研读,我们发现“腼腆”是反映了“我”写第一首诗后希望得到他人好评却又担心他人评价的矛盾心情,因而“害羞不自然”;在得到母亲如此热情的赞扬后,“我”马上有些“得意扬扬”。“得意扬扬”反映出“我”得到了母亲出乎意料的赞扬后的激动以至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两个词并列,生动而准确地反映了“我”的两种心理感受在瞬间交织变化的复杂过程,这正是作者心理刻画准确和生动的表现。

(二)阅读第九、十自然段,体会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1.只有短短的十行儿子写的诗,为什么父亲读那么久,他读时想了些什么呢?

“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一方面说明父亲看诗的时间的确较长,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在父亲看诗时的紧张期待的心情。在这种紧张与期待的心境中,往往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加漫长。“父亲”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像父亲这样水平的人,读儿童诗应该会很快地做出优劣判断,他不至于会看这么久。我们自然会问,父亲在看诗时想了些什么呢?也许“父亲”左思右想的是,正是因为这是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如何评价关系孩子今后的发展,因而绝对不能随意下结论,他是异乎寻常地谨慎,所以看了很久;他应该想过,到底是该像母亲那样继续鼓励孩子,还是逆母亲的态度而动,让孩子不要骄傲,经过长久而深入的思考,父亲才做出了“糟糕透了”的断言。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位高度负责的父亲,对孩子的爱有着更深刻理解的父亲。

2.对照母亲的态度,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迥异的断言(一个认为精彩到了极点,一个认为糟糕到了极点)?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父母是站在不同的立场表达着对孩子的爱。在母亲的眼里,孩子还很小,在成长的路上,需要的是多一些的鼓励;而在父亲的观点中,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扬扬”,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忠告,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所以他给予这首诗另一个极端的断言“糟糕透了”。不管是哪种断言,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都是爱。

(三)从“无疑”到“反思”读了这篇课文,特别是读到“我谨慎地把握住我

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我为什么会自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了呢?

今天我们很多人赞同赏识教育──的确,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这正是母亲的态度。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说,母亲的做法也是应该提倡的,父亲的做法似乎确实有些过分。不过,母亲的鼓励也过了头,以致孩子“得意扬扬”。我们作为教师,从教育的角度冷静地评判巴迪父母的做法,首先应该肯定他们都是对的,孩子确实既需要热情的鼓励,也需要严格的要求,这才是全面的教育,否则片面的教育可能会给孩子成长埋下隐患。但是他们又都不完全对,不对的地方在于他们都给孩子以极端的断言。应该说,教育孩子的正确策略是表扬与批评都要留有余地,鼓励和鞭策都要指出努力的方向,不能“一口气吹上天”,也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尽管我们对巴迪父母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谁也不会责怪巴迪的父母,因为在今天许多人的教育行为中,很有必要提醒全面教育的观点,且这极端的断言传达出的是只有父母才有的那种毫不保留的纯粹的爱。

(四)课文表达方面的特点

课文给我们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表达上有些什么特点呢?

从作品的表达特点来说,除了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非常生动准确外,作者选材十分典型,一件小事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父母从截然相反的角度发出的对孩子的真挚的爱,并在父母的鲜明态度中将深刻的教育之理自然地表达出来了。因为对比十分强烈,所以给读者的印象也更深,作品的感召力也更大。从叙述顺序上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发生这件事的经过和结果,叙述很清楚,文章后一部分补充叙述了父母评诗事件后“我”的丰硕成果,显然是作者为了增加说服力,为印证自己思想观点的正确性而补充的。

进行完了第二轮体察研读的工作,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前面使用过的研读方法。第一用了体察法,即从作者或人物角度去深入体察角色内心,还原作品的情境,获得个人独特的感悟。记事写人的文章大多可以通过此法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这课就是因为深入了人物的内心,所以也理解了作者,理解了巴迪父母的做法,甚至理解了他们做法中的瑕疵。第二是质疑法,即在深入研读中要多问“为什么”,善问“为什么”。例如,提出“‘腼腆’与后面的‘得意扬扬’是矛盾的,难道用词不当?”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质疑法。第三,比较法,这种方法用得比较多,我们常用人物比较、事件比较、场景比较、词句比较等获得文本感悟。本文中,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及引出的父母态度就是鲜明的对比,我们在体会中将第一自然段与第九、十自然段比较,即“父亲”和“母亲”的不同态度作比较就会获得许多感悟;在第一自然段的体会中,我们通过去掉某些词句再与原文对照,也是比较法的运用。第四,品读法,这是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办法。在“改动第一自然段的一些字词,再在比较中体会”中,我们使用的就是抓住关键词句来品读欣赏的方法,在品读中往往可以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可以获得许多阅读收获。第五,在研读中我们使用了溯果追因的方法。“对照母亲的态度,父亲为什么会做这样迥异的断言”是在质疑,同时也是在溯果追因。许多文章可以通过追溯某种结果的原因来挖掘文本深处的东西,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另外,还使用了抓点带面的方法。本次研读围绕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展开,由题目引出写父母的不同断言,自然又引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九、十自然段的比较,再由这两个部分引向对全篇的体会,这是一个“抓点(题目)—引线(父母态度对照)—带面(全篇)”的过程,这种方法抓住一个点带出一条线索,统揽了全篇,能使研读不至于零敲碎打、漫无边际。

文本研读无止境。体察研读文本从“无疑”到“有疑”,“有疑”后经过研读又到“无疑”,我们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直至朱熹说的“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获得研读文本的乐趣。这个“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许多教师说的达到对文本“有所感有所悟”的境界。教师对文本读出了个人独特的感受、感动和感悟,就大致可以算“融会贯通”了。

第三轮:以学生的身份再读,达到从“有悟”到“有用”

我们对文章做了一系列的研读,文本藏于胸,融于心,化于情,这对教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同时我们也知道,教学不是简单地把教师感悟到的统统倒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是有所选择的。因此,教师研读文本还需要多一分耐心,再次转换角度,以学生身份,设“生”处“地”地阅读,从而有效选择适合有用的训练点,即要从第二轮的“有悟”到本轮的“有用”──对学生有用,对教学有用。

(一)确定教学训练点

我们该怎样确定哪些教学训练点对学生有用、对教学有用呢?

这需要处理好学生需要、教材特点与课标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上述三者的关系中,教材特点是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它上要服从于课标要求,下要服务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我们用“上挂下连”的方法可以有机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即先行研读教材特点,并与上面的课标要求挂钩,看哪些训练点是适合课标对本年段要求的,适合的我们把这些要求作为重点目标加以关注;其次向下联系学生语文发展的需求,假如教材的某些训练点符合课标要求,但并不是当前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我们就要有所选、有所弃,只选择其中符合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训练点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例如,本课教材的特点很多,很多训练点也都可以进行语文训练。我们读懂课标高段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和本单元导语“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提示,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重点也就明确了;再根据本班学生语文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五年级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重视对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忽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体会,对文章的叙述顺序也不大留意。于是,我们就在三者之间找到结合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这就是课文的重点训练点,也是文本研读的落脚点。

(二)“设‘生’处‘地’”研读我们该怎样“设‘生’处‘地’”地研读呢?所谓“设‘生’”,就是以学生的身份去阅读,所谓“处‘地’”,就是放低自己的位置,以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为标尺,去寻找学生可能遇到的阅读疑难点、误读点、忽略点,从而找到本课的教学着力点。

例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等句子不会是老师理解的困惑点,但会是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困惑点,教学时需要引导。五年级学生阅读到父亲对“我”写的诗作粗暴的断言,还把诗“扔”回原处时,可能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接受教育的经验,认为母亲是对的,而父亲在这里的做法不对。学生不能理解父亲,就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存在的“误读点”。找到了学生的“误读点”,于是我们要在教学中提醒学生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忽略点”在前面也提到,五年级学生的实际阅读往往重视内容的理解,而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理解体会,是学生阅读时容易忽略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着重强调和有目的地引导。

把上述三轮研读的思路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文本钻研的程序、方法以及研读深度做一个梳理。为了更直观,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


研读轮次
研读的身份
研读的程度
研读的方法
第一轮
读者的身份
有所懂
运用旧知、猜读查证、整体把握
第二轮
作者的身份
有所悟
体察、质疑、比较、品读及溯果追因、抓点带面等
第三轮
学生的身份
有所用
设“生”处“地”、上挂下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 朱爱朝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



从八月的贵州之行,到十一月的武汉参赛,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思索,我探寻,我不断走进文本,贴近学生。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它促使我在专业上更快的成长,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感谢全国小语会为我们语文老师搭设这样一个梦想舞台,感谢所有在我成长道路上洒下辛勤汗水的人,感谢为我这堂课付出无数心血的领导们、专家们、老师们。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这是一篇老课文,很多名师都上过这一课,光是人教网上挂出的教学设计就有好几个,要寻求突破与创新很难。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以疑促读,简化教学环节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觉得,教师应该教在学生有疑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相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回顾这一堂课,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大家看,上课伊始,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之后,学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以疑促读,简化了教学环节。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单纯明确: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     挖掘资源,丰富学生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崔峦老师也曾经说过:“就小学阶段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学生在用“不论……总……”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我的这一堂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谷利新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课题:怀念母亲



年级:六年级



教师:谷利新(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时间:12 月29日下午(星期六)15:10-15:50



会场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礼堂



课例研讨



主持嘉宾:郑丹(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



评课嘉宾:严瑞兰(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



文字整理:山东省东营金瀚学校 张洪乐







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这篇——



生:《怀念母亲》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大声的读一遍这个课题,好吗?(请一位同学。)



生读课题。(学生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声音小。)



师: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片刻又离开将近百岁老人的心,那些日子,带着那些意思,再来读一遍课题好吗?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在课下一定查阅了很多季羡林老人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评价)书读得很熟练。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生读。



师:刚才我们同学听别人读了,自己读了。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很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从这句话看出作者自责和悔恨。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他想报答母亲。



师: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



生答。



师: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



生: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看出他很长的时间没有和母亲在一起,他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



师: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



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他非常伤心,他六岁就离开母亲,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甚至印象都模糊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母亲是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他没有依靠,他想找到到母亲,找到那种心灵依靠,可是他找到这种依靠的时候,母亲却已经走了。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



生: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四年母子没有相见,这种感受我们是可以想象的。终于,在季羡林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想我要找份工作,报答母亲时,不幸却发生了,母亲去世了。他想尽的孝心没有尽到,所以他很伤心。



师: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



生:文章说他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我们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我们离开一天两天都快哭了,而季羡林他是十四年中只有几天见到了母亲,他是还想去照顾母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生齐读。)



师: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在比如:(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齐读)



“苦”在心头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



生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掌声)



异乡甜蜜思“母亲”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看书,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叫——“频来入梦”。什么意思?(生:经常到梦里来。)季羡林这种思念被割断了吗?(没有)反而更加怎么?(更加强了)增加了?(祖国)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知道,一定是我们同学想知道的。现在请你仔细阅读季羡林的几篇日记,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批注感受深的地方。)



交流。生:第一篇日记。黄昏,非常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和他交流。他在无依无靠时候,苦中作乐的感觉。



师:我同意他的无依无靠,缺少朋友缺少家人的关心。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苦中作乐。你为什么说苦中作乐呢?



生:他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时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



师:他的乐从哪儿来呢?你因为看到哪个词?甜蜜,对吗?(对)我突然发现甜蜜根凄凉是相反的,我在异乡的德国本来是孤独寂寞的,他为什么是甜蜜的呢?如果你认真读书的话,课文中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



生:这不能算是苦中作乐。他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因为他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在寻找一些慰藉。再关注文字,文字用一个细节——“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此时的作者,他静下来了吗?相反的,看到那个词了吗?(活动)他的心会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他把自己的祖国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蒂落的心啊。



(同学举手。)你要说什么?



生:我想他是在自我安慰,不要让自己难过,实际上他还是在难过。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他读书,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随着我们的学习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想法会越来越浓厚。在这段文字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个细节。



一个“糊”字难割舍



生:我发现他是由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经常梦到母亲的。



师: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对吗?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



(生答不出)你们看老师提供一个字。如果把一个最为强烈的字眼,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来,在哪里?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思想此时的甜蜜。是“糊”吧?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覆盖、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他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生读)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接下来,你还发现了,为什么?



生:他认为外国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一样的,他的母亲为他操劳,但是直至母亲去世也没有见到他的面容,他十分的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尽孝。他还认为外国的母亲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



师:他说看到了房东太太,他说了一个词叫做——触景生情。触景什么景?



生:看到房东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不得了”,三字见真心



师:什么叫高兴地不得了?(太高兴了,不能再高兴了。)今天有什么喜事?(儿子回来了。)这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吗?儿子回来,母亲怎么样?



生:大概他想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师:可能这个“不得了”,我们只有做母亲的才能理解。我们来想一想,这个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



生: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生:可能会省略他母亲对季羡林说的一些话。



生:可能在准备儿子回来的时刻对儿子说一些温暖的话。



生:为儿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师:可能为儿子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儿子住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季羡林都看见了。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问题,这个房东太太的儿子到最后,知道不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家,知不知道妈妈已经为他收拾好了房间呢?(不知道)他可能知道。他知道为什么不回来呢?



生:他完全浸泡在母爱当中,他完全不知道母爱的珍贵。



生:他可能母亲为他回来紧张地奔波。



师:因为他可能想不到母亲因为他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切,季羡林看见了吗?他都看见了什么呢?



生:看到他母亲每次在窗前等待他回来,可每次都失望的离开。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



师:可自己的母亲苦苦等待自己回家,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后天也许就回来了,而自己的母亲却——,直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年,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此时的季羡林心情怎样?



他还看到了谁呢?



生:看到了自己。自己只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哪个字?(恨)



此时,剩下什么了?一个是母亲的——(等待),一个是自己无尽的——(恨和悔),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的心中,让我们来感受母亲的等待。(分成两组。)



走进母子心灵中



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



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写,大约四分钟。)



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他只恨时间太快,让她的这个小小的等待这个幸福也化为乌有。



师:这就是母亲的等待。我们来听听儿子内心的(话语)。



生: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前不懂得珍惜,珍惜这么珍贵的母爱?失去了才懊悔,我呀!



师: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那三个字了。“真想哭”,是吗?再来。



生:母亲走到窗前,双眼紧紧的注视着走过的每一个人,每当有人进入他的视线,都是以为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可一会儿陪伴她的却是沮丧。



师:我希望那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可是——



儿子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如果有天堂,儿子早日回家,母亲一定在天堂看着。



师:这也许是季羡林能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安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此时作者心中的“恨”。



生读。



爱母亲,爱祖国



我们在这一段文字当中看到了对祖国,对母亲的怀念,对吗?这种生活,你觉得该怎样过啊?



生:过一天,如过一年。



师:对,度日如年。就像季羡林在一篇日记当中用到的一个词,



叫——“忍耐”。什么叫忍耐?



生:忍受。



师:拿出最大的耐力来承受。忍受前边加上——简直。简直不能忍耐,什么呢?是异乡的孤独,是没有朋友的关心?



生:后悔的心情。



生:对自己的亲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



师:可见他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他的家乡。我们来一起重温一下季羡林的日记,一起体会作者怀念母亲的心。



生读: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当看到房东太太盼望自己的儿子归家的情景,立刻又引起了他的思母之情。



生读: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师:在异国的日子,每当风吹过窗外,每当雨声入耳。



生读: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你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有所了解。你们看他祖国与母亲不知道是为什么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边要偏僻要寻梦,梦境出现如此之频,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梦呢?



自己读读寻梦的开头,你会有所发现。



生:夜里梦到母亲朦胧身影。没有看清母亲的面庞。



师:他在寻什么呢?



生:他想看清母亲,在他的记忆深处,他已经想不起来母亲什么样子了。



师:(出示句子。)自己读读。发现区别了吗?



生:记不起面庞了。



师:在这句中有一个字,注定了他看到母亲一定是模糊的。



生:幻。



生:一种虚有虚无的,幻影的那种。



师:作者看不清母亲的面容,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母亲呢?



梦里,在泪光当中。我们看,他在泪光当中苦苦的追寻着……



师:同学们拿起数,在这一段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梦里寻母的情结,看清了吗?没有。这一看,就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羡林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师:作者为什么对祖国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怀念呢?用书上一句话来说。第一自然段。



生: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师:正因为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这恨、这糊、这哭、这寻,构成了作者一生怀念母亲的心,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季羡林怀念的心。我希望小学生每次放学的时候,早一点回家,减少母亲等待的时间。



谢谢同学们,下课。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读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怀念母亲》,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走近季羡林:我们提起季羡林,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

二、失母之痛——读

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不懂的词。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这次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同学们自己读了,也听别人读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课文中为一“恨”字,这是怎样的恨?悔恨他恨什么?

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个“恨”字?

学生任意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重点理解: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补充资料深入理解。

资料补充: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资料二: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

学生读资料,深入理解作者的失母之痛。

此刻,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这一段更为痛苦的文字:

课件出示《赋得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所不知道的,一定是同学们想知道的,请你读读下面的几则日记,相信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答案。

三、读日记,解思母之情

(一)异国思乡——品“糊”字

日记

夜静极了,没有一丝风,更没有一丝声响,我的心是否也跟着这夜晚静了下来?

作者的心活动起来,他的心会怎样活动呢?他的心都会回到哪里,都会看到什么呢?

体会一个“糊”字。

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凄凉的但又是甜蜜的?

凄凉是因为什么?(远离故土、缺少朋友、衣食住行)

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心中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一个“糊”字你读出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书。

(二)触景伤怀——写“哭”字

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样的不得了吗?他会做些什么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看到房东太太的表现,你会怎样理解这三个字“真想哭”?

房东太太让我想起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等待的,而自己却八年没回家看上母亲一眼,哪怕是一眼。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学生读文,深化思母之情。

串读几篇日记,体会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过渡:此时,再读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有所了解,但老师读到此却突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却又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段落,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

四、梦中寻母——感

指名读《寻梦》,的两个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

比较“面庞”与“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庞。

再读《寻梦》,谈你的感受。

小结: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读《寻梦》的结尾。

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更有浓浓的怀念祖国之心)

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

五、总结升华

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总结全文。



怀念母亲

敬意爱慕

恨 糊 哭 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七(1篇)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一


石新路小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毅



一、说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抓住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是新知识,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训练重点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自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语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同时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说学法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换──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表情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读写迁移,学写场面”。

四、说说教学过程

我反复、仔细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了着样的教学流程:

1.以“跳绳”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3.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4.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5.总结归纳全文场面描写特点

6.读写迁移,以“跳绳”为话题学写场面。

(一)口头作文“跳绳”, 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1.师:你们跳过绳吗?请同学们以“跳绳”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先说同学们跳绳

的整个场面,再说单个怎样跳;也可以先说单个怎样跳,再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

2.生练说跳绳;师抽生口头作文。

3.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跳绳是场面描写,单个“跳绳”的描写是场面描写的“点”, 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是场面描写的“面”,场面描写的特点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盛大的场面,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场面描写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口头作文的实践中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1.认读生字、组词,书写难字:典、副、协、奏、诞、钮、瞻、拂、嗓。

2.说说题目《开国大典》中的“开”是什么意思,并用时、地、人、事四要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作者围绕这件事,主要写了那些场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把“宣布成立、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读公告、群众游行、升国旗、阅兵仪式”填在下面的恰当位置。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在学生参与板书的操作中迅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

(三)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1.研读场面“宣布成立”

(1)体会四个“一齐”的思想感情。

①师:本文重点写了“大会盛况”中的“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我们先看看“宣布成立”。 在“宣布成立”场面中点是什么?(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面是什么?(首都人民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②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找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③师:你能联系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谈一下体会吗?
④(当学生自由谈感悟说到“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中的“一齐”时)师:“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不能换。“一齐”说的是大家不约而同,齐刷刷的动作一致,首都人民就像一个人,说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的心。。而“一起”没有不约而同这个意思。)

⑤师: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用了“一齐”,体现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崇敬的感情;“三十万人一齐抬起头,一齐脱帽肃立……”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场面中的五个“一齐”,前后联系体会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师引导学生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体会意思(“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声音传得很远,使全中国人民都激动、自豪。);启发学生想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那些地方?人们有那些举动?从而体会全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心。

(3)指导感情朗读。(师: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师、生:生练读、试读--师激情范读,生评价—再练读—赏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研读“升国旗”

(1)升国旗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升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面是什么?(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

(2)在升国旗,这个场面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传神,最能表达首都人民此时的感情?当学生说到“一齐、站、瞻仰、升”等词时,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站”用得传神。

(3)(师: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传神在那里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前收集的新中国诞生前后的资料体会“站”的含义。

(4)师介绍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痛苦、屈辱、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学生写话。(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先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再以“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为话题设身处地写感受。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内心感悟中国人民对毛主席、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运用学法,自读“宣读公告”。指导学生运用学法,抓住场面中的面“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体会首都人民无比热爱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4.回读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三个场面,体会写作特点。(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

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用“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场面描写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学法体会“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思想情感、写法特点。并学写场面《跳绳比赛》。

五、说说理论根据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应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对语文课的解读应该“走一个来回”。即首先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再回过头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本堂课首先从语言形式入手,形象解读场面描写;接着在初读了解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学习经历了“读出意,读出义,读出形,读出情”到“比用语,比章法,品出味,悟出效”双向阅读心理过程。在理解文本中融语言训练,人文情感熏陶及感悟写法于一体;最后回到语言形式,学写场面,很好地体现了“鱼和熊掌兼得”(语言与人文兼得)读写结合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26 开国大典(3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北大附小 潘东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发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檐、江、擎、泽、钮、瞻。

新词:典礼、协商、汇集、擎着、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自主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

1.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2.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精读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试练习背诵6~8节。

↘阅读第三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

↘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

北大附小 郭琼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                檐              瞻

qǐnɡ qínɡ             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②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①练习分段。

a.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b.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②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③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②小组合作完成解说词:将讲解说词准备成文字稿(可以结合收集的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回顾导入

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大意。

↘研读交流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①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a.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b.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 __,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c.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体会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体会开国大典时盛大的场景。)

d.试背给你留下印象较深的语句或段落。

②交流“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出示相关图片、录像。说说听了他们的解说,你有什么感受?

b.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对比句)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2)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c.通过展开思维想象,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请你展开想象,当听到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时,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全中国人民和海外的中华儿女又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心情呢?

明确:毛主席的宣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这句话震动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激动、自豪。

d.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处写了掌声?从这三次不同的写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

当国旗升起,礼炮响起时,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会场上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

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表现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拥护。)

e.试背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③ 交流“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

b.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c.评价解说词。

读读下列语句,再评价哪组的解说词配写得好。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这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后无比幸福的心情。)

d.试背给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④ 交流”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也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回归全文

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布置作业

①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②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歇台子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而──—;为──—而──—;为──—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 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0: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