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暑期班主任苏州大学培训学习小结(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7: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一 )

齐学红教授《知识与修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价值追问》

今天在苏州大学的第一天充电,让我获益匪浅,也深受感动。今天上午是齐学红教授主讲的《知识与修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价值追问》,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1.班主任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和学问,而不是一份心存侥幸的工作。我听了她的讲座后,就想到,班主任,新手上路,就像司机拿驾照,老师拿教师资格证一样需要去逐渐的学习。所以我们真的要把班主任工作当做自己的学科工作一样系统的科学的学习,探讨,研究,这样在做班主任的道路上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质的飞跃。

2.既把师生关系从对抗性转变成关系性,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我们是孩子的陪伴者,引导者,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这种关系性的师生状态中能量是流动的,力量是充盈的,让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从中获益,受到滋养。是心对心的对话,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回响。

3.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有问题意识。班主任的工作除常规管理外,更多的是:沟通、交流和协调。和学生谈话、家长沟通、班会课的设计、转化差生、提高班级成绩、而不仅仅是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要学会思考师生受益的地方,思考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怎样从师生或者家长的对抗性思维转变为关系性思维,要学会研究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是什么?怎么样?你获得了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7:53:30 | 只看该作者
( 二 )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试》江波副教授

6月29日下午,苏大教育学院心理学院江波教授带来下午精彩的《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试》的报告。

江波教授做的他本人的讲课风格、我很赞赏。他把他要讲的主要内容用PPT打出来,然后在全场来回走动授课,不断的抛出问题、与学员互动。声音抑扬顿挫,肢体语言丰富、操控会场纪律、调动大家情绪的能力强,而且,不时有小游戏,或者调皮话出来调节气氛。故事、自己的切身感受穿插其中。他讲到:一个人成功需要智力、体力、潜力、想象力、意志力……,也要有压力。有压才有力,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道理。压力激发人的生命活力。过度安逸会产生危害,智能降低,免疫力下降,未老先衰,心脏早衰10-15年。

人对于压力的反应:1.神经系统(失眠、衰弱)2.内分泌系统失衡。3.心脏血管系统。4.消化系统。5、肌肉。6.皮肤(斑痘)

那怎么缓解压力呢?

1.参加有氧运动

圣地亚哥大学兹培契博士的研究:31位平均60岁的志愿者,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毛病。26天节食加上适量运动的实验,看对脑力的影响。结果:语言的流畅度、思考、听力、感官知觉的能力增强。

运动是沮丧的天然良药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治疗教授布朗博士 研究了101位沮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实验证明{两星期慢跑5天,十星期就能明显地降低沮丧积分。而一星期跑3天的人,亦有同样的成绩。但在这期间不运动的人,却没有任何改变。

静坐与养生

儒释道,性命双修

瑜伽、打坐、太极

以调息的方式打通血气。超过150名的纽约电话公司的员工学习放松技巧。5个月后,他们的焦虑、失眠能减少,高血压也降低。同时,也发现更容易戒烟、减重,他们感觉较有自信及快乐。

许多研究都肯定静坐能降低血压、胆固醇,有益心脑健康。

我通过习练太极,感悟到:太极拳通过调息打通血气,使一个人的气血变旺,促使血管里的细胞更新得更快。 同时,在屈膝松胯、转腰中身心放空,伴随着舒缓的慢节奏的音乐放松心情,消除焦虑。这样以来,失眠减少还比较容易减轻体重。因为收腹、吸气呼气、全身心都在放空,从而让人感觉更自信、快乐。

太极融合儒释道,性命双修。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释是在古印度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曰:“初炼性命之功,先得炼性。

伊壁纠鲁说过一段话: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

江教授谈到自己参加的几个同行俱乐部,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共通性,一起做一件事,从而不再感到孤独。有骑行游青海的活动等等。他说,躺在草原上,看看牛羊,瞅瞅姑娘,做做白日梦,放空自己,就是有益健康的。

任何事情,你选择了阳面,必须承担它的阴面。

这方面不好 那方面好。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我个矮,但我很灵巧、

我嘴笨,但我手很巧。

我人穷,但我志不短。

文科不好,理科好。

学习不好,品德好。

身体不好,脑子好。

单位不好,领导好。

不好中有好的成分—接纳

小气—节俭   孤独—清静    胆小—谨慎  嫉妒—恭维

死板—认真   破财—消灾   害羞—老实   船小—好调头

危险—机会   吃一堑—长一智   痛苦—快乐   

吃小亏—占大便宜

心理舒缓的“八大”认知诠释

你无法改变人生,但可改变人生观

你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

你无法调整环境,但可以调整心态。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会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人千万别苛求自己: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不苛求自己,不担任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多一点平常心,不要不断地激励自己做到最好。

一个人该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起一把火,您就把自己烧死{莎士比亚}

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学会不受到伤害

学会制怒。

怎样才能超越自我?

投入地做事。即做事的时候专心的做事,不要总去计较结果和回报。

忘我地爱人。既然爱他人,就不要总去计较他人是否也爱自己,那样归根到底还是爱自己。

(缺乏超越及超出个人层面,我们会生病,而变得空虚或无望、冷漠。--马斯洛

当你想拥有什么时,先要去帮助别人拥有。

你对任何事情的认知和感受,都是你的投射。人的意念是一粒种子,曾经你断了别人的财路,在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给予帮助,或者看到别人成功你就嫉妒,这些都是你种下的种子,最终导致你不成功。

助人丰盈,自己也丰盈。

他讲到,有一段时间,他累得生病住院,夫人孩子都不在身边,学生们过来给他做了顿饭,那个感动啊!

后来就想开了。不评正教授不也挺好?学生都江教授的叫我,不也和正教授没有区别吗?我代言广告语,收入不也可以吗?在家里吃饭呢,兄弟姐妹中我都是上座,不也很好吗?

你跟王思聪比钱,你比的吐血也吐不过别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起点不一样,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听了他的话,我忽然想到,我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了快乐,我在培养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培养人才。职称啊、荣誉啊,不要又有何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7:54:08 | 只看该作者
     《初高中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刘稚颖教授
(2017-06-30 ) 苏州大学听刘稚颖教授报告有感
刘稚颖教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声音听起来柔和舒服,亲和力强。她组织语言的能力、看问题的视角及思维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刘稚颖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从事临床心理学领域工作多年,她以她深厚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看问题很准,比如,她谈到在一个五十多人的班级中,一般会有五至六人有情绪障碍,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真理啊!以及对于抑郁症的界定,她罗列的症状非常准确全面,她让我认识到了很多我困惑的问题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在一个焦虑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关注的高,对于孩子的心理不去关注。
刘教授举了几个真实的案例:如一个研究生,为了感情的问题不能上学,学业成绩非常优秀但不会谈恋爱,失恋了就要死要活,父母也绝望了,不管他了,委托他哥和姐去跟他谈。读书像个青年人,做事像个孩子。
青年,现在一直划分到45岁,50岁才刚刚开始中年,30岁以后创造力不如年轻的时候,科学家是经验在积累,但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都在呈下降趋势。人的大脑有很多闲置的细胞是可以用来更新的,血管里的细胞会更新的更快。所有说,二十多岁的大学生非常具有创造力。
心理发展概述
0-1岁---婴儿期(信任感的建立)一个焦虑的母亲喂出来的孩子哭闹、不爱睡觉,有焦虑的母亲就有焦虑的孩子
,1-3岁--幼儿期(自信)自主、独立(对应 羞怯、怀疑)
3-6岁—学前儿童(主动对愧疚)敢为型
6-12岁—学龄儿童(勤奋对应自卑、成就意识)
12-18岁—青少年 (统合对应角色、混乱—自我意识)
18--25岁—青年期
25-40岁—壮年期(每5年一个变化)
40-65岁—中年期 (每10年一个变化)
在青年期的情感阶段,你会被别人拒绝,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他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
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主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使人失去平衡,个人成长将会受到阻碍。他会把老师的关心认为是伤害,(或者他认为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叫有人缘。)对待情绪不稳的人,你要态度坚定而友好、诚恳,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是稳定的。
有的父母本身就活得心情很乱,腾不出精力来管孩子。
外国很多房子装修得没那么豪华,因为小孩就是要在地上爬的、乱动的。
惹出麻烦就学习了,只要胳膊不会断掉,就让他拍打桌子、东西,不要制止他。
别的小孩来探索你的时候,比如,他抓你,你要有反馈,告诉他这样探索不对,这样的话,小孩子就会去学习。
老人的行动跟不上小孩。他会把什么东西都收起来,让他没法儿去探索,所以,小孩要年轻人带。
老是失败,这个小孩就会不爱学习了,反正我学不会,所以,大一挂科的要及时解决,不解决他大二就会挂更多的科。
一个不爱学的孩子不要和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放在一起,他会更有挫败感。初二上学期出问题最多,初二是问题的多发期(如 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不好,不能依靠,就依靠朋友,她有一个弟弟,她父母的精力都在弟弟身上,她就出现心理障碍,如果初中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高中再复发,就会影响高考。
高一、高二是一个动荡期。
有一个男孩,只有高中毕业文凭,他高中毕业只有去发广告,刷盘子,他说 “他们居然看不起我,一个小老板竟然看不起我,说我盘子刷的不干净!”
有些问题严重到老师解决不了,必须到专业机构去接受治疗。比如,每五十多个学生中就会有5-6人有情绪障碍,有些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
有时,你班主任一直劝一个学生,就劝不到点子上,你要学一学心理学。
比如,同是害怕,害怕发生在当前的叫恐惧,预期的叫焦虑。
心理反应带来生理反应,行为系统出问题,就出现了广泛性焦虑障碍。
对于不按时睡觉、吃饭、深夜打游戏的孩子,建议家长带到专业机构(医院)去检查,由医生诊断只能够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强迫症的疗法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治疗,没有一样是班主任治疗的。所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家长。
青春期的男生性冲动,暴躁,看到各种刺激,容易动心,所有女教师着装不要太暴露。
艾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主要研究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矛盾冲突。他提出,我们在一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一种特有的心理危机,各年龄段有不同的主题成功化解危机则能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如果问题不能解决,会使人失去平衡,个人成长将受到阻碍。
0-1岁 安全感的建立,
1-3岁 自信的建立,
3-6岁敢为性,
6-12岁 成就意识,
青少年期 自我意识。
具体分类:
。。。。。。
3-6岁: 学龄前儿童正值游戏年龄,喜欢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如果儿童的自发活动过程得到鼓励和肯定,就会养成自主敢为的个性,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果成人限制儿童的自发活动,不允许他们游戏,压制儿童的自我表现,则会导致儿童在行动方面退缩被动,担心遭到批评而感到愧疚。
6-12岁:勤奋对自卑(成就意识)
小学阶段儿童需要面对各种学习任务和团体竞争的压力,体验成功与失败,逐步建立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如果儿童在学习和其他学校活动中体验的的成功多于失败,他将养成勤奋进取的性格,敢于追求成就;如果过多体验到失败感,就可能形成自卑的倾向,未来成就意识较低。
青少年期:综合对角色混乱(自我意识)
青少年期是多变而不安定的一个阶段,青春期的开始,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使青少年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体验,他想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他要把自己的不同角色,如子女、学生、朋友、伙伴等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自我,以准备好迎接成年独立的挑战。如果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形成统一,就会陷入角色混乱,阻碍未来在就业、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
焦虑障碍
恐惧:个体对当前危险或危及生命事件的一种即可的警觉性反应,具有强烈的逃离倾向,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全面启动。
焦虑: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
A 对许多事件或活动过度地焦虑和担忧,持续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B 难以控制担忧
C 焦虑和担忧至少有以下三种或以上症状(儿童只需要一种)
(1)坐立不安或感觉紧张。(2)容易疲劳。(3)难以集中注意或头脑空白。(4)易兴奋。
(5)肌肉紧张。(6)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或睡眠不安)
患病率 3%-6%。患病年龄:10-14岁。
共病:其他焦虑障碍、抑郁、ADHD、恐惧症
风险:社会功能受损、自卑、自杀
第一部分 :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
艾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0-1岁 安全感的建立,
1-3岁 自信的建立,
3-6岁敢为性,
6-12岁 成就意识,
青少年期 自我意识。
0-1岁,信任对不信任(安全感)
父母亲应该建立孩子的信任感
哭—饿了,抱抱,不舒服 (如果他每次哭,你不区别情况,你都给他一个奶瓶,他就不信任你了)
父母不能出尔反尔
不要切换,一个人带,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
不能让孩子有不稳定感
情绪障碍:
1.强迫性障碍(持续的、插入性的思维、意念、冲动或意象。)
2.心境障碍
心境(mood) 一种持久、广泛而稳定的情绪或情感状态。
抑郁:一种广泛的不愉快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感到忧愁和失去兴趣(快感缺失)
1)重度抑郁障碍( MDD)
DSM –V诊断标准(要点)
在2周内出现至少下列5种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其中至少1项是心境抑郁或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1)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流泪)
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表现出明显地失去对所有活动或大多数活动的兴趣或乐趣。
(3) 在没有控制饮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或每天的食欲下降或增强。
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4)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
(5)精神运动性几月或阻滞,几乎每天都有
(6)疲乏或精力不足,几乎每天都有
(7) 无价值感或过度地、不恰当的内疚感,几乎每天都有
(8)思维或注意集中能力下降,或难以作出决定,几乎每天都有
(9)反复想到死(但不是对死亡恐惧的想法),反复的没有计划的自杀观念,或自杀企图,或有计划的自杀
4-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有2%-8%患有重度抑郁,多数在14-15岁首次发作,平均持续时间8个月,具有反复发作性,1年内复发率25%,2年内约为40%,5年内的为70%!
抑郁会反复发作,而且发作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抑郁的治疗
Q: 儿童抑郁患者,你会首选哪种治疗方法,为什么?
治疗方法
疗效评估
认知-行为治疗
70%好转
药物治疗
50%好转
家庭-人际治疗
未知
其他方法
未知
抑郁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家族遗传、神经生物)
早期经历 (爱的丧失、不安全依恋)
环境影响 (消极认知、技能缺陷)
生活应激
讨论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7:54:22 | 只看该作者
( 四)

听 《当今社会如何育德》尹艳秋教授--体会

2017-06-30

今天下午,在苏州大学听尹教授讲《当今社会如何育德》尹教授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她工作认真,她一开始就说,她会随时提问大家,而且只要提问前两排的老师,紧张得我从课的开始直到最后一分钟,弦都绷着。她的声音及语气都有传递着威严与严厉,一节课我听的很累,不敢走神,也学到了东西。

一个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时,要做到理念第一位,措施第二位。写论文要做到理论支撑,理念体现。

德育是什么?要体现政治、思想、道德、及个性心理教育等方面。

什么是人才?先会做人,再说成才。

如果一个老师对于学生只是知识传授知识讲解,对于学生学习之外的一切不闻不问,不关心他的生活,就达不到他对你的亲近,很多学生想起自己的老师时,会佩服大学老师的才,怀念初中老师的亲切。

全面发展五育不代表老师的分工,每个任课老师进班都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示关心。教育就是教书加育人。

你在苏大餐厅打饭,苏大打饭的师傅也也会影响你对苏大的印象。

尹教授说的尊重人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要尊重因年龄和地域所导致的差异。不同的班级总是会有不同的学生,每个班级的内部也总是会有所谓的好生,差生。应该承认他们的不同差距,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教育引导。人的手伸出来手指头还长短不一,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所谓的差生, 从心理上更需要获得认同和尊重,如果他不能够从班主任,班级这里获得这种认同,就会从其他方面想方设法的引起大家的注意,有时可能还会违反纪律,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比如体育好,比如热爱劳动,比如关心集体。让他可以从集体活动中获得认同感,成功感,个人获得积极的发展,这就是教育最大的公平。

尹教授对于范跑跑事件中范跑跑现象的分析,忽然让我对“应急反应”这个概念有了认识,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有时候的反应确实是我们用道德标准、价值观取向等解释不清的,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公式化,按照你认为对错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可能你站的职业角度、立场与不同思想、阅历、年龄、时空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我为你而来--听于洁的教育故事有感 (2017-07-01 17:45:22)[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杂谈   

我为你而来--听于洁的教育故事有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7:54:36 | 只看该作者
( 五)

七月一日—于 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学习体会

并不是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就可以把它做好,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学会了喜欢它。

今天在苏大听于洁老师分享她的教育故事。她始终在践行做一个善良的人,温暖的人。她轻轻说出的话却很有分量。

她一开始抛给我们一个问题:你当班主任,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她的答案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第一,成功第二。如果错位,你有了功利心,患得患失,你的耐心就没有了,挫败感就来了,你就开始出现职业倦怠。

从她分享的一个个学生的案例中,我明白了问题学生的存在是常态。也验证了昨天刘稚颖教授谈到的平均在一个五十多人的班级中,一般会有五至六人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她教育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倾尽全力去感化这些有严重障碍的孩子,一点点地找到自信,成为身心健康的正常孩子。

什么是爱生如子?于老师所践行的是:你可以把他当作一个孩子来爱。却不可以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打,所以,想通了就有了平常心。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小看每一个孩子,把全班作为一个大背景,设计一个个活动,不断的提供平台,只为感动一个孩子。把帮助学生落到实处,解决他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艰难的教育啊!

从来都是不动声色,

从来都是费尽心思,

从来都是循序渐进。

从来都是耐心再耐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直在艰难中摸索前行,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她活得很优雅,教育即生活,把教育做成了她喜欢的样子。把每一个人孩子都教育成大家喜欢的样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爱与快乐。

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人为大事而来,感谢遇见!

( 六 )

团体辅导技术与团体游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初中)

(2017-07-02)苏大培训第四日心得(团体辅导、游戏)

今天上午听了李岚老师的讲座《团体辅导技术与团体游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感兴趣的是游戏,人在疲倦的时候,做一些游戏能很快消除疲劳,焕发活力。游戏有:叠罗汉、青蛙跳水、抓手指、肩颈操、数字加减、你型我秀等。一起做了三个游戏,这对于拉近学员之间的彼此距离、调动大家情绪非常有效。大家通过小组合作、彼此合作,既加深了了解又增加了友谊。

其次,李老师分享的学校心理剧社拍摄的近15分钟的短片《短信风波》的心理剧,场景选的是一个普通家庭,普通父母与孩子的一件寻常事,因为孩子使用手机而爆发的一次家庭大战,母女由语言沟通的冲突对抗升级而转为短信沟通避免彼此的正面冲突而最终彼此和解,亲密如初。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获全国金奖。学生演孩子、父亲、母亲,表演到位,让我很受触动。李老师讲,她们社团每年录制一个。这个短片可以作为班会或家长会的素材。

李老师在心理班会的话题中谈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个人有: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其中,第5.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他四项属于基础性的,如果处于底盘的前四项做不到,这个学生找不到归属感,他就会不断地惹事,只有前三个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他才会接受你。他才会具备动力去追求自我实现这个最高层次的需要。这三层需求也正是我们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5: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