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为我们做培训的是上海建平西校的一位中层领导----黄劲松,他虽然教中学物理,但是口才相当了得,经历十分丰富,看上去大概四十来岁,但实际已有五十多岁,他是名师坚持在一线工作,坚持泡课堂,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向在座的老师们展示了他的风采,我打心底暗暗佩服这样的老师。
一节名课一半取决于老师,一半取决于学生的配合。上好一节名课,需要老师反复磨课,反复修改,细化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需要老师讲的很精练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点差错,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节名课来说背后的付出是他人所不知的,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一位教师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公开课、观摩课就会感觉轻松自如顺理成章。做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自身的基本功扎实了,打造名课会轻松许多。从黄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对课堂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大胆放手与潜移默化。黄老师用一节又一节的教学案例诠释着他把控课堂的能力,以及他的教育机智,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使得他能冷静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其实老师在磨课过程中不但改进了自己的教学,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因此名师的成长与名课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要轻视教学中的点滴,这些点滴不足可能就是助推你成长的源动力。
聆听黄老师的培训,我感受到他之所以成为名师秘诀在于:
一、抓好三个系统
黄老师的牢抓语言系统、操作系统、情绪系统。语言系统指的是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老师要扎实的掌握哲学、心理学知识,能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以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操作系统指语言之间的联系,老师能熟练的运用学科知识、处理方式,解决课堂上的棘手和随机性问题;情绪系统指老师能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不会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中去。有这三个系统做支撑,黄老师的课打造成名课,黄老师也成为名师,这些方面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
二、创造教学的知识(即课堂上的第二语言)
有时巧妙的教学语言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揪出习题中的“余则成”,余则成是电视剧《伪装者》中的主要人物,他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用伪装扰乱秩序制造混乱,而在解题中“余则成”实际上是题干中的干扰因子,也就是找出干扰因素以便于弄清题意更好地解决问题。
像这样的第二语言还有“第三者插足、望断天涯路、地球一小时、青春的烦恼、袖手旁观、饮水思源、一览众山小、向灾区捐款、挂羊头卖狗肉”等等,有趣的第二语言不仅代表各种题型,还激起了后进生对物理的学习欲望,班级里的差生越来越多好。因此做为老师,要积累适合自己的第二语言,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人天生就是名师,需要后天的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成长,只要肯下功夫,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相信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办法去克服。每天进步一点点距离成不遥远,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反思自我,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