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3:3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核心素养,即是指“人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加以阐述,问题解决是其中的四个维度之一,可见基于问题解决,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乃至核心素养的目标得到实现。实际上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也好,数学技能的形成也罢,其最终落脚点都离不开问题解决。只有在具体的、基于真实背景的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人的素养抑或数学核心素养才可能得以彰显和养成。

数学课上任何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到内化为个人能力。事实上都可以“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展开。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

时,我以“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圆形”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实现对圆形概念的把握与建构。课前要求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准备相应的材料:剪刀,卡纸,小钉子数根、钉子板和橡皮筋,表面有圆形的物体等素材。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建构自己头脑中认为的圆形。实践证明,尽管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学生还没有对圆形的相关特征获得相应的认识,比如定点圆心,定长半径,点的运动轨迹等,然而,经验、表象此时就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建构了他们理解中的圆。尽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制作出的“圆”不规范,甚至还有错误存在,然而,这些不规范与错误,恰恰为后续的深度对话提供了可能。“在用钉子板围圆形的过程中,你觉得需要用多少钉子?” “对于这位同学描出的圆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同学剪出的是圆形吗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吗?”对话与追问、碰撞与交流、质疑与解惑、实验与验证,为了说明自己制作出来的的确是一个圆形,学生动用了手头的一切工具,或测量长度,或折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制作一个圆形。尽管,在比对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发现,自己制作的圆形不圆,又及时进行了修补与更正。正是在这一解决问题与分享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圆形的特征有了深入、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可以说,是问题解决牵动了圆认识的学习,是问题解决让圆的认识学习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思维张力,是问题解决让学生卷入真实的、复杂的学习情境之中。而这一过程,恰恰是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养成的重要路径。

可见在具体问题的召唤下,经由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建构、求同存异、质疑问难,由学生自己发现了、创造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貌浪费时间,但它却锤炼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创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