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不和谐”的话匣
──《家乡的古廊桥》作文教学意外案例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第二小学 梅丽翠
[写在前面]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与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呈现,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顺学而导”?站在“预设”和“意外”的岔路口上,教师面临选择。
[课堂回放]
《家乡的古廊桥》写作指导课上,播放着泰顺古廊桥的风光录像,孩子们欣赏着,指点着,不时发出赞叹:“哇,真漂亮!”“看,这座桥就在我家附近!”“你看,有这么多的人来看廊桥!”我暗自高兴:预设的效果出来了。
“同学们,看了这一段录像,结合自己平时的了解,家乡的廊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我在如林的小手中物色着能说会道的孩子,好让他的“说”为大家做示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
“家乡的廊桥古朴典雅,与周围的山水和谐辉映。你们看,北涧桥那顶部的屋檐,翼角高高翘起,青灰色的屋脊上有的青龙缠绕,有的嵌着葫芦,还有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它们似乎在聆听着桥底下那潺潺的流水声。廊桥的美不仅仅是桥身的造型和雕梁画栋,更重要的是它仿佛与桥下的溪水、桥头的古树、两岸的青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一位女生站起来指着大屏幕说。
我满意地直点头:她果然不辜负我的期望。女孩说完后,我喜滋滋地表扬她:“你说得可真好,不但能概括廊桥的特点,还把桥的样子说生动了。谁也来说说自己眼中的廊桥?”
“一座座廊桥形态各异、巧夺天工,它们犹如蛟龙出水,好像长虹饮涧,又仿佛是新月出云。”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掌声是对你的夸赞。请坐!”我提高了声音问,“为什么给他鼓掌呢?”一位学生回答:“他把廊桥比作了蛟龙、长虹、新月,让我们觉得廊桥的形象生动逼真。”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道:“而且他在用词上很讲究,同样是‘好像’的意思,他运用了‘犹如’、‘好像’、‘仿佛’这些词语,避免了重复。我佩服他的表达能力。”
“他说得好,两位同学评得也好。我想,这也叫‘和谐生辉’吧。”说完,我和学生一起笑了。
我们继续说着廊桥印象:“廊桥名声挺大的,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人们说泰顺古廊桥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再现,还有人称赞它们是‘世界最美的桥’,我感到很骄傲。”……
男生林××一直举着手,几乎要站起来了,我把他叫了起来:“林××,欣赏了古廊桥的优美风光,你想说什么?”
“老师,我觉得刚才这些同学是在生搬硬套,净挑一些好词往句子里塞。这些廊桥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美。”林××顿了片刻继续说,“就说我们家乡的三条桥吧,桥屋上的瓦片已漏洞了,桥身上的拦板脱落的脱落,发霉的发霉,桥的梁柱也霉烂了,我真担心它会倒塌。据我所知,我们学校附近的登云桥周围肮脏不已的环境让人不堪入目,一条臭水沟,两边成了周围居民倾倒生活垃圾的场所,苍蝇蚊虫张牙舞爪,这桥已经被人遗弃了。”
好家伙,不但不赞美廊桥,还罗列了“反面例子”把同学的赞美之声“全盘否定”。我怔住了:多么不和谐的声音啊!它可跟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感受家乡古廊桥的独特之美,多方面赞美廊桥)格格不入。还没等我作出反应,教室里传来更多“不和谐”的声音:“这么破,的确不好看。”“在录像中还好看些,实际的桥更破呢。”“我经常从桥上走过,就是些木板和木头,有什么好看的。”
是下令他们关闭这“不和谐”的话匣子,继续下一个环节──描述廊桥之美呢?还是让他们倾吐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学生还在纷纷议论着,我的脑海里跳出了这样的念头:既然已有学生说“不好看”了,还怎么描绘它的美呢?孩子们的审美观点是存在差异的,我不能下令他们一律要说“美”,教学应该调整。
于是,我向学生抛出了新的话题:“林××说廊桥破破烂烂并不好看,很多同学也有同感。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古廊桥各方面的了解进行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古廊桥显得破旧了呢?”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开始“苦思冥想”。
林××又举手了,我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连忙把他请起。林××翻开他的“采集本”说:“我们家乡的古廊桥建造的年代久远,我曾经摘录了这样的资料:三条桥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我想,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屋顶上的瓦片会破损,桥上的木板会发霉腐烂。”
经他这样一说,其他学生的思维闸门也打开了,纷纷举手发表看法:“我有补充。我们泰顺的廊桥很多都是用木头建造的,这么多年了,木板、梁柱上总难免生长蛀虫,那样桥会被蛀烂的。还有,我们山里经常会有山洪爆发,湍急的洪水也能冲毁桥梁。”
“廊桥是我们的祖先在特定的年代和环境中建造的,那时候,交通很不发达,行人、牲畜都从桥上走过,廊桥承载了很多很多的重压,能不破旧吗?”
还有学生谈到了兵荒马乱、盖房修路、意外火灾等因素
说得差不多了,我接过话茬说:“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廊桥被催垮了吗?
“没有。”
“许许多多的重压,廊桥被压垮了吗?”
“没有。”
“肆虐的洪水、凶猛的虫兽、野蛮的匪患,廊桥低头了吗?”
“没有!”
我激情满怀,为自己的变通,为学生的智慧,更为廊桥那坚强不屈的形象!我的声音也是那样激昂:“风雨催不垮,洪水冲不走,重物压不倒,廊桥依然横跨在溪流之上,依然沐浴在风雨之中,依然承受着种种重压。”缓了口气,我压低了声音说:“但是,廊桥老了,旧了,破了。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在那特定的年代里,乃至于交通发达的现代,人们除了在廊桥上行走,还会在廊桥上干什么?”
学生动情地讲述了做买卖、求神拜佛、小孩游戏、纳凉、避雨、落难人栖居等活动。
“想到这些,再看看这些苍老而依然挺立的廊桥,你又想说些什么?”我又一次煽情。
此时,学生对廊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表面,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再来听听林××的看法:“在我的眼中,那破旧的廊桥已不再难看。它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无怨无悔地驮负着日夜不息的来来往往,灰黑的瓦片、脱落的拦板、霉烂的梁柱仿佛是他苍老的皱纹,刻着岁月的变迁,刻着无私的奉献,刻着顽强的毅力。”
[我的思考]
1.课堂是对“人”的真切眷注
课堂是奠基人格的基地。我们教师的眼里应该有“人”,这“人”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让语文教学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回过头来想想,学生所说的“廊桥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美”这话,我之所以认为它不和谐,其实只是因为它与我预设的答案有出入罢了。如果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考虑,完全是属于正常的,是他们基于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产生的真实看法。如果我只是为了达成“感受家乡古廊桥的独特之美,多方面赞美廊桥”这一目标,硬是要求学生夸赞廊桥的美,也许他们会揣摩老师的意愿而见风使舵,也许部分学生费尽心思地找些精美词句来说假话,也许……庆幸的是,在片刻的顿悟后我接纳了他们的说法,并以此为对话的生长点,将对“廊桥美”的认识引向更深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浮想联翩”、“豁然开朗”、“怦然心动”,他们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视界正在敞亮,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的认知目标更为可贵的达成。
2.“不和谐”的声音也是资源
课堂即真实生活的再现,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动态”与“生成”是其鲜明特征。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课前预设的文本方案必然会遭到缘自“互动”的强劲挑战。其间,“不和谐的声音”是每位教师必然遇到且必须直面的学情信息。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亦步亦趋地演绎“教案剧”,严格地“执行和落实”教学目标,将课堂囿于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形成。”(叶澜语)当课堂上出现了所谓的意外事件或不和谐的声音,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并能把它纳入正常的教学进程来有效使用,这样不仅能圆满完成预设的任务,而且能生成并完成新的教学任务。课堂也就会因“生成”而更加充满智慧、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情趣盎然。课上,林××的说法虽然出乎我的教学预料,但我认为其间更具价值的因素,这是发自儿童视角的资源。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廊桥的破旧,如果我们不去思考破旧的原因,也许写作的素材仅限于桥的结构、造型等“显性文化”,也许学生的作文趋于千篇一律。我大胆把它纳入教学环节并“放大”,才有了对廊桥的历史、重任、情怀等“隐性文化”的链接,另辟蹊径谈论廊桥的内在美,廊桥的形象在师生的心目中更加高大、丰厚。
3.“不和谐”的声音里寻求价值取向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当遇到知与不知的的矛盾、已有经验与新认知的矛盾、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的冲突、现实生活与学习材料的矛盾等问题时,学生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独特的认知、体验,乃至于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但我们老师始终要明确这样一点: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信念,在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教学材料的价值取向是它的核心与灵魂。
我在作文指导课上所呈现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廊桥这一素材,在我们成人──应该是了解了相关的廊桥文化底蕴的成人看来,它是美的。但是,在现代孩子的眼中,古朴的廊桥与那些标志现代文化的高楼、园林、展馆等对比,它的确逊色许多,甚至是人们遗弃的对象。如果我对课堂上这些“不和谐”的声音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可能廊桥的“破旧”、“肮脏”就留在了学生的心中,可能他们认为描写廊桥可以生搬硬套说假话。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本乡本土的文化遗产,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构建文化的意义,是我在课堂上思考的问题之一,于是就有了对廊桥破损原因的追溯。从孩子们的发言中,从他们的作品里,我能感受得到廊桥在孩子们的心中不再是木头、木板、瓦片的简单组合,他们赋予廊桥以生命和灵魂,古廊桥好像一部历史书籍,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倾注一片人文情怀。
请看一位学生的作文《钟情廊桥》的片段:
廊桥的建筑年代久远。早在3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人们为方便过河、遮阳避雨,就在溪流上建筑廊桥。几百年来,泰顺人一直称木拱廊桥为“蜈蚣桥”,“廊桥”这一称谓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的。我们能从廊桥苍老的面容上读出许多内容:从桥面已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板上,读出曾有多少行人从这儿路过;从桥身两侧新旧不一的栏板上,读出山乡里的风雨岁月;从残留在梁柱上的对联中,读出岁月的变迁;从桥边竖立的石碑上,读出桥的几毁几建,读出众多捐款人的心境和情绪……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廊桥的故事,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据说,文兴桥由当地人王光奕主持建造。为了建桥,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桥建成后,王光奕已身无分文,只好乞讨糊口,筱村王家山同宗族人知道这事后,凑起三担米粮送给他,但王光奕还没吃完一斗米就过世了。村民们没有忘记当年资助建桥的人,就在桥头立了石碑作为纪念。
观赏着一座座美丽的廊桥,倾听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我的身、我的心、我的情,全都融入廊桥的每一根梁柱、每一块木板、每一张瓦片。
我庆幸,我在课堂中坦然地打开了那“不和谐”的话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