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老师随笔 高考作文,你需要的是一双“冷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9: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伴随着昨天高考语文考试的结束,网上随即出现了许多对高考作文的议论,一时间高考作文备受关注,成为国人尤其是语文老师们议论的焦点。也许是由于“文章立国”的传统,也可能是高考语文作文的高分值,高考作文历来备受恩宠,题目一出炉就有很多人争着端详、审视,有人忍不住还要“动手”。昨天一天就有不少关注高考作文的文章,估计后续几天还有。有人随即晒出了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并邀请网民参与受欢迎度、难度等调查。还人更是迫不及待,挥笔写出下水文,洋洋洒洒,好不痛快。而一些媒体也不甘落后,找一些名校的老师来发表对今年高考作文的评析,大多是难度不大、关注现实生活、很接地气等话语,一片盛赞,鲜有批判。再详细点就是说今年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怎样的考生应能写出好作文等等。一些老师还会很详细地分析作文题目,具体讲解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写。老师们多是从作文命题的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去分析的,多少有些借鉴意义吧。但更有甚者,几乎每年有媒体报道说,某位老师押中高考作文题,打开一看,不过是人家那些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一些热点话题,或是老师们的某次演讲主题与高考作文题中的某些关键词有交集而已。不知道这些媒体是怎么想的……其实,出于职业习惯,我对每年的高考题也很关注,但此时此刻我该说些什么呢?好像该说的大家都说了,我也没有可说的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

我不禁想问,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后的这些社会关注有多大意义呢?好事者列出的各地作文题目大比拼是想证明什么呢?孰优孰劣,还是地区间差异?存在即合理,事后评判好像意义不大吧。写下水文的人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和才华,我是写不出来,但我担心“隔墙有耳”会会乱“军心”,也许是我多虑,但即便如此,平常我们老师写下水文的目的是自己体验写作,还能给学生以示范,现在试都考完了还给谁示范呢?况且各地高考作文评判标准不尽相同,你的“大作”就一定是高分作文吗?还有一些媒体采访名师点评作文,按照常识,考生才是这场写作的当事人,你怎么不(敢)去采访当事人的写作感受呢?老师是写作当事人吗?既然他们不是又怎么能有最真切的感受?他们侃侃而谈的对象是谁呢?学生,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当然,试题的分析可能会对下一届的考生有指导意义,但谁能保证下一年的高考作文也是这样呢?高考的的确确是“指挥棒”,但备考总是会滞后于高考!至于那些媒体所谓的“押中”作文题,我想说,纵使你为学生准备了热点材料,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只是他对材料不觉得陌生而已,相信全国各地的高三语文老师都会准备这些东西;恐怕不光是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可能都会准备诸如一带一路、共享单车之类的热点材料吧。因此,所谓“押中”意义也不大,如果真的有“押中”也仅仅是个例,当然更多的就是图个宣传的“噱头”罢了。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们,纷纷扬扬,掀起了一场“热闹”,而当事人考生此刻却正在考场静静地考试。我不禁感叹,这些旁观者们不仅“清”,而且“轻”,清楚明白,轻松自然啊。

不过,这种“怪现象”之所以出现,倒也情有可原。我觉得国人的“应试思维”还是根深蒂固、顽固不化,面对高考如此高利害的测试,每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每个人都“极尽能事”,因为这或许就是定其终身命运的“一考”,焉能不汲汲于此?昨天网上有篇文章叫《什么时候高考话题不再如此热门》,说的是我们不应过分关注高考,因为科技强国也需要大批的高级“工匠”。其实,我也想说,什么时候高考作文话题不再如此热门?还考场一份清静,送考生一片温情,也给自己一份理性吧。

相比之下,中山市教研室的郭跃辉老师则“避重就轻”、另辟蹊径,从高考作文题目老分析未来作文改革的趋势,言辞中肯,并声明是为避免给考生和改卷带来困扰,不谈审题立意。读罢文章,我不禁对郭老师的谦逊和理性心生敬意。是的,高考语文考过后,多去思考高考作文命题内涵及走向,或许才是更有价值的。纵观我国的高考作文,其流变往往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也饱含传统“文道”规律的基因,并且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高考作文命题也带有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因素。人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高考作文命题也不例外,七、八十年代的高考作文多以命题作文为主,且有着改革开放的影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文命题也走向多元。而“质”与“文”的关系自古就有争论,“古文运动”也是呼吁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文而主张“文以载道”的。而在高考作文中,自从优秀作文《赤兔之死》横空出世后,各地竞相模仿,文章奢靡之风遂起,甚至到了纷纷套作、宿构的地步,加之作文命题的局限,“文艺腔”遍地开花,令人厌烦不已。温儒敏教授就曾明确指出“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所以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样式的变革也在有意识地进行反宿构、反套作。而近些年教育改革者们多向西方学习教育测量学,力求用更加科学的教育测量技术来治疗高考作文的“痼疾”,而思辨性写作也是重要借鉴内容。强调学生写作中的理性思考,注重文章的思辨性、语言的逻辑性等,并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些都给注重文辞的传统文章学系统提供了有益养分。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者一向是秉持“守正出新”的原则,对外来的东西审慎吸取,另外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事情,所以不要指望高考作文变革一蹴而就。但我们还是期望高考作文改革越来越合理,改革趋向越来越明朗,如此才能让“考什么”不那么狂热地受关注,而让人更多地思考“怎样考”的问题,那样才能让国人也真正“回归理性”。

除了要关注分析高考作文命题的规律趋势,我们是否应该思辨地看待高考作文命题呢?我看网上的分析无一例外都是说好的,诚然,命题组专家集多人之智慧,命出来的作文题质量当然高了,但也并非无懈可击的“完美之作”,还是有些“瑕疵”值得商榷。我以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指出其“瑕疵”以供探讨,纯属一家之言。例如,2007年全国Ⅰ卷考了漫画作文,题为《摔了一跤》,画面上显示的是一个孩子因踩到西瓜皮而摔了一跤,旁边三个大人分别代表家庭、学校和社会,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话“出事了吧!”命题者的本来意图应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要对孩子过分呵护,这种立意无疑是正确的。但有考生从画面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要对孩子太冷漠,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出事了吧!”这句话可以用关切的语气读,也可以用幸灾乐祸的语气读,两种解读都有道理,况且代表社会的那位男子还面带笑容,而谁知道这幅笑容代表何意呢?我想这是命题者未考虑到的,如果图画中有大人上前去扶孩子,可能就不会出现另样的解读了。



还有2011年课标卷的作文题,考的是“大国崛起”。原题如下: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考热点问题、不回避热点无可非议,2008年就考过“汶川地震”的内容,但那时候情况特殊,国家面临天灾,国人心系灾区,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关注此事,而高考作文考查此事也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时隔三年高考作文又考热点,而且是比较大的热点,按理说,考“大国崛起”也很有意义,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怀揣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伟大梦想,作为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当代士子,理应知晓这个“中国梦”。但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看起来很好写,因为材料显得“高大上”,写跑题也是本事,但要写得出色、超群也不易。关键是,面对宽泛的材料、宽松的要求,考生很容易写得空洞、言之无物,而我们的高考作文考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美国高考作文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法国高考作文多是来自哲学的拷问,这些都与其国家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密切相关,那我们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那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立什么德?树什么样的人?这值得我们语文高考命题者们深思。

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可看作考热点,但比起2011年课标卷的作文还是有很多进步之处的。请看作文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的有点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不再过多阐述,只引用几段今天《人民日报》登载的专家关于作文的解析: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用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他们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专家分析,“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理性思辨,畅所欲言。”今年的语文命题还为考生发挥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空间。“比如由关键词‘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论述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有专家分析。很显然,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设置了一个较好的情境,有很明确的写作要求(有人美其名曰“任务指令”,我一听这个词就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总以为我的手接下来要按着核按钮了),并且12个关键词做了很好的覆盖,也巧妙地回避了城乡考生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其实这则作文的材料并不难理解,而恰恰是题干要求更耐人咀嚼。“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三点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这里有几个步骤,考生需先选择两个或三个关联词,而且要使它们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两个或三个关联词还能够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行文时还要考虑到文章能够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我对题中“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很感兴趣,近来正在读徐贲老师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来十八讲》,书中讲述的主要是国外的公共说理,书中提到美国的公共说理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从小培养的习惯,他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对此有阶段性的明确要求。其中高中第一阶段对“说理评估”的要求是,在说理中必须有对方意识,说理是“对话”,不是“独语”。书中还提到,在中国,话语的私域和公域区别十分模糊不清,并点明自说自话不是公共说理。而作文题中要求写文章帮助外国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则带有明显的“对方意识”,我认为这是个亮点。但是,材料中说是“来华留学生”,好像是刚来华的留学生,但理论上也包括来华好几年的留学生,而他们对中国的理解程度不同;再者,来自不同地域的留学生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不同,亚洲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与欧洲、美国的留学生,与非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不同,自身文化也有异。所以,这个写作对象如何确定呢?原则上是都可以写,但其实对象不同写作内容的深浅也不尽相同,如果那样则文章优劣如何评判呢?另外,选取的关联词要形成有机的关联,何为“有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按照哲学原理,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具备一定条件,任何两个事物都有可能产生联系。不知道这十二个关键词能有多少种组合,每种组合是否能形成有机的关联,也许是我多虑了,或许命题人已经测算好了吧。但如果只要考生选择的关键词组合言之成理,是否可以看作“有机的关联”呢?那样此限定条件的作用就大减。还有,两三个关键词呈现的是“所认识的中国”,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二者之间是否有矛盾呢?按理说,两三个关键词所呈现的只是写作者认识中的中国,是局部的,而局部、有限的信息怎能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读懂”二字有玄机,“懂”是知道、了解,是浅层次的认知,“读懂”的可以是字面意思;但“懂”又是个有深层意味的字眼,一句“你懂的”,双方会心一笑,自解真意,谁又能说自己真正“读懂”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呢?总之,这种开放性与限定性并存的作文命题,有其高明和新颖之处,但题中的某些词语的模糊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考生的误判。不过总的看来,“瑕”不掩瑜,今年的作文题命制得还是不错的。

总而言之,就是希望我们平静、平常地看待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命题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变成“可见”的作文,让大家多关注“怎么考”。另外,把写作表达变成一种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习惯,从小学到大学,形成一个扎实、有效的写作序列,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形成阶段性的能力,到高考时水到渠成地达到他所应达到的写作水平,而不用发愁写什么。另外,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后续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写作评价标准,才能真正达到考查、区分的目的。好在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内容的同时制定出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取代传统的考纲。还有诸如写作形式的变革,写作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作文分值的缩小等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

对于“高考作文”,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但以此纪念高考恢复四十年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5: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