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国培后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1:5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它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话揭示了真正的阅读与阅读主体的精神世界的关系,是新课标对旧大纲不重视阅读主体内在精神世界在阅读中的作用的一个纠正,换句话说,新课标强调了阅读对阅读主体阅读过程中的内在影响。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是当前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以为要着力在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感动,让学生为文本而感动,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动,为语文学习而感动,才是阅读教学步入佳境的必由之路。                        

所谓感动,即有所感悟,心有所动。就其实质而言,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被激起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这种感动,一是来自于文本思想内容,文本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所表达的哲理意趣和所创设的深远意境引起了学生的心理认同,使学生有了共鸣,比如读月下犁归山边映出的牛角,脑中便会生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读“枯藤老树昏鸦”,心里便会涌起一种怆然泪下的悲凉感;一是来自于对文本形式,文本语词的准和结构的美被学生认同、欣赏,或其中的瑕疵被学生挑剔批判,阅读是主体与文本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一方面主体在阅读中必然获得文本信息,这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另一方面,主体在阅读时,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入对文本的再造,从而使文本生产出新的信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真正的阅读都是有创造性的。这种双向的信息交流的实现就是主体阅读时有所感悟的结果,没有文本对主体的心灵叩击,阅读过程就不会生产出新信息。因而没有感动就没有真正的阅读。感动还直接指向“未来人”应具备的素质。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有了感动,则培养语文能力的全部要义均在其中,“未来人”所有必备的素质也因而不会被漠视。学生在充分感知言语作品突破认知障碍以后,便对言语世界里形象的东西有了自己的想象,理性的东西有了自己的把握,美的东西有了自己的直觉。此时,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便会汩汩涌出,主体意识,创造能力就会在其中潜滋暗长。已有经验告诉我们,在感动的阅读教学里,学生对于文本的朗读一定是表情丰富的,一定是声情并茂的,一定是忘我投入的,学生对文本的阐释也一定是妙语闪烁而富有个性的。此时,不用担心学生的发言是否流畅,不用担心沉睡在他们言语世界里的那些恰当的语词流泻不出来。因为感动已使学生情感的河床发生了倾斜,学生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了,有一种完全贯通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甜蜜。                          

引发感动应以学生对文本语词的感知理解为切入口,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把握为中介,以对文本形式的有所感悟为中心,以学生获得创造快乐并因之产生对人生的自信自赏为终结。它萌生于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对于阅读及阅读教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没有对于阅读主体的充分信任,没有对于阅读主体差异性的充分尊重,决不会有感动的阅读教学。它成就于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从读不懂到读懂、从无情到有情、从感受不深到有真切感受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如果自主阅读的时间太少,学生就难与文本发生心灵的碰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懒得读书和思考,主动读书的积极性被挫伤了。

1、“言”与“象”的转换。                 

先哲们早就觉察到语言在表达上的局限,创造出立“象”以尽“意”的办法。我们的课文中有很多属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来说话的。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看到作者所创造的美的形象,让美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起来,通过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震撼学生。进而再由美的形象出发,去体悟作者是怎么去立“象”的,感受课文的形式美。

2、“言”与“意”的转换。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这些富有哲理的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学生在读书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感到意味隽永。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议论文,优秀的议论文通常能告知学生不明白或是已有所体悟但还不深刻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道理,使学生变得深刻起来,满足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心理。

3、“言”与“情”的转换。“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一切景语皆情语”。让课文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再引导学生反顾传情之言,也是使阅读教学步入佳境的重要方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抒情性的文章,也有些虽不属抒情性的,但其中不乏抒情之语,只是有的隐于字里行间而已。它们或表达喜悦乐观,或抒写忧郁惆怅,或饱含崇敬赞美,或略带鄙薄蔑视,或直露憎恶愤慨,或隐含冷嘲热讽,有遭遇不幸之痛,也有人生得志之欢,有生离死别之悲壮,也相思怀念之缠绵。总之,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悲观众离合,恩恩怨怨,甜甜蜜蜜,均溢于“言”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课文和语段直接抒情,学生很容易受感染,如《一夜的工作》写诗人何其芳在送审文稿时,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之劳苦后,不禁心潮澎湃,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两次这样写道:“看啊,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又写道:“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类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缘情推因,弄清作者如何让情感自然流淌出来,并适当联系学生的习作实际,感受课文语言与情感生成的关系。而有些课文,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往往隐含在看似不经意的字里行间,或是表达得比较曲折,需要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设身处地地去体察才能感受到。

4、“言”与“声”的转换。

如果说每一个语词都是有生命的,那么与语词的意蕴、情味同为一个生命整体的是语词的声音。声音可传达意思,情感和言语的节奏。教学时,只有把文本的语言转化为声音,才能实现深入地体会语词的全部的美。在我们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很适于学生诵读,而且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言语,才能赋予语言以生命,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和谐的韵律,感觉到说话人的语调语气。才会有真切的现场感。

5、“言”与“序”转换。

文本的结构是作者独巨匠心的创造,它与内容的妙合,往往是它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结构也是引发感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本的结构是作者苦心经营出来的,是文本内容与形式的中介。内容依赖结构才得以展现,形式有了结构才能跌宕起伏,井然一体。教学时我们通常是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语言,了解文本的大意,再弄清文本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分清轻重主次,最后弄清文本的结构的。所以,读文理“序”是引发感动的入手点。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文本的结构有时因人分析的角度不同呈现出多样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