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随笔30篇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一角钱可以吗



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 韩丽萍




“老师……,这……这样的,可以吗?”



“可以可以,都可以的,都是我们的爱心嘛!”我没有抬头,继续快速整理着孩子们从家长那里转交来的爱心款。



“老师,老师,您看啊,是这样的,一角钱的可以吗?”



我开始不耐烦了,因为昨天我布置“手拉手,献爱心”工作时,这个孩子已经问过同样的问题了。当时我充满感情地向全班孩子讲述贫困孩子的艰苦生活,大家被那些孩子的艰辛感动着,纷纷表示要捐献一百元、两百元。可是,这时一向顽皮的阳阳却高声地并且起哄似地问:“老师,一角钱可以吗?”听到这样的毫不动情的问题,我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太没有同情心了,或者就是他还没有意识到爱心捐款的重要性,反而在这里以自己的荒唐来哗众取宠,引人注意。所以我决心好好地教育他!“小朋友们,阳阳说他捐一角钱,你们听到了吗?一角钱能买到什么啊?现在买一枝铅笔也不止一角钱吧?”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此时,我偷偷地瞥了一眼阳阳,只见他毫不脸红,毫不在乎,好像还在思索着什么。



“老师,这样真的可以吗?”阳阳似乎不敢相信我刚才的随意回答,再次疑惑地询问,他那胆怯的声音中透露着期盼,期盼再次得到我肯定的回答。



我猛一回头,正想再次教育阳阳,这时,我傻眼了……



阳阳不是拿着一角钱,而是两手捧满一角钱,那些一角硬币不是杂乱的一堆,而是一筒一筒地用透明胶缠好的,数数总共有17筒,每一筒都是十角,看着这一切我终于明白了昨天他说的“一角钱可以吗?”是什么意思了。这哪是一角一角的硬币啊,这分明就是阳阳一点一滴的爱啊!正当我被万分的愧疚淹没得快要窒息时,正当我为自己的草率鲁莽百般自责时,阳阳说:“老师,您昨天说一角钱不可以,我想肯定是因为一角一角的太麻烦了,不容易清点,所以我把储蓄罐里的硬币全部倒出来后,用胶带包好,一筒就是一元,您看这样行吗?”



哦,孩子啊,别再问老师了行不行,这样简直太棒了!老师错了,是老师以成人那世俗之心去度量你那纯净的真爱之心了!我当即接过阳阳手中的一角又一角的钱,它们是那么沉重,那么珍贵,我忍不住地在阳阳额头上亲了一下。



阳阳安静地回到座位上,长长地舒了口气,因为他的“一角钱”终于可以捐献了。但我的心却不能安静,它正被酸楚、悔恨净化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橘子的力量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城关五小 王 琳




上个学期,我班学生刘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不认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对她采取“一帮一”的学生结对学习的办法之外,我还经常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她学习,以让她感受学有所获的快乐,改变懒散的学习态度。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取得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可无论我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都无济于事,她的学习态度没有丝毫改变,完全是被动学习。她妈妈说她已经是一个“骂不羞,打不怕”的人了,父母亲放弃了对她的学习教育,作为老师的我该怎么办呢?放弃吗?不能!那我又该对她实施何种教育呢?我下定了决心向她“宣战”。



无形的战争开始了,我决定首先向其父母“开炮”,通过多次与她父母谈话,我重新挽回了她父母的支持,让她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不过农村家长不可能有时间管教孩子的学习,我只得从学校教育抓起)。在学校无论我怎么挖空心思地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调动她的学习激情……可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她的学习态度没有太大的改变。上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这学期一开学,我仍关注着她。总结上学期的失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我还没有走入她的心灵,她对我总是敬而远之。怎么办?连她妈妈都打动不了她,我又怎能叩开她的心门呢?思考许久,我决定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和她亲近。我试着找她聊天,聊她的家庭,聊她的爱好,总之我是找尽了话题。刚开始在办公室里,发现场合有些严肃,就转移到操场上、走廊上、班上。起初是单独聊,后来是集合其他孩子一起聊……可结果还是一样,都是我问她答,如同审训,没办法让她敞开胸怀。



怎么办?怎么办?我已经没折了。



不过这学期,她与以往有些不同,她身后多了一个妹妹。(作为五年级的她负责带年幼的妹妹上学。每每课外单独辅导时,那个小妹妹总是伴在她的身边。)还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五,由于前一天晚上回家没背课文,而被我留下来帮她疏通课文,加快背诵。她照例是带着妹妹在我们班的教室里,我帮她把该背诵的段落内容整理一遍后,便离开了教室来到办公室批改作业本。她那可爱的小妹妹竟悄悄地跟着我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没有一点“怕”我之意,我在改作业本,而她则好奇地在我桌旁翻看着,我改一本,她看一本。太可爱了!我没有管她,任由着她,作业本很快改完了。她在一旁没事可做,便安静地看我备课,还问我,“老师呀,你在干什么呀?”我回答后,她又说,“老师呀,你写字好漂亮哟!”……太可爱了,如果她的姐姐能像这样和我亲近,该有多好呀!那天恰巧,我带了一个橘子,出于喜爱吧,我便将那个橘子递给了她,她也毫不客气地接过它,转身向室外跑去,边跑边向隔壁教室的姐姐大叫,“姐姐,姐姐,看你们老师给我的橘子!”从这话里我听出了“炫耀”,我并没有多想,不就一个橘子嘛!



过了一小会儿,刘芳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她顺利地背完了那段话。我依然像往常一样鼓励道“嗯,不错,要继续努力。带好妹妹,回家注意安全。”她照常点点头,说了声“知道了。”看着她离开办公室,我也起身回家了。正当我走出门时,和姐俩不期而遇,小女孩依旧可爱地向我说了声“老师再见!”我依旧很有礼貌地回应了。她却没有作声,只是冲我笑了笑,便牵着妹妹,跑到了我的前面,我在后面目送着她们到了三楼转角处,就在这一瞬间,她回过头来,微笑地向我叫了声“老师,再见!”便迅速地拉着妹妹跑了,留下了“咚咚咚……”的下楼声。



我没听错吧?我没看错吧?那真诚的道别!那亲近的目光!在耳旁,好像总回荡着她的那句“老师,再见!”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眼前,满眼是那纯真、充满感激的目光。我听懂了,我看懂了,那一刻她和我是那么的近。我傻了,我兴奋地傻了,我看到了希望。



兴奋一直持续着,第二天一早我便赶往学校,一路上,我既高兴又害怕,我怕昨天惊喜是个错觉。一到班上我便急切地寻找她,我看到她了,她也看到我了。在目光的交汇中,我看到了那令我兴奋的眼神,她接受我了,没错,她接受我了!



一天一夜的激动过后,我才想起问自己:是什么消除了她和我之间的那堵墙?经过一番排查之后,我找到了,竟然是一个橘子!是那个平常的橘子,是那个寻常的行为,不经意地向她传递了我的爱!



一个小小的橘子,换来了一个孩子的心!更使我学会了爱学生的方法──只有“随风潜入夜”,才能“润物细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尊重他人,传递温暖”主题班会课例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李平凡




进入初中,随着学生日益走向成熟,个体意识也逐步增强。当学生过多地关注自我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他人的感受甚至忽视他人的存在。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种温馨的话题探讨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在传递温暖,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下面是此次班会的实录与设计说明: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大家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创作能力。这是一个多年前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在一个除夕之夜……



投影:



故事接龙──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12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10点,就很宁静了。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面馆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6岁和10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迎上前去招呼着。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师:大年三十,母子三个人就吃一碗阳春面!接下来,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老板娘会怎么说呢?老板会怎么做呢?大家想想看……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



    (设计说明:教师采用故事接龙的形式进入班会意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来激发学生参与话题探讨的热情。因日本作家票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入选了语文教材。所以故事的选取因年级而定,此故事适用于低年级。)



二、交流与思考



1.续写故事



师:请几位同学说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生一:除夕夜大家应该都很高兴,我想老板会说:“你们三个吃一碗,够不够啊?要不要加一点啊?”



    教师:嗯,老板是个好心人。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会有哪些可能呢?



    生二:老板可能会说“过一会儿我们就关门”,将他们拒之门外。



    生三:老板和老板娘会接待他们,但会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他们:“大过年的,也不给我个好兆头,还三个人吃一碗!”



    2.深入讨论



    师: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会有很多种发展趋势,但如果你是那个老板或老板娘,你会怎么做?



生(大多):送两碗!



   生四(斩钉截铁地):肯定再送他们两碗!



    师:如果你是那个贫穷的顾客,你希望老板怎么接待自己?



    生(议论,齐声):我只要一碗。



    生四也大声地:我只要一碗。



    师:为什么?(对生四)你刚才不还说你要是老板肯定送他们两碗吗?



    学生大笑。



    生四(不好意思地):刚才我是从老板那个角度说的,怕他们吃不饱,因此送他们两碗,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但如果我自己是个很穷的人,我不希望别人拿同情的眼光来看待我,所以最好还是就给我一碗吧!



    生(议论纷纷):是啊,谁愿意被别人看不起啊……



    3.展示答案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投影):案板上早就准备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面条,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到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真好吃……”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不一会儿,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齐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回答着。



    师:看完这个故事的结局,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感叹:很温暖。



    师:是啊,很温暖,不仅温暖了母子三人。温暖了你我这些读者,也温暖了当时处于萧条时期的一代日本人,这就是流传于日本的一个有名的温馨的故事──《一碗阳春面))。



    4.探寻意义



    师: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要保护他人的尊严,特别是弱者的尊严。



    师:可是为什么我们会忽视弱者的尊严呢?



    生六(沉思良久):我们知道对待弱者不能鄙视、嘲讽,现在才意识到施舍和同情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仍是居高临下,对他们不够尊重。



    师:当我们换位来思考,你希望别人对你什么态度呢?



    生(齐声):尊重。



    师:是的,我们要懂得从心底里尊重别人。我们对任何生命都应该怀有敬意!今天我为什么要举这样一个例子呢,因为对于那些社会中的精英,我们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意,那是因为对他们的欣赏与钦佩而产生的敬意。可是别忘了,对于那些生活中的弱者,我们更要怀着一份尊重──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而是平等的尊重──给予他们生活的温暖与力量。



(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尽情想象故事的发展可能有的不同版本,意在揭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接着让学生对人物角色进行换位思考,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什么才是尊重的最高境界。只有当学生对尊重这个话题有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才对他的品格完善和行为自省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回顾与反思



   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不尊重他人的事情或自己没受到尊重的情况?



    1.学生举例



    几位学生举出自己在家里、在学校、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



    2.小品表演



    (考试结束了,试卷批改好了,课代表发数学试卷,同桌生甲与生乙间发生的事情。)



    课代表(手拿一叠试卷):发数学试卷啦,同学们!



    生甲(叹息):好紧张啊,要发试卷了!



    生乙(信心十足地):有什么好紧张的啊!



    课代表(走到甲跟前):给你。



    生甲扫了一眼分数,立刻把分数捂住。



    生乙(扯甲手中的试卷):哎,你多少分?让我看一下,看一下!



    甲乙正在拉扯,课代表走过来递试卷给乙:恭喜你,考得很好啊!



    生乙(展开试卷,兴奋地):啊!我九十分!我九十分!(得意地向周围的同学扬扬自己的试卷)看到了吗?我九十分!(又转向甲)你到底多少?(终于扯出了试卷,嘲笑)啊!才六十分?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六十分?你脑子进水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会对那位得90分的同学说什么?



    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隐私。应多给别人鼓励。



    3.教师举例



    (1)前两天我们班有个老师跟我说,上课时发现有同学在嚼口香糖,她先看了那个同学一会儿,看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以为他不会再嚼了,就继续上课。没想到过一会儿看到那位同学,他居然还在嚼!这个时候,老师就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一张口说话他就露馅了,只好乖乖地不嚼了。



    大家对这个同学有什么忠告?



    学生:要尊重他人,也要珍惜他人对你的尊重。



    (2)我注意到上周我们的班长在作一周小结时也提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的同学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认真听,有的还在低声交谈。班长最后在批评这种现象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3)上次我们班与6班的女子篮球队对垒,球场上曾有过一点小摩擦,最后我们班输了,但是队员们不仅没有抱怨气馁,反而给6班的球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赞扬她们高超的球技和高尚的体育精神,结果6班同学大为感动,还请我们队员去喝奶茶!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尊重他人的人必定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4.教师小结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并真正做到尊重他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美好。



    (设计说明: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自省了才能自励,只有反思了才能了悟。班会课要有深入的交流思考,更要有深刻的自省自察。此时,教师也应营造一个深沉的反思的氛围促使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青春期敏感而又自尊的孩子来说,这种自省和反思往往伴随着痛苦,是那种突然发现自己品质中的劣根性的不安和内疚。课堂上就有好几个学生在回忆自己曾对父母大呼小叫、曾嫌弃年迈的祖母时,不由得哽咽起来。)



    四、如何尊重他人



    师:当然,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尊重他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尊重他人。懂得怎样去尊重他人,不要让他人难堪,这是一种真诚的人文关怀。其实,尊重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着装、语言……



    1.学生分三组来制定“尊重细则”:在家里,尊重父母亲人需要注意哪些?在学校,尊重老师同学与工友需要注意哪些?走出校门,与社会上的陌生人相处需要注意什么?讨论10分钟,写成条目,等待交流。



    2.讨论结果



    第一组(如何尊重父母亲人):出门和回家都要打招呼;跟父母说话也要有礼貌,不要耍性子;看电视时不要跟父母抢遥控器;不要嫌长辈唠叨,认真聆听长辈的嘱咐;自己过生日时也一定要记得留一定的时间和父母一起度过;做重要决定时也应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第二组(如何尊重老师同学与工友):见到老师同学和工友都要问好;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应认真;不要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不要去打听他人的秘密;对同学要有包容心;遇到难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组(如何尊重陌生人):注意礼貌用语“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应时刻挂在嘴边;遇到陌生人问路,不要不耐烦;看到路边乞丐在乞讨,你若要给他钱,请先蹲下来,再把钱放好;看到长得丑陋的或有缺陷的人,不要指指点点……



(设计说明:对主题班会而言,还要把握一个“入”和“出”的关系。“入”就是要感受道理,领悟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出”要求对人对事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思考如何尊重他人,制定“尊重细则”,就要求学生能“出乎其外”,落实到行动中。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自己身边的人,要比热爱全人类难得多。因此我们应启发学生把尊重的态度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尊重自己身边的人做起。)



五、教师小结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集体往往就靠这种相互支撑的尊重维系着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尊重是一缕春风,驱除寒冬,带来花草的芬芳;尊重是一把火炬,照亮黑夜,给人前进的勇气。让我们在沐浴春风、享受光明的同时也尊重他人,传递温暖!



(设计说明:教师温暖实在而又有感染力的号召语往往能拨响孩子们心弦上最动听的音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赞美的魔力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荔轩小学 杨 娟




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我们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每一个人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只要能让赞美发挥它的魔力,就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还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育人理念呢?在此谈谈我的拙见。



一、赞美学生的特长



抓学生的特长去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地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也有所不足,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我班有个姓李的小朋友,他特别好动,还欺负班里的同学。小朋友都对他有意见。对此,我也多次找他谈过,可没过多久,他又犯了。后来,我发现他体育特别好,我抓住有利时机,在班中大大表扬了他。同时又让他担任体育班长。这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像变了个样。不久,在评比单项先进中,还被学生一致评为文明学生呢!



还有一位学生,他不爱学习,就爱玩游戏。有一节课,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描绘春雨的色彩。我在巡回指导时,发现这个孩子“一反常态”,既没有吵闹,也没有去影响别人,而是埋头画画,一脸的专注。于是,我走近一看,呀!他画得很特别:雨是五颜六色的,落在屋顶和地面上,还溅出了水花。大地也是五颜绿色的,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河里的水清清的。他的画画得可真漂亮。于是,我俯下身,亲切地问:“为什么你把雨画成五颜六色的呢?”他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紧张地说:“没什么。”接着,又埋头画起来。我有些失望,心想,可能平时对他太严厉了,所以他才不敢对我说心里话吧。



于是,我摸摸他的脑袋,微笑着看着他,很友好、很肯定地说:“我觉得你画得很好呢!与众不同!”他手中的笔停了一下,偷偷看了我一眼。我又接着说:“其他同学都用蓝色来画雨,你就能用各种颜色来画。能不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呢?老师很想知道这么棒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听了我的话,孩子抬起头看着我。我对他微笑,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他犹豫了一下,又看了我一眼,然后小声地说:“我很喜欢下雨,觉得雨的声音很好听。可是,雨是透明的,一点也不好看。要是雨也能有各种颜色,我就会更喜欢雨了,所以我把雨画成五颜六色了。”“真是个了不起的想法!太棒了!”我特意提高音量赞叹道。



接着,我把他的画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赞扬了他的想法。当同学们也对此发出赞叹,并将惊讶的目光投向他时,我发现他眼中闪出从未有过的光芒!我想,打铁要趁热。于是,孩子们继续作画时,我又走到他身边,俯下身,轻轻地说:“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画又画得那么好,如果学习上态度再认真些,那你肯定会赶上班中的优秀生。”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事后,我欣喜地发现,我讲课时,他听得很认真,还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不管他回答得是否完整,我都会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对满意之处,表示赞赏;对有错误的地方,及时加以引导。从此,课堂上,时常能看到他开心的笑脸。



特长是孩子们的闪光点。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赞美,树立他们的信心,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二、赞美学生的生活琐事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学生的生活琐事入手,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赞美是为了增强孩子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来源于生活,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生活琐事,让你的赞美更具体。我班一个叫李新超的学生,上课总是不能专心,和家长谈了几次以后,不良的习惯还是不能改正。有一次班会上,我让学生开辩论会,他竟然可以针锋相对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我抓住了这一赞美契机,和颜悦色地说:“你的观点真有说服力,如果上课专心听讲,接受更多的课本知识,老师相信一个出色的辩论家将在咱们班诞生。”说完拍拍他的肩膀表示欣赏。这样的赞美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会让学生体验到美就在身边,进而激发良好的道德动机,支配道德行为,从小点燃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的火花。结果,他真的转变了,让我坚信赞美的魔力了。



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孩子今天书包整理得很好,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能帮小朋友解决困难……我都会立即表扬,肯定进步。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的赞美。



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作为—名教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由衷地希望我们的老师在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发挥赞美的魔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是一家人  

──从“意外事件”谈课堂教学中潜在的德育资源的利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信谊小学 王 盈




教育过程是复杂的、充满变化的,课程不是事先设定好的静止物,也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件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再是跑道,而是奔跑,是热烈、跃动、自由的奔跑过程,是师生互进、相互鼓舞的奔跑。下面我想从一则品德课的案例中出发,谈谈在实施新课程中,对潜在的德育资源利用的一些粗浅想法和体会。



【教学实例】



《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我帮你,你帮我》课堂教学实例:



这是一堂普通的思品课,学生们正在畅所欲言平时互相帮助的事情,课堂气氛高涨融洽,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生1:(气呼呼地)包**,最小气了,上次我问她借自动铅笔都不肯。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嘘声,我刚想说包**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好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转念一想还是先问问原因吧。)



师:包**,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2:我上次借给他橡皮,被他弄丢了,他连声对不起都没说。



师:(表情夸张)哦,原来这样。



(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幸好,我没有武断地批评那个学生,我心里默默念叨。)



师:那么,小朋友们,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3:吴*的做法是错误的,老师说过借完东西要及时归还才是好孩子。



生4:借了东西不还,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他应该先改正这个坏毛病。



生5:对,我觉得包**做得对,不用借给他。



(“讨伐声”一片,吴*开始哭泣。)



师:老师相信吴*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假如吴*愿意改正这个坏习惯,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生众:(斩钉截铁)愿意!



生6:其实平时吴*也挺爱帮助人的。



生7:对,我上次生病了,他还主动帮助我,我还没谢谢他呢。(跑到吴*前面,伸出了友谊之手)谢谢你,吴*。



生1:(擦干了眼泪,笑了!)



两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生2:老师,我愿意把自动铅笔借给他,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把自动铅笔给了吴*,吴*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



顿时教室里掌声雷鸣。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来,让我们一起唱响《相亲相爱》。



……



【分析与思考】



无疑,这次“意外事件”不但没有打乱教学秩序,反而成为了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体验。在课堂上,类似的“意外”常会发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意外事件,使它们转化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德育资源呢?这带给了我许多思考。



一、尊重学生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我觉得在对待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树立必要的教学意识──尊重学生的意识。有一位哲人说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懵懂的孩子呢。这时的教师就应该怀揣一颗博爱与宽容之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鲜明个体,充分运用教育教学智慧,就一定能化不一样的声音为教育的力量。试想,如果在课堂伊始,因为吴*同学的一个给课堂设置的一个小小尴尬,我就将他训斥一番,又或者听到包**不借给同学自动铅笔而斥责批评,那又何来之后的课堂高潮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平等的民主意识,耐心倾听,真诚交流,要求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教学心态和亲切的教学仪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



二、捕捉时机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即使再周全的设计,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情景。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时,绝不能无视学生呈现的生命信息,而应及时采撷,活化教法。



我认为,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果断地摒弃了预设的教法,充分利用课堂“突发事故”这一隐形的德育资源,加以引导、点拨,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实现了有效德育。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关爱、学会感激,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于是及时把它转换成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生成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同学。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大家愿意帮助他吗?”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 “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意外获得



从这件事情中,意外地发现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他们已经有了他们的思维,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帮助别人,而是经过自己的分析,先判断这种帮助对对方有没有真正的好处,该不该帮助,这也就是孩子们纯真、可爱的地方。这种情况让我不敢低估孩子,让我不该再提“应该如何,应该如何”之类的教条。今天学生们给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节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祝你们“吵架”快乐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华光校区 柴珊珊




PART1:阴影再现



“老师,小A和小B又吵架了,现在都在位置上哭呢……”



“老师,他们又吵架是因为小A不对,她……”



“不对,明明是小B不对……”



“老师,教室里乱哄哄的……”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就听到孩子们一哄而上地向我报告,在他们七嘴八舌地叙述中,我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罪魁祸首”又是这两个女孩子──小A和小B。原来又是为了谁和谁做好朋友,谁不和谁好的“老问题”......唉!这学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忍住怒气,“微笑”着对大家说:“先进教室去吧,老师马上就来。”



PART2:分析



一、年龄的关系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 6~11岁的儿童处于社会性发展的第四阶段,是行为上不平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有强烈的情绪,感情调适困难,很容易发脾气,有攻击性行为,会大吵大闹,打架骂人等等。



二、主观意识日趋强烈



进入学校生活以后,随着心理方面的变化,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与增强,需要更多的优越感与被尊重感,现在部分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烈,不容许别人反对自己的意见,感觉是侵犯了自己的尊严,你骂我一句,我要还骂一句,你打我一下,我要还打一下;“自我控制能力差”,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会瞬间爆发,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管带给对方多大的伤害,只要让自己出了这口气就好;“心理承受能力差”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时,只会用哭泣这种消极的方法来选择逃避,或是运用自己班中的人气和小团体为自己出气。



三、家庭因素



除了学校教师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般要数父母。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苗,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尽其所能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因此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放任式、严厉式、民主式。显然,民主式的管教方式最理想也最有效。孩子管得太松,父母宠爱呵护他们,会使他们变得十分任性与霸道,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人骂人。若管得太严,虽然在家或在校,在父母、老师面前十分听话,但一旦出去,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就会变成一匹野马,容易和别人发生争吵。



四、学校的教育



毫无疑问,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怀有深深的爱,往往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动机虽好,教育方式却是反教育的。教师简单、粗暴的语言,未经充分调查轻易给学生下定论,凡此种种都可能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学生把老师当作神一般崇拜,因此在老师那里受到的委屈,很大一部分就发泄在自己的同学中。老师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人,也是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看来举足轻重,如果孩子崇拜的这位老师在处理事情上是粗暴的,那么学生间的相处也是如此。



五、社会的诱惑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电影、电视、网络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种千奇百怪的信息,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但由于他们的认知还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取舍善恶、鉴别力还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甚至有些孩子认为打打杀杀是讲义气的一种表现,任何事都可以用武力来解决;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书中的知识,“毛主席都用枪杆子打天下,才有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让人哭笑不得。



PART3:拨开云雾见天明



在去教室的路上,我想:大概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好朋友之间的争吵也是不可避免的吧。以前单独谈话,各打50大板的法子似乎治标不治本,这次该换个方法了,对,就这么办!



踏进教室,孩子们都很安静地坐着,似乎在等待我像以往的批评,汗颜一下。我对着孩子们微笑了一下,说:“同学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代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总爱发脾气,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伤了很多人。他想改,但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控制不住自己。他问他的父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改掉这个毛病。他的父亲教他,今后你每发一次脾气,自己就在木围栏上钉上一颗钉子来提醒自己。于是他这样做了,开始的时候,钉的次数很多,渐渐地钉得越来越少,最后他告诉父亲已经没再发脾气了。他的父亲又教他,如果你一天没有发脾气,你就拔掉一颗钉子,他又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终于有一天,他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他告诉父亲,父亲夸奖他勇于克服缺点。但同时又把他领到围栏前,对他说:“你看,钉子虽然拔掉了,但每一颗钉子都留下了钉孔。你伤了一个人的心,就仿佛是在他的心上钉了一颗钉子,即使你拔掉了,也依然会留下伤痕。



我边讲故事,边注意大家的神情,特别是小A和小B,看着大家稚嫩的脸庞,若有所思的眼神,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等到小A和小B擦干眼泪,完全平静下来后,我才很真诚、很放松地和她们聊天,在了解事情始末后,不出所料,又是为了一点小事,而上升到“绝交”的高度,我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但这毕竟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客观规律。看着他们都不好意思地望着对方,小手不禁又握在了一起,我从心底为他们高兴。其实有时争吵也是一种交流,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手段,也是发表见解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随后我告诉了他们“快乐吵架”的秘诀:



要善意地吵。把握好方向,搞清楚我们为什么争吵?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善意”争吵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而“恶意”争吵却只是为了撒气而争吵。 



要平等地争吵。争吵中,朋友间的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朋友之间的争吵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把对方吓住,砸东西或动用武力是最愚蠢的一个方法,这样的争吵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要有节制地吵。朋友争吵,作为任何一方,都不必每吵必赢,表达出你的意思就够了,争吵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否则事情就会变得更严重。



要“关起门来”争吵。不要让其他朋友加入到你们的争吵中,不要试图寻求其他伙伴的同情和帮助,那样就失去了“快乐吵架”的意义。相反还会使事情越闹越僵,还有可能形成小团体。



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火头一句话,三年难修复”,有时气头上,因图一时痛快,说出一句话,就足以让对方记恨一辈子。比如,你希望你的朋友学习成绩赶上来,就不能用诸如“最后一名”“拉我们班后腿”“你笨得像**”之类的话去刺激,那样只能让朋友产生逆反心理,对你恨之入骨而和你背道而驰,或者破罐子破摔,任其自由发展。 



在孩子们还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快乐吵架”的秘诀时,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一旁协助,并且注意介入也是有时间和度的。



首先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吵架,端正自己对孩子之间吵架的态度,不要有厌烦的情绪(心里想到怎么又吵架了,烦死了,这么小的事情有什么吵的等等,有这样的想法就不对了),我们作为班主任,再付出了很多的辛劳之后,应该收获的是学生的理解、尊重和进步,而不是怨气,更不应该是学生心中的“钉孔”。



再者要弄清楚事情的发生过程,了解争吵各方的态度、情绪、语言、动作,其实有时候旁观的孩子也会对他们进行劝阻、制止,那么这个过程中孩子之间就在争吵──劝阻──自省中发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性。教师的引导就是在孩子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或是孩子们处理方法不当的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是尽量鼓励孩子能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或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不要总是依靠成人的权威力量!



最后,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由教师充当中间人(调解者),以适当的行为、语言等形式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对于高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讨论活动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应该怎么解决,让孩子先以第三者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所在,在实际中让孩子以第一身份去实践。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最后,祝你们“吵架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化“过失”为责任和爱心的教育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 严丹娜




错误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知是错的,却还要去掩饰自己的过失,这将会造成更多的错误。我深知这一点。有时,我会在学生发现成人的错误时,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这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让孩子能佩戴红领巾、校徽上学,我也在上《榜样》一课时指指自己的校徽说:“严老师和你们一样,都是这个学校的一员,因此,要遵守学校的规定,佩戴红领巾校徽进校。”这时,我用目光扫视了教室,发现那两个没佩戴校徽的同学低下了头。之后,班级的红领巾、校徽佩戴情况明显好转。有一次,我不忍把一件较贵的衣服戳出洞,因此没佩戴校徽。令我意外的是,在当天的值日班长纪律检查中竟有一条:严老师,因没佩戴校徽,扣1分。孩子并没有当面讲出我的问题,而是采用在本子里写出我的不足,他的举动让我惭愧,也让我感动。我赶紧戴上了校徽,并向全班同学道歉。孩子们则以微笑对我的过失表示原谅。当然,我也趁机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错了,你们为什么不责怪我,反而给我微笑呢?”这时,马上有学生讲:“您承认了错误,我们当然就原谅您了。”“谢谢你们的宽容。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什么事做错了,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明智的?”一学生讲:“承认错误,并想办法去弥补。如果不承认,会让被伤害的人更生气。”我的道歉,并没有影响我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反而让我很好地上了“责任”这一课。



同样,家长的过失有时也能成为生动的教学资源。练华贵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开饭喽”!我叫着。爸爸端上一碗菜笑笑说:“这是你养的兔子,快尝尝吧!”“什么,我的兔……兔子被你杀了?”爸爸的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向我劈来。我不信,向兔窝飞奔而去。只见他的屋子里只剩下几片还未吃完的菜叶,苍蝇正围着菜叶飞来飞去,一边还舔食这些菜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这可是我养了七个多月的兔子呀!想起它以往活泼的样子,我哭得更猛了。我冲爸爸喊:“上回你不是免它死了吗?为什么,还……还杀了它!”“这是你妈妈叫我杀的。”爸爸干脆地说。我听了,真后悔为何那天不跟妈妈说说。我以后再也不养既可爱,又能作为盘中餐的动物了。因为这兔子已经和我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了,可是最后……最后还是进了锅。美味的兔肉,我一筷子都没碰过,因为它是我的老朋友。



在他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我宣读了他的日记。全班同学都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这时,已经有同学表示大家要帮练华贵向他的爸爸讨回一个公道。同学们出谋划策,有的提议派班级代表向他爸爸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有的提议以写信的方式,这样做既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也反映了问题:做人要守信。练华贵采取了写信的方式与他的家人沟通。一个星期后,我又看到了一篇令我欣喜万分的日记,日记中写到他的爸爸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给练华贵买了两只鹦鹉作为补偿。当练华贵把这篇日记读出来后,全班沸腾了,他们的努力有了回报。



当然,我并没有因此打住,借这两只鹦鹉,我向同学们传达了练华贵父亲的歉意和其中包含着的浓浓的父爱。此时,同学们沉默了。之后,一只又一只小手举起来。周鹭向同学们讲述了她的故事:金鱼死了,她的妈妈为了不让她伤心,买了同样的金鱼悄悄地放了进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观察到白金鱼的尾巴上多了一块黑斑,这时,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金鱼的寿命比同学们养的金鱼的寿命要长。王婷佳则讲了雨天,妈妈来学校接她,可电瓶车开到一半出了故障,妈妈还是坚持让她坐在电瓶车上,一直把她推回了家,可自己却浑身湿透了。这一真情倾吐的过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为了家庭的幸福,辛劳得毫无怨言,心甘情愿。至此,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他们既想做又能做的事。为使他们的想法得到落实,我请同学们在日记本上开设一言堂,让孩子们把为父母做的事用一句话记下来。教学唤醒了学生想为家庭、为父母做事的动机,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在的我能做什么的问题。每天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却包含了孩子们满足和爱的情感。“一言堂”记录着孩子们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完成任务到自觉的践行过程;记录着他们的体验和收获;记录着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它将课堂涌出的清泉流淌到家庭生活之中,让爱心之花在家庭生活之中得以开放。



把过失转化成教育契机,让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学生具备的道德素养,让相互关爱成为一种默契,我们的德育教育将会走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7 2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