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5-31 10:25:53
|
只看该作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强调了鉴赏性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以机械操练充斥他们的生活、生命,使他们失去读书求知、饮琼浆、灌醍醐的最佳时期,从做人道德的形成,从文化素养的底蕴而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约瑟夫·布罗茨基在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时也曾说过:“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这件事上感触很深,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就很难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最后引用《文心雕龙》中的两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说要想能够弹奏好的乐曲,就要大量的拿好的乐曲练习。要想知道什么样的是宝剑,就得看各种各样的宝剑,然后才能识别哪一把是真正的宝剑。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Dialogue·对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于晓冰
搜狐教育智见:对于您提到的浅阅读、窄阅读等问题,能不能给孩子们提一些建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于晓冰:解决浅阅读、窄阅读的问题,当然就是往“深”、往“宽”了去阅读,但是如何才能更往深更宽就比较复杂。简单来说首先得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接下来应该有意识的拓展读书的“面”,拓展读书面的过程也有一些技巧,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名著家长家长不要过于强求,家长可以一点点的绕着引导,例如孩子喜欢历史类书籍,但是历史中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有意识的拓展阅读面。当孩子们读书面越来越广之后,孩子们就有了新的判断,会发现原来没接触过的书籍自己也是非常喜欢的,这个时候就会有意识的更深入的去阅读了,所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搜狐教育智见:在您的课堂中会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们阅读?
于晓冰:首先,“身教”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爱读书,在给学生去讲课的过程中就有相应的底气,就可以很自然的把读过的那些书和学生交流、互动。此外要让学生知道读书是有用的,可以应用于我现实的生活中。例如,如果学生出现某种状况,我会给他分享一句相应的《论语》,告诉他们关于这件事《论语》是怎样讲的,虽然孔子距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但是很多道理却非常深刻,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便形成一种习惯,发生状况后听听孔子是怎么说的,这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情境。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最大的,远比给孩子推荐几本更有效。
搜狐教育智见:在您看来语文和阅读是什么样的关系?
于晓冰:语文和阅读两者密不可分,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中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把读作为一个核心区处理。如果有好的阅读习惯,语文的素养就会相应得到提升。所以一定要把语文和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讲语文本身就是阅读,甚至其它科目本身也是阅读。此外阅读绝不单纯是课外的,一定是课内课外相结合。
搜狐教育智见:随着中高考改革,阅读所占分数在试卷里的比例情况是怎样的,考核方式有没有变化,这样的变化给学生和老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于晓冰:中高考在过去更关注记忆型的知识,现在更关注能力,这个能力就是从阅读当中看出来,现在中高考的阅读试题都一定放在特别明确的语境中去解决问题,那中高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要考的就是在实际语境中去解决语文问题的一种能力。
搜狐教育智见:苏轼曾经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您看来,阅读会给一个人的气质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于晓冰:我觉得读书越多越能够让一个人沉静下来,越能够让一个人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随着别人的说法而不断的摇摆,也就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大量阅读之后得到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编辑:王学涛/搜狐教育智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