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建议:中小学学生阅读少、浅、窄应这样解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0: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建议:中小学学生阅读少、浅、窄应这样解决
  在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三档文化类以一脉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了关注,在引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带动了大家对于图书阅读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成人来说,2016年人均阅读量为7.86本,这让很多人感叹有价值的阅读在这个时代更加成为稀缺品。对于孩子们来说,当阅读背上了应试的枷锁,沦为中小学学生考试的知识点,孩子们还需要这样的阅读吗?

4月21日,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搜狐教育·智见《掷地有声》名家沙龙,联合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邀请了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于晓冰、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总编辑张淑芳,共同探讨“名著阅读如何从应试枷锁中抽离”。在本次沙龙,于晓冰老师介绍了中小学阅读中存在的少、浅、窄、做阅读四个问题,并为孩子们给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为什么“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
相声表演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语文学习也有四种基本的能力,就是听、说、读、写。那这四种基本能力哪一种最为核心?其实最核心的是读,语文学习要归结到两个点:第一多读,第二就是多背。
  多读就是泛读,广泛的去阅读;多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精读。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中,“读”是核心,在听的时候同时读了,那么大脑和耳朵、嘴巴就构成一个回路,“听”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对于“说”,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知识储备就没有办法去说,没有办法去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大量去阅读。“写”其实就是把“说”落到纸面上的过程。如果有了大量的阅读,“写”的时候素材就比较多,思维也相对比较严谨,所以归到根底要以“读”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当中最核心的内容,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是语文书,那语文书是以什么作为准则编写的?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合计240篇,并明确推荐古诗文120篇(段),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所以课程白标准也要求学生要多背多读。
  中小学阅读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但是课程标准规定了就真的能做得到吗?其实,目前中小学阅读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阅读。
  很多学生除了教材之外,很少去主动阅读,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课业负担重。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完成作业,完成作业之后再找时间阅读,但有些孩子完成作业已经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更晚了,实在没有时间读书。所以课业负担重是学生读书较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0:2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影响。孩子们经常容易受到电子产品的吸引,读书的时间就被占用了,但可以说这只是表象。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就建立起阅读的习惯,哪怕课业负担很重,或者电子产品的吸引力较大,他依然会爱读书,但是如果孩子长大之后再培养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
  一个家庭中孩子如果想真正的喜欢阅读,那父母一定是爱读书的人,如果父母不爱读书,却要求孩子去读书,那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第二个问题:浅阅读。
  浅阅读体现在什么方面?现在很多阅读都是以读图为主,我们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很多时候没有图甚至就读不下去文字。而事实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可以借助图画去读文字,年级更高就开始读单篇的文章,最后要读整本书。可是现在很多人依然停留在读图的状态,读图是比较浅的,例如一些漫画本身就缺乏营养。
  浅阅读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浅阅读就像一个人走在幽暗的隧道中,走起来很轻松,但是无论走多远回头看的时候,依然是一束幽暗的光,景色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和浅阅读相对的是深阅读,深阅读就是要读一些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的书,这样的阅读需要费一定力气,好比登山需要费力气,但是每往上走一段,每次回头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不同的风景。所以需要以深阅读来对抗浅阅读。
  第三个问题:窄阅读。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很多人不是不读书,而是只读一种书。例如有的同学喜欢读《哈利波特》,就会从第一部读到第七部,甚至不止读一遍。但是他只读一种材料,只读一种文字,这样的结果就是窄阅读。

  窄阅读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鱼翅燕窝营养很高,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只吃鱼翅燕窝,结果会怎么样?一定会营养不良,读书也是如此。如果你只是读一种书,而不是广泛的阅读,那在你在阅读这件事上,也一定会营养不良。
  第四个问题:做阅读。
  在学习中,尤其是临近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学生们要做大量的适应考试的阅读题,很多学生在阅读题上经常丢分,怎么办? 第一想法就是多做阅读,不停的刷题。这样大量阅读的结果就是如果文章后面不附带问题的话就不会阅读,不知道我读完了之后能干什么,就缺乏主动的提出问题探索的能力。
  实际上阅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测试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
  一种是测试性阅读,也就是考试型阅读。测试性阅读相对来说答案比较单一,指向比较明确,要言之有据,必须根据文本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另外一种阅读是鉴赏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答案是多样化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就像中国俗语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文化中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去解读,只要能够言之成理的说出来相应的道理即可。
  那测试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是什么样的关系?简单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如果有很强的鉴赏性阅读的能力,再加上一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考试当中的测试阅读就轻而易举。但是如果反过来整天做测试性阅读,根本不关注鉴赏性的阅读,那结果一定非常糟糕。所谓,取法乎上使得其中,所以绝对不能用做阅读的方式来代替真正的阅读。
  只有通过大量、高质量的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0:25:53 | 只看该作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强调了鉴赏性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以机械操练充斥他们的生活、生命,使他们失去读书求知、饮琼浆、灌醍醐的最佳时期,从做人道德的形成,从文化素养的底蕴而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约瑟夫·布罗茨基在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时也曾说过:“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这件事上感触很深,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就很难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最后引用《文心雕龙》中的两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说要想能够弹奏好的乐曲,就要大量的拿好的乐曲练习。要想知道什么样的是宝剑,就得看各种各样的宝剑,然后才能识别哪一把是真正的宝剑。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Dialogue·对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于晓冰
搜狐教育智见:对于您提到的浅阅读、窄阅读等问题,能不能给孩子们提一些建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于晓冰:解决浅阅读、窄阅读的问题,当然就是往“深”、往“宽”了去阅读,但是如何才能更往深更宽就比较复杂。简单来说首先得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接下来应该有意识的拓展读书的“面”,拓展读书面的过程也有一些技巧,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名著家长家长不要过于强求,家长可以一点点的绕着引导,例如孩子喜欢历史类书籍,但是历史中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有意识的拓展阅读面。当孩子们读书面越来越广之后,孩子们就有了新的判断,会发现原来没接触过的书籍自己也是非常喜欢的,这个时候就会有意识的更深入的去阅读了,所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搜狐教育智见:在您的课堂中会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们阅读?
于晓冰:首先,“身教”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爱读书,在给学生去讲课的过程中就有相应的底气,就可以很自然的把读过的那些书和学生交流、互动。此外要让学生知道读书是有用的,可以应用于我现实的生活中。例如,如果学生出现某种状况,我会给他分享一句相应的《论语》,告诉他们关于这件事《论语》是怎样讲的,虽然孔子距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但是很多道理却非常深刻,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便形成一种习惯,发生状况后听听孔子是怎么说的,这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情境。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最大的,远比给孩子推荐几本更有效。

搜狐教育智见:在您看来语文和阅读是什么样的关系?
于晓冰:语文和阅读两者密不可分,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中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把读作为一个核心区处理。如果有好的阅读习惯,语文的素养就会相应得到提升。所以一定要把语文和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讲语文本身就是阅读,甚至其它科目本身也是阅读。此外阅读绝不单纯是课外的,一定是课内课外相结合。
搜狐教育智见:随着中高考改革,阅读所占分数在试卷里的比例情况是怎样的,考核方式有没有变化,这样的变化给学生和老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于晓冰:中高考在过去更关注记忆型的知识,现在更关注能力,这个能力就是从阅读当中看出来,现在中高考的阅读试题都一定放在特别明确的语境中去解决问题,那中高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要考的就是在实际语境中去解决语文问题的一种能力。
搜狐教育智见:苏轼曾经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您看来,阅读会给一个人的气质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于晓冰:我觉得读书越多越能够让一个人沉静下来,越能够让一个人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随着别人的说法而不断的摇摆,也就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大量阅读之后得到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编辑:王学涛/搜狐教育智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9: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