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班主任读书随笔 读《悲剧何时不再重演》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6: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只有这样才能做明天的教师》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悲剧何时不再重演》。文章里写了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呼和浩特市第34中的一名初二学生,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语文老师批评了他,并指责说以前的几次被甩在身上的墨水也是他干的,这个学生因受冤枉而自缢身亡。当时这个学生的遗书是这样写的:
“妈妈、爸爸:我走了,这次并不是无原因的,主要是因为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身上。其实,我只甩了这一次,但老师不相信我,非说以前那几次也是我干的,我很委屈。她还说我是人渣,没人性,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夜里一闭眼就看见她来骂我。她不相信我,我只有拿死来证明……她让我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我内心最宝贵的东西……”

就这样,一个14岁的花季少年,因难以承受老师的责怪而自缢身亡!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郝保文认为,这起令人心里滴血的悲剧虽是一个特例,但它却给全社会以深刻的警示,应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和警醒。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上初中时遇到过的跟此类似的甩墨水事件,当时女儿是在我所任教的学校上的初中。有次下课,她噘着嘴一脸委屈地到办公室找我,说班里谁谁把墨水甩到她衣服上了,言外之意是让我去批评那个学生给她出出气。我看了看女儿那被染上一溜蓝墨水印迹的衣服,心想小孩子淘气嘛,没有必要去较真。于是笑着对女儿说:“很好看啊,很像是印上去的兰花花呀。再说,有了墨水就更能证明你是学生了,是有文化的象征。你看那些没上过学的人,想被人家甩墨水还没那个条件呢。”经我这一逗,女儿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小脸,一下就舒展了。她也笑着说:“从小你就会逗我。只要你不怪我衣服脏了,那我就不生气啦。”我说:“妈妈不怪你,放学给你洗洗。快去上课吧。”女儿高高兴兴上课去了。这个甩墨水事件就这样被我几句轻松幽默的话语解决了,女儿的心理没有留下任何阴影,跟同学也没有产生任何矛盾。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做了一名教师,有时不免想起当时的情景,总是笑着说我真会化解小孩子心中那“天大”的矛盾,她还说也要做一个像我这样会化解学生矛盾的好老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成长起来的,小时的玩劣是天性使然,偶尔做错了什么也是自然现象,倘若对犯错误的孩子揪着不放,随意定性为什么“人渣、没人性”,这对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戕害。是人,都有人格和尊严,成人有,孩子也一样,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的自尊心更应该呵护。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尚不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更应该关心爱护他们,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要抱着爱和宽容的态度,对他们耐心地进行教育,因势利导,而不能一言定性,把学生划入所谓的“坏人”之列,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悲剧。常言道“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更何况我们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这一悲剧同时也警示我们,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现在家里的孩子少,几乎在蜜罐中长大,心理难免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浪打,缺乏抗挫能力,遇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学生,犯了错误,就应该学会勇于接受批评,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老师,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应该一味埋怨老师,选择逃避,轻率地结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那么,应如何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这是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努力做好的工作。作为家长,对待孩子要严爱并举,讲究原则,不能娇惯和纵容孩子,以免使孩子养成诸如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不尊敬长者等不良习气;作为学校,一则要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把真诚的爱献给每一个学生,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老师真正的爱。”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说“老师不要去充当孩子的绝对权威,而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对待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孩子。”二则要通过举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塑造完善的人格,特别是在困难面前,要使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增强抗挫能力,懂得珍爱生命。

愿悲剧不再重演!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