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教师阅读随笔精选(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第二部分

——关于学生问题

关于学生课堂 吵闹现象,不可采取高压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从众心理,可以创设情境,发动学生做个游戏,说个吸引人的笑话,唱个歌,把学生的注意力先吸引过来,然后抓紧时间讲课,一旦学生松懈,赶快停课再搞点小游戏让学生放松,等待下一次机会。

当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帮助,克服空洞鼓励,必须研究一下孩子思维特点和记忆特点,帮他找到适合他的记忆方式,给他出具体的主意,这才是帮助。

关于学生作业问题。教师设计作业避免重复,学生熟悉的作业,让孩子腾出时间来玩、休息、看课外书,对个别学生硬是不写作业 ,要深入了解孩子底细,有的放矢,可以告诉家长,不再逼他写作业 ,老师找他谈话,给你开辟特区,不再要求你写作业,但考试成绩如何,你必须自己负责,让孩子不再与家长对立,慢慢地冷静、反思、与周围同学比较,这样反而会慢慢好转。学生不写作业,不要一味加大检查和惩罚的力度,可以预设某种情境,让学生比较冷静地反思自我,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关于学生写字潦草的问题。教师不急,一个月内不提她写字的事情,作业交来,只论对与错,不论字体,让她忘掉或淡化写字的苦恼,一个月后,专找作业稍微好一点的字画圈,写上记号,慢慢建立信心。同时建议家长多带学生参观书画作品,激发她对写字兴趣,准备打持久战,用一、二年时间使学生把字写好,这就很不错了。

关于学生想辍学问题。通过家访无效果情况下,强拖进校,同学力劝,并非明智,教师必须进行行动研究,根据新掌握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如:1、告诉父母不要急着让她上学;2、告诉家长,让他在家里呆着,不能让她太舒服,至少生活水平悄悄下降,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指导家长怎样对待她(别提上学的事,少说话,别唠叼)。3、教师想办法了解学生要好的伙伴,观其动静。教师可以找他的好朋友谈话,向他暗示,如果回校上课,还会一如既往地热情对待他,通过巧妙的工作,促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找准最佳机会动员其入学。

对个别调皮学生上课讲话,做小动作,还拖同伴下水,谁成为同桌,都会被感染。可以这样对待他,只要不闹大,就别理他,有意安排点工作和活动,发泄他的精力,给他出风头的机会,找个个子大大厉害的女生与之同桌。

关于对待心理有毛病的学生。教师也不要多讲孰是孰非,光靠加强管理是解决不了的,要帮他找症结,解开这个情绪,教给他一些发泄、转移、升华的方法,才能解决心理问题。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表现自我,他若是不积极也不急,下次再来,“轻度干预+等待”是妥当办法。

对于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空讲大道理没有效果,教师要了解情况,有目的、有对象、有情境地进行分析,据问题的性质进行干预,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才有助于改正。

对于总爱取绰号的学生。这属于学生的“亚文化”,最好不要过问,若有学生因外号受伤害,提出申诉,教师就必须过问,但也要有分寸,能保护学生,制止过分的孩子就行了。

对于学生的“情书”。教师也不要大惊小怪,要把情书看成研究的资料,通过情书研究孩子在想什么,他们情感和思维方式什么样,之后才采取措施教育他们,加强爱情观教育,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真情”、“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喜欢”,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感情,精力也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正事上来了,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阐述的24个案例,对我们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对寻找孩子问题的“症结”,采取教育措施与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着很强的指导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6:28:00 | 只看该作者
做、行、行动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札记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里,我几乎找不出那种旁征博引、四平八稳的学术八股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或泼墨如雨有万言之多,或惜墨若金有百字之少;文体很杂,有报刊文章、现场演讲、日常通信,也有带韵的诗歌、抒情的散文;材料鲜活,多半是大胆的想法、现身的说法和具体的做法,很少往故纸堆里钻,几乎也不拾取自己老师杜威的牙慧;语言朴实,有严密的推理但很少拿名词术语显示高深莫测,通俗的打比方有之,大俗的顺口溜亦有之。正是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的“东西”显示出了真正的价值。



  因为他最倡导的“生活教育”,所以他的眼光总是往生活的地底下看,然后让自己的文字一如生活本身——顺生活之需要而自然挥洒,便有篇幅之短长;随生活之场合而开口动笔,便有文体之多变;依生活之脉络而观察、思考,便有材料之活水;据生活之俗尚而演说、作文,便有语言之本色。一言以蔽之,陶行知的所有文字,都来自生活,都是为他的“生活教育”服务的。


   

  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陶先生对实践与行动的重视。陶行知早年提倡“教学合一”,几年之后他把这一提法又调整为“教学做合一”,而且把“做”放在突出的位置。他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有了“做”,先生与学生的界限就不那么严格了,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样东西——实践、经验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活。 所以,他又说:“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



  为了说明问题,他还借鉴并扬弃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提出“行是知之始”的新见解。他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反对“坐而言”,主张“起而行”。为了强调 “行”在求知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把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实际上,这里书面意义上的“行”就是上面所说的口语意义上的“做”。



  “行”这一个字,后来在许多场合又通俗地表述为“行动”一词。他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在谈“书本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时,他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在谈“追求真理”时,他这样生动地阐述:“真理离开行动好比是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得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他还以比喻的形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总之,“做”、“行”、“行动”等概念属于同一谱系,它们以丰富的词汇指向“生活”,反复演绎着“生活教育”理论。



  顺便反思一下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宏观上看,我们的教育有多少机会真正地走向生活呢?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反复练习的知识,有没有跟“行动”相结合呢?从中观上看,我们的校园有自身沸腾的生活吗?是不是“静止”太多了,而“行动”太少了?从微观上看,我们的课堂,除了教与学,有多少环节是在“做”中教、“做”中学的呢?



  如今,在新一波的新课程改革中,活动性课程已经写进了“标准”之中。课程的“活动性”,无疑就包含在陶行知所强调的“做”、“行”、“行动”之中。但愿,陶行知的理想在今天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读张晓凤《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有感

   

         

张晓凤在文章结尾的一句话“世界 啊 , 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陷入沉思:是啊,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多么漫长,而他在校园里的成长是多么重要,需要教师付出怎样的劳动,付出多少的艰辛?  

在礁头小学的第一个年头,1998年11月份,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很早就来到学校,甚至比学校的黄茂生教导来得早。走上台阶时,我愕然发现,校门口坐着一位妇女。看到我到来了,她显的十分兴奋。她这招呼我:“林老师,你好。”我开了铁门,她随我走进了办公厅。“我想看看我儿子的作业,这孩子最近真令我失望,单元考试竟然低于90分。”我下意识感到阵阵惊喜,一位早出晚归满忙于农耕的农村妇女,竟会这样关注孩子的学业。翻开学生的作业,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优”“真棒”“真了不起”,这位母亲脸色忽然拉下来,轻声对我说:“老师,你能否在作业里多一些责问的语言,少一些褒扬的评语?”“这孩子平日里被他爸惯坏了,变得有些娇气。”我愕然,后点头称是。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懂得孩子成长道路上家长的责任,懂得教育一个人应当事无巨细。而我呢,自己不觉脸有点热。不是吗?在批改作业时,我忽视了学生的弱点,因为作为孩子,如果他每天都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不知道他将来遇上挫折,如何正确面对?

“为什么考不上90分让你失望?”我发问。“在我眼中,同你一样,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我想让他永远鹤立鸡群,让他永远是我的骄傲,我不想让他失去危机感,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业。”……

在屈膝长谈中,不知不觉早读课钟声已经响起,那位母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临走时仍不忘嘱咐我:“要正确对待孩子。”我想,这位勤劳的母亲,如此关注教育,如此懂得教育,是多么令人振奋!

我感觉,我的教育责任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位母亲把孩子送来学校,我们还给她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该还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因为关注每一个生命,才会让教育更加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滕学先生的著作。初看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但在任务的驱动下,真的静下心来读时,便被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渐渐地吸引。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教育改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极其相似。所以,书中的许多观点,我读起来感受很深。

       例如:书中对繁体字“学”的字形解析。佐滕学先生认为,“学”的上半部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流的意思,上面的“X”表示与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X”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两侧的形状像大人的手,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解析不仅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的含义,突显出“交往”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方块字的博大精深。

      又如,第二章第61页提到:“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对于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结对子随堂听课就是一种“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我所说的结对子并不单单指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小群体,它是指同事间两个人或几个人相对固定地,经常性地相互随堂听课。听课的老师在听课中向同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对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上课的老师在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上课”和“听课”这两角色经常相互轮换。三年来,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随堂听课,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才使我们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像这样子,书中让令我赞赏的观点和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也许是区域和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书中的个别观点,我认为值得探讨。

       例如:关于“手势”教学的观点:“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

       我认为“手势”教学并不这么一无是处。在数学教学中,“手势”教学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很好用也很实用,经常被老师采用。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利用拳头的凹凸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大北师大教材中,还有一种利用手指的伸屈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学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这一课时,虽然在黑板上画了很种图形想让学生明白这三者的关系,但是练习多次后学生仍不大理解。后来,我把两只手掌当作具进行演示,学生跟着比划,很快就明白了这三者之间区别了。

       每一本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用欣赏的、选择的、批判的眼光读,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都将会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4: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