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甜甜的美 浅浅的伤 ——快乐智慧课堂实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09:2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校打造了“快乐智慧课堂”的课程文化,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以儿童,老师用智慧唤醒课堂,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收获的快乐。以“乐学启智、 乐究寻智、乐享汇智、乐凝升智”为四步流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我们也在一次次的课例研讨,展示,打磨,反思中享受快乐,提升智慧。下面,我以古诗词教学——《清平乐•村居》为例,讲述一下课堂中的快乐与智慧。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从这首词本身来看,起初只能读出词人笔下甜甜的乡村闲居图,从词人的眼中看到一幅乡村和乐图。然而当我细读文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却从辛弃疾心底,读到了一种浅浅的忧伤。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山东已经被金人侵占。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带领五十骑兵直闯敌营,活捉叛徒张安国。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九议》等给皇上的奏疏中,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但他的主张不仅没被采纳,自己却遭到奸臣打击,一再被革职,曾长期落职江西上饶一带,在江西农村闲居了18年。这首词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经过了20年的戎马生涯,43岁的辛弃疾虽然有苦闷,但没有萎靡,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仍然看出他仍想重返军营、冲锋杀敌、收复失地、为国尽忠的豪迈之气和激昂情怀。既然已经置身山林,词人不免会生出一些隐居的情绪,这些隐居的情绪渗透到词中,使我们读来能感受到些许甜甜的气息,但仔细体味,这些甜甜的气息背后,仍有一种痛苦和忧伤是掩抑不住的。

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词中甜甜的美,悟出词人浅浅的伤,是这首词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结合我校构建快乐智慧课堂的理念,我设计了四步流程。

乐学启智:背诗比赛, 比较诗词特点。

乐究寻智:了解作者,探究字音词义。

乐享汇智:细读全词,想象画中意境。

乐凝升智:体会情感,触摸诗人内心。

在第二课时的“乐享汇智”和“乐凝升智”环节,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一、乐享汇智:细读全词,想像画中意境

1、板书课题,导入:人们都说诗中有画,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向我们描绘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一节,就让我们走进词中,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意境,这是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

2、上节课,我们已经共同解决了读音中的拦路虎,谁愿意把这首词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么多遍,你能从词中看到哪些富有乡村气息的景物呢?(屏幕出示画面)

   (1)茅屋:什么样的茅屋?读第一行,读出低、小的感觉。

(2)青青草: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不是青草?青青草是什么样的草?(旺盛、绿油油)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有溪水环绕)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3)溪水:这甘美的溪水可不仅仅滋养了大片绿色的草地,还灌溉了什么?找一找词中出现了几次“溪”?(豆田、荷塘)生描述豆田、荷塘。

(4)听一听,溪水会怎么流?(缓缓、叮咚、潺潺、唱着歌……)

   (5)溪水流过草地,小草一片绿油油;流过田地,豆苗茁壮成长;流过荷塘,荷叶碧绿,荷花娇艳;流过……睁开心灵的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溪水还会流到哪里?你还看到了什么?(果园、竹林……)生自由描述。

(6)闭上眼睛,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

   (7)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送进词中,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屏幕出示)

齐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生接读:田里豆苗长得——好,荷塘飘来阵阵——香。红彤彤的果子挂树——梢,绿油油的竹林随风——摇……

(8)小结: 房前屋后,溪水环绕,草木葱绿,鸟语花香,多么令人陶醉啊!

[设计意图]淡化诗意的分析讲解,让学生通过读词、看图以及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想象词的意境,使整个画面变得栩栩如生。增强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其审美的意识,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丰富其想象力,将头脑中生动形象的情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4、在这个令人陶醉的小村子里,你看到了哪些人呢?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你对谁最感兴趣?来说说他。

生自由汇报:

    大儿:他在干什么?你想到了哪句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大儿怎么样?读写大儿的句子。

中儿:(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在干吗?看看他的神情?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读写中儿的句子。

[设计意图]不失时机的引用诗句,积累与运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爱诗学诗的兴趣。

小儿:在哪?做什么?什么姿势?理解“卧”(一会儿躺着——仰卧,一会儿趴着——俯卧,一会儿侧着身子——侧卧……想怎么卧就怎么卧,真是——“无赖”。)理解“无赖”(天真、淘气、可爱,表示褒义。)理解“最喜”,(喜……喜……最喜……)读写小儿的句子,读下片。

[设计意图] “卧”一字千金;“无赖”贬义褒用;“最喜”含义深刻。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魅力。

翁媪:词中哪一句写翁媪?他们俩在干什么?理解“醉”(喝醉、沉醉、陶醉。)理解“相媚好”(互相说着夸奖赞美的话,彼此很亲热。)辛弃疾认识他们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走上前去听听,他们在亲热地聊什么?四人一小组扮演翁媪互相夸一夸。汇报交流(动作、表情、语气…… )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说说笑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体验幸福的真正内涵。

5、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用一个词概括。

6、小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7、配乐齐读全词。

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怎能不令人喜?怎能不让人醉呢?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读读全词,让我们醉在村居,喜在村居。。

   二、乐凝升智:体会情感,触摸诗人内心

1、此刻的诗人也一定沉醉不知归路了。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辛弃疾,他的故乡在哪里?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会怎么想呢?(屏幕出示辛弃疾的两首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哪一个字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愁)作者为什么而愁? (连年征战,到处残垣断壁、兵荒马乱,老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者醉里,梦里想做什么?一生的愿望是什么?(征战沙场,打退金兵,收复中原,为国效力。)遗憾的是什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

这时候,辛弃疾的故乡在哪里?还在金人的铁骑之下备受蹂躏!他满怀一腔热血,一心想抗金复土,重归故里。可是,如今,只能蜷缩在吴地乡村,恐怕最令词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最终像那对翁媪一样终老于林下吧? 眼前的一切美好温馨,而对急欲报国的词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忧伤呢?

2、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村居,走进作者内心,齐读全词。读出村居里甜甜的美,读出词人浅浅的伤。

    [设计意图]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一课时先和学生共同了解了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再读读作者的另外两首词,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内心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之痛。再读全词,使情感得以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诗词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要深度解读文本:解读作者,解读时代背景,解读作者其它作品。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倾向,琢磨好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形成正确、丰厚、个性的理解。教师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地进行教学,才能传递并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清平乐 村居》之所以成为经典名篇,我想不仅因为它“甜”,而且因为它在甜甜的声调背后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因此,我充分利用诗中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诗的意境;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意图;补充相关词作,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就这样,层层深入渗透,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进而唤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我想这才是课堂快乐、智慧之所在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9: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