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来到益智以后,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便成了一个常规,从最初的被动读书,到后来的习惯性阅读,读书渐渐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也在一次次的品读之中,慢慢成长。
这段时间我仍旧在读陈鹤琴先生的《我的半生》,从他讲第一次去私塾上学时的礼节,祭菩萨,拜孔子,拜见先生,拜见同学,拜见师母,最后再是分糕……读至此处,眼前仿佛浮现一个三叩九拜,认真虔诚的八岁孩童。虽然现在我们上学不再需要那么多仪式感,但是也偏偏就是这些看似繁琐甚至带些封建色彩的仪式,也正表明了那时的人们对教育,对老师的尊重,而我们,现在缺的,恰恰也是这种尊重。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相信很多老师都曾思索过。刘俊婷老师从书中提炼出的四条经验足以让我们借鉴。1.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走上教师的岗位,首先要自己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2.每个人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达不到,但是接近也是好的;3.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个学生;4.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目标。
满招损,谦受益。王春英老师在分享孙明霞老师的《只为做一个良师》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谦逊。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越是成功的人反而越是谦卑,她在书中再一次提到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读书。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认为,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就是我们该去做的事,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常露文在分享《影响力》一书时从贯口相声效应,引出我们对社会认同的认识。由书中示范照片对改变儿童行为的例子联想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是否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一原理把照片,影片应用到特校课堂中来?还需实践后才能清楚。
你有多久没有读一篇童话故事了?那些你小时候不太明白的寓言故事多年后再次拿起,你又会品出什么样的道理?袁老师分享的《伊索寓言》中的几个小故事,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儿时的时光,然而联想的却不再仅是猎狗与主人,是亲情,是生活,是工作,是走过的脚步…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而我们早已成长的不再像个孩子。
促进专业成长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之一。刘明老师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又做了一次深入的探究。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调皮爱动被家长和老师怀疑或贴上了“多动症”的标签,然而究竟什么是多动症,多数人却连它的定义都难以答出。刘明老师分享到有关ADHD的基本症状,以及她在幼儿期、学龄期等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是一场关于学生现状的探讨,也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微培训。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引导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倘若一直以书为伴,生活将会更有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