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作文:党旗飘扬10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16:5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作文:党旗飘扬1000字
  “党旗飘扬”,在春天,在这个万物复苏、神灵觉醒的季节;在新中国,在华夏大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                                                                  -----题记
                     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
  回忆九十年前的旧中国,那是令人耻辱的:汉奸、走狗数不胜数,到处都是战火硝烟。在洋鬼子看来,中国人就是“东亚病夫”,就是没用,因为一个原本属于中国人的土地却一次又一次的被占领瓜分。但是还是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中国,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他们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是“画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们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优秀青年的进步爱国组织,它吸引了各阶层觉醒的爱国志士,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地绽放,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在艰难的国运中,共产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团结各族人民开始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国家利益,国共两党先后两次合作。尽管第二次合作抗日,国民党经常制造摩擦,寻茬生事,但为了顾全抗日救亡大局,共产党忍辱负重只为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如“皖南事变”,国民党军包围屠杀新四军指战员,造成惨案。
  在共产党等进步力量的努力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打倒了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正义的力量获胜。当然那些被侵略抵抗最激烈的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国家和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这里就有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九一八”,那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中国历史;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爱国知识份子们游行示威的口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被日军锁在囹圄里一个个被迫害、惨死的乡亲父老们。可恶的日本人啊,你们为什么忘恩负义欺负你的师父呢?难道你忘记了中国曾经给了你很多无私的帮助吗?你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多都是学的中国的吗?
                                                         看中国,还看今朝
  如今的新中国,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她洗去了曾被敌军侵略的污秽,她成功的走出了被欺侮、被压抑的阴影。谁都可以的骄傲地说出“中国!中国!”因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所以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所以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所以我爱党、敬党……
  如今的中国,已翻开了她崭新的一页,她热爱和平,热爱友情,热爱人民……中日已不再是敌人,而是生活中的朋友,生意上的伙伴,友好发展的国家。在市场,中国产品与日本产品也是朋友,这条经济的渠道,打开了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例如日本的轿车、筷子……逐渐深入我国。这些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让中日两国的友情逐渐“升温”。
                         未来看我们——祖国的花朵
  曾记否,以前在洋人的一些酒店、大厅等大场合里,门前总竖着一块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就是说,把中国人与狗相提并论,这是多么耻辱!但在不久的将来, 这块牌子会重新写上几个大字“Welcome to Chinese。”因为在这21世纪,中国人对文明、礼貌、守纪越来越重视了。就拿中小学生的日常生为规范来说吧:以前上学的小学生们见了老师总是躲躲闪闪的,而现在见到老师则主动跑上前去问好,公交车上总是能看见主动让坐的学生们;吃完东西的垃圾袋扔进了它们的家——垃圾桶……这些细微的变化将会改变其他人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国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带动家长文明……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将异国文化引入我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未来看我们吧,看看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OH Yeah!”
  有党的地方就有阳光,有党的地方就有光明,有党的地方就有及时雨,每当看见党旗飘扬在湛蓝的天空时,我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0 03: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