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四点
一、首先要纠正“树大自直”的偏见。
有人认为,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现在不懂礼貌、打架骂人、不讲卫生,长大后他自然会知道这样不好,自己会改正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常言道:树不剪不成材,孩子不管不成人。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不管什么样的教育,都会打上清晰的烙印。因此,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诸如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诚实勇敢等,要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否则,当孩子们“近墨”“染墨”而变“黑”以后,就是再近“朱”也未必能变“赤”了。
二 、要防止孩子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鲁迅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诸葛亮曾经说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学生来说,太注意物质享受,品德就会被金钱所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家长的一些经济观点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一些经济条件非常好和经济条件非常差的家庭,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一位孩子在街上问爸爸:“那么多人有小轿车,为什么我们没有?”爸爸说:“人家有钱,我们没有钱。”孩子就表示要挣很多钱,也买一辆小轿车。假如这位爸爸从需要的角度、国情的角度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就不至于只有一中追求金钱的欲望了。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如不及时引导,就会出现不太好的现象,如撒谎骗钱、乱花钱等。这不能说不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
三、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讲责任、尽义务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思想意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似乎有尽不完的义务,付不完的责任,孩子则坐享其成,没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到了学校就会表现为不遵守纪律,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已具备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家长不应该再事事包办,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我班有个孩子身体较弱,性格内向,竞争意识不强。后来,家校配合,让他当了小组长,并要求他工作做不好就是掉眼泪也的继续干。慢慢地,这个孩子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胆量大了,办法多了。他妈妈生病时,还跟老师商量放学后早点回家照顾妈妈,做家务。
四、要引导孩子全面、正确地看问题。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孩子们眼花缭乱,也使他们幼稚天真的心灵充满了诱惑和矛盾。一位男同学上街时,主动给要饭的老奶奶钱,却有好几个要饭的追着他要钱,他困惑不解又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女孩看电视时问妈妈,这位老板是不是想让他的情人去流产;孩子把捡到的钱物交公了,当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却没人送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而已触及孩子内心的问题如不正确、全面、及时地加以引导,对孩子心灵会带来多大的伤害!世界将在他们的眼中失去多少色彩!如果引导孩子走出“山重水复”,走进“柳暗花明”,孩子又会平添许多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