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智育目标]:1. 在歌曲演唱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尝试独立视谱演唱歌曲,除继续提高演唱的技巧外,还要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2.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要感受苗、彝族的音乐特点,还要能分辨音乐的结构;不仅要能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还要能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素质发展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录音

学生活动设计
唱歌,欣赏


教 学 过 程 第( 3 )课时 一、介绍三峡 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师:我先给同学们唱一遍《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生: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川江号子差不多,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一遍。 生:跟录音哼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劳动时唱的歌,大家想一想在演唱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有力,要有节奏感。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这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的特点。 学生演唱。 师:劳动号子在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的作用,你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能不能也分成领唱与齐唱呢? 学生分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 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 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
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去。 请学生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教 后 反 思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只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它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把课本中学到的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教材才有了他的价值,不然我们以教材教教材,只是教完了教材,而不会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了不能致用,也只是把书读死了。所以把作者的的情感深化成自己的情感。把作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就是对教材的一种很好的创造。在教《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时,我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黄河、家乡,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用作者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再模仿作家写三峡的优美语句,孩子们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了美丽的家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16: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