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也谈思考题的教学



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练习中增加了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与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紧密,需要运用一定的解题策略,因而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有些思考题难度不大,通过简单提示,学生基本上都能自己解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思考题的难度随之而增加,如果把每一道思考题都讲透,需要大量的时间,可是教学时没有如此充裕的时间保障;如果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理解,又总觉得教学的价值并不明显。于是,我开始思考,教学时该怎样处理教材中的思考题呢?

    一、 调整心态——让不同的学生各有所获

    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能仅仅关注某些个体。正因为如此,我们又必须要考虑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发展。如果以这样的心态认识数学教学,那么在思考题的教学中,我们便不会再抱怨:“教得好累啊!学生云里雾里,不见几个人举手。”“我都讲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还是不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所有学生在解决思考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是必要的,但是要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甚至掌握解题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在教学中,教师对于思考题的教学要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只要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思维能力就可以了。调整了心态后,教师在教学时,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更轻松,思考题也会焕发出自身的无穷魅力。

    二、 改变视野——重视思考过程

    每次教学思考题时,不管讲几遍,教室里总会有一些学生感到迷茫。不像基础知识,多讲多练了,学生自然就懂了。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我开始害怕思考题的教学。可是,有一次的教学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是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2页的思考题:载重2吨的汽车每辆车运费是140元,载重3吨的汽车每辆车运费是200元。要运完13吨苹果,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当时我先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合作解决问题。之后,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一种是列表解决,把两种车合起来正好运13吨的各种情况列在表格中,然后分别计算运费,得出运费最少的一种;另一种是要使运费最少,应尽可能使用载重3吨的汽车,因为这种汽车每吨的运费比较便宜,同时还要使两种车合起来正好运13吨,而没有浪费。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我又适当地进行了讲解,当时我只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一种方法,但结果使我很郁闷,全班有2/3的学生还是很茫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在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竟然想到了列表格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碰到类似的求“最多”“最少”的问题时,有些学生也能尝试进行有序的思考:要最多(最少),必须……并且也能想到如果不浪费,还应恰好使用所有的资源。

    这次教学经历给我很大启发,虽然有些学生在解决那道思考题时,感到困难,甚至部分学生最后也不明白解题方法,但是他们已经接触了相应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初步经历了运用这些方法探索问题的过程,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能灵活调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对于思考题的教学,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思维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灵活加以思考。

    三、 灵活安排——教学详略得当

    最近,学校正在形成一种“闲聊文化”。每天上完课,办公室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的教师会聚在一起,边喝茶,边交流自己刚才上课的心得和体会。每次聊到思考题,教师们都很头疼,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很多教师觉得如果每次都把思考题讲扎实讲透,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教学时难以做到游刃有余。我觉得对于思考题的教学,我们应当详略得当。也就是说如果这节课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就可以在思考题的教学上多花点时间;反之,如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思考。因为思考题的教学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应当达到的目标,它是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和延续。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灵活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详有略。能有充分的时间在教室里展开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那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让学生课后思考也能起到发展思维的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






    新课程已经实施近六年了。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调研与观察,我们感到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现列举几例,对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进行思考。

    一、 操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

    [案例1] 一位教师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尝试计算30-8,有的学生将30-8的结果算成28,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大多数学生的课桌上都摆着学具盒,如果学生用小棒简单操作一下,就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学生却安静地坐着,丝毫没有动手操作的意思。直到教师指出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小棒摆一摆时,学生才纷纷行动起来……

    [案例2] 一位教师教学“圆的面积”时,为学生提供了三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的圆形纸片。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分成4等份的圆形纸片,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拿出分成8等份、16等份的圆形纸片继续操作,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按照教师的指令规规矩矩地剪、拼……

    上述两个案例在教学中并不鲜见,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了等待,等待教师的指点,等待教师的号令;学生在操作学具时习惯了按教师的提示,按部就班地执行。尽管他们的眼前就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学具,尽管解决问题的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是什么让学生对学具熟视无睹?是什么使这些学生缺乏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

    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教师对学生纪律的约束。部分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为了避免学生将学具当作“玩具”,在上课之前会郑重向学生声明:今天我们的课上需要用学具,一定要听指挥,让你们摆的时候才能拿出来,没有让你们摆的时候,千万别拿!否则……有了教师的指令,学生怎敢随意乱动?其二在于部分教师将学具操作与思维活动割裂开来,学具操作时,学生习惯于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让摆就摆,让围就围……至于为什么就思之甚少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要想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亲近学具的情感,使学具真正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拐杖”,不要因为担心违反纪律而让学生远离学具。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学具解决遇到的困难时,教师要大大加以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具运用的价值,并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自觉使用学具的习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只有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其次要让学生会用学具,学生爱动手并不等于会操作,他们的操作活动往往带有随意性和表面性。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活动的目标,即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操作中要注重将做、想、说结合起来,即操作活动不能只停留于外显的动作层面,而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就案例2而言,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圆的半径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那么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将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直观操作能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不能让学生只是做一个机械的操作工。

    二、 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更需教师的引领与提升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提出问题: 这幅图中画了些什么?分别有几个?你能数一数吗?学生指着情境图,有的从上往下数,有的从左往右数,有的杂乱无序地数,数的结果基本正确。只要学生数的结果正确,教师都予以肯定。至本节课结束,教师都只关注学生数对个数没有,对学生数数的方法却没有任何指导。

    [案例4]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让学生探索44 + 28 =?,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1) 先算44 + 20 = 64,再算64 + 8 = 72。(2) 先算44 + 8 = 52,再算52 + 20 = 72。(3) 先算40 + 20 = 60,4 + 8 = 12,再算60 + 12 = 72。(4) 用竖式计算(竖式略)。(5) 44 + 30 = 74,74 - 2 = 72。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算法之后,教师只是简单评价说:“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到课的结束,学生都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课后,我对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测,结果出乎意料,有近一半的学生仍然用竖式来计算,并没有学生使用口算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给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上述两个案例,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但是,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领与提升也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引领不是牵引,也不是只引领几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引领要恰如其分,如案例3中,教师要做的是什么?最关键的不是关注学生数的结果,数的对不对,应该关注学生数数的过程,看看学生是怎样数的,在交流数法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掌握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数数方法。案例4中,教师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问题是算法多样化了,班上一些后进的学生却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呈现了多种算法之后,不能停留在对各个算法的局部认识上,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思维层次的算法进行比较与交流,在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再做出合理的选择。

    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主导,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只有注意分析、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学生徘徊迷茫时引导,在遭遇障碍处点拨,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学生的探究才能确保取得成功,才能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知识的过渡与提升。

    三、 课堂讨论的价值,要落到实处

[案例5]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这样一个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形状怎么样?面积怎么样?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么样?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讨论结果惊人的一致,都是填空式的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

    “讨论提纲”的好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思维方向,使学生有章可循,但讨论结果的一致性又不禁让我们思考:是什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是“讨论提纲”牵引着学生走一条教师认为该走的路,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点发散的机会,也使课堂讨论的价值不能落到实处。这种讨论显然没有深度,看上去讨论十分热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是学生按部就班的思考。

    课堂讨论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但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设置有些明显缺乏探索价值,有些则难度太大,学生无法自主探究,使课堂讨论只是流于形式。

    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能提出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并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比较、测量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梳理,相信学生也能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这样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有深度,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机会更多一些,甚至可能出现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四、 要使用预设的教学课件,但更要关注教学生成

    [案例6]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时,用课件出示了一道题。帮壁虎找尾巴:

    思考后,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一只壁虎我选88这条尾巴。”教师的课件早已预设好,随机一点,得数是87。于是评价说:“选88?正确的得数是87,今后算题可要仔细一点,知道了吗?”谁知这个学生回答:“老师,我没有做错,我先做的是右边的第一题。”教师有些尴尬:“做题时,我们一般从左边第一题23 + 64做起,你也算做对了,可你是从右边做的,我们一般应该从左边做起。”尽管如此,这个学生还是有点失望。

    [案例7]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所感知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两个卡通人物对话,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概括。

    “小辣椒”说:正方形的特征是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茄子”老师说: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分别出示这两句话之后,教师让学生齐读,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它能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不考虑教学实际,过分关注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努力将课堂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包装,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可能得不偿失。案例6中,那个发言的学生恰好从右边开始做起,选择得数是88这条尾巴,结果是很正确的。但教师在使用预设好的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对学生原本正确的想法只是评价为“你也算做对了”。这样的评价对这个学生而言并不公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7中,看似教师退到了幕后,但实际是教师用多媒体把结论灌输给了学生。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考虑本课有无必要使用课件,哪些环节使用课件对教学有益处等。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案例6中,如果教师在那个学生回答后,能随机调整教学课件,肯定学生的想法,既能顺利地达成练习目标,又使教学十分顺畅。案例7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已经有了体验,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们的特征,又何必照本宣科地机械重复呢?

    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激烈碰撞。我们要实事求是,冷静思考,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浅析一节数学课怎样才算好



《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根据《标准》的总体目标,怎样来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为好课?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观念新、基础实、思维活是一节好课;也有人认为: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方法妥当、效果良好是一节好课;还有人认为:能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是一节好课。其实这些都是从不同侧面概括了好课应具备的一些特征。我们知道,不管教师如何精心组织教学,如何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地指导、启发学生学习等,其目的都是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务求可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评价一节数学课的好坏,我认为可以从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评价。下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

一、课堂上是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主体是唯一的内因,尽管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属于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均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看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可从三方面去评价:

1.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课堂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可从这几点观察:教师是否有创设各种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是否能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教师是否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教师是否有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的过程,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3.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很多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教师一说小组讨论,全班学生就以小组形式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交流着,气氛可真活跃,但没有真正达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目的。评价学生在这环节中得益如何,可观察这三点: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在合作中能否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学生在合作时能否及时地修整自己的意见。

二、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样要体现享受教育的平等,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人人学有所获,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如果让他们接受同一种模式的教育,显然就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是最大可能的发展。

课堂上看老师能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看老师在课堂上能否做到“六尊重、三赞赏”。“六尊重”为:(1)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陷和缺点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三赞赏”为:(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和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其实,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会赞赏,他需要我们用心的观察用心的发现每一个同学的优点和进步,然后用如涓涓细流的话语把内心的话真挚地讲出来。孔子的“诲人不倦”应该也有赞赏的含义。也许只是老师的一句话,就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记得读中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学习一般,书写却特别工整,当时数学老师面带微笑的拿着她的作业本说:“她那清新秀丽的小字儿,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顿时,掌声雷动。从那以后,她加倍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见,赞赏与尊重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课堂上是否关注创新精神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早在1934年就明确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创新并不神秘。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因此,课堂上教师是否能活跃课堂的研讨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以及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呵护、如何呵护等,都应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一节数学课,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培养,就看老师是否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是否有能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题材(资源);是否能很好、有效地利用课堂的资源;是否充分尊重、赞赏学生发表的意见等方面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学生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与做法,只是局限于学习环境氛围的严肃而不敢表露出来。有时表达出来了反而遭到老师的斥责。就如我随堂听的一节课,老师讲二年级简单统计图的练习课时,要求根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图意为喜欢苹果的有20人,喜欢梨子的有25人,喜欢桃子的有18人等内容。老师故意投影出某一学生的错误解题过程:苹果比梨子多多少个?学生很快发现此题是讲喜欢某水果的人数而不是某种水果的个数。这也正是这老师出示这错题的用意。正在这老师继续往下讲时,突然一学生说刚才的题还有错,错在哪里等,这老师不耐烦地斥责到:你刚才没听课吗?不是都已经说出错因了吗?还在这里嚷什么?接着这老师继续往下讲。只见这学生低下头但仍不服气地小声说到:应该喜欢梨子比喜欢苹果的多多少人?而不是喜欢苹果比梨子的人数多,反过来了。这学生说得一点都没错。但就这样,这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意识被这老师扼杀了,得不到更好的培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少用陈述式的语言,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这种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动脑、动手,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达到激化创新思想,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在全国优质课比赛中徐老师上的《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片段,正好体现如何正确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如下:当学生概括得出法则后,教师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意见。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意见,但有一位学生却对“从左往右读”有意见。下面是一段简单的师生对话:



生:我对“从左往右读”有意见。



师(非常疑惑地):你对“从左往右读”有意见?



生:如果是0~9这几个数,不是一下子就读出来了吗?还用得上从哪儿到哪儿吗?



师:那你的意思是……



生:这条法则应该改成“除了0~9以外的数,从高位起,从左往右读。”



师:可以吗?好,有机会我们就把这意见反映给编书的叔叔阿姨们。



(这时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老师没有给予否定,而是让学生说出理由,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提供一个空间与氛围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批判,同时教师又能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



四、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能否体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看老师是否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环境、氛围。同时在进行学具操作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以分步定向指导,逐步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再看老师是否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比如学了行程问题之后,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速度,测一下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学了纳税之后,布置学生回家了解一下爸爸妈妈一个月或者一年要缴纳多少税款。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布置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看一年或几年之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学生经常吃的食品、饮料就是由厂商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的。学生学了"比的应用"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不同比例配制饮料。再尝尝不同的味道,觉得自己喜欢按哪一种比例配制出的味道。这样当生活实际中的情景再现时,学生就会再现所学知识时的情景来解决数学问题。



如本人听了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利息的计算”这课的后半部分的一个教学片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请学生设计1000元压岁钱的储蓄方案。具体如下:



师:同学们说压岁钱用不完要存银行,假如你拿到1000元的压岁钱,你说说你准备怎样存?为什么这样存?



生1:我准备存五年,因为拿到的利息多。



生2:500存活期,另500存定期两年,500元可以随时拿,另外500元过两年可能就要用。



师:这位同学把一部分钱存定期,一部分存活期,他考虑得真周到。



生3:我把1000元存定期一年,如果一年后还不需要,再存定期一年。



生4:我把它们全部存活期,随时可以用。



生5:我存定期三年,那时我正好读高中,可以交学费。



……



又如:一年级上册为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老师以“愉快的旅程”为课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以学生最乐意接受的“诚实生日”点蜡烛活动加强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还要求学生用“10以内数字”说一句话(我家电话号码是×××××××;119是火警电话;120是急救电话;遇到困难请拨110;122是交警电话等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五、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与发展



作为老师,在强调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价值选择,逐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教师应该在思想观念上实现重大转变,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有用信息对学生进行培养。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幽默的话语、尊重和赞赏,正确引导与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及对自己、同伴、或老师作出合理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这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少



数学教学不能摒弃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我们应做到将以上几个观点贯穿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1)学生能否探索到、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并加以运用。(2)通过这节课,自主探索发展、合作交流、思维训练、口头表达等能力是否得到提高。(3) 通过这节课,每个学生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意识、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评价意识、数学价值观等得到发展与提高。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当然,一节数学课要达到以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负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更新理念,具备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并充分尊重学生,努力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致力于教学教育研究。相信,这样的老师必然会上出一节好课。



附: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 价

项 目
评 价 标 准

教学

目标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发展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要求
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3.教学步骤严谨有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学

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3.教学节奏适当,时空分配合理,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4.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5.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6.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7.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

学生

学习

状态
1.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2.学生参与面大,有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交流。

3.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不断地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

效果


1.大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化,学生能正确解题及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

教师

素质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并合理优化。

3.善于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调控能力强。

总体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文化意味:小学数学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




[摘要]学是一种文化,但在当前的数学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了它的文化意味“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待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就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遭遇的现实问题引发思考,拟从数学课文化意味的本质、合理定位、达成策略来阐述作为数学课应有价值追求的数学文化,以期有效重构数学课堂文化。



[关键词]学文化   文化意味    达成策略



新课程以来,数学教育无疑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洗礼,虽然短暂,我们却已深刻体会到了一种诸如“思潮”般的动荡。在数学教育这“繁荣”的背后,却只见其显平面化,虽“显赫”然而实质上却更加边缘化了,因为它远离了作为数学本身的博大精深和文明智慧,它越来越失却了数学本身的文化意味及价值追求……我们目睹着种种教学行为“误”入极端;我们亲闻呼唤数学传统回归的声音;我们追求着“数学化”和“生活化”走向平衡的课堂;我们更期待着以文化润泽的数学课堂。
                                                                       

  一、现实拷问: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最缺的是什么



童年的数学应该充盈着一种游戏化的精神,童年的数学应该是五彩斑斓,充满想象的色彩。它瑰丽、神奇,富于想象力,常常能带领孩子走进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空间的数学世界。但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篇学生上交的数学日记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最缺的是什么 ?(一个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能写些什么呢?数学日记有什么意思呢?数学有什么用处呢?……遇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们无需探寻其原因何在,但现实图景下,最根本的一点显而易见:孩子的数学学习缺少的正是一种“文化意味”。



童年数学对于他们来说,难道真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及?学生生活在童年数学的世界之中该如何去触摸、领略数学那开阔、丰富、优美、甚而是动人心魄的一面?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我们发现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了它的文化意味,变得不那么“文化”了。数学常被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对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忽视不见,正在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剥落、丧失。可以这么说,纯知识的技能教育已使得当今儿童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狭窄,他们的心灵越来越走向沉重和荒芜。也因此,我们时常遭遇类似这样的尴尬: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学习数学除了操练习题以外,数学很难进入学生的生活,不能成为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后,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消退,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而换一个视角,在我们的课堂中,倘若数学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和人性光芒,此时的数学,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课堂?



“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这应该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选择,业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待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本质解读:小学数学课文化意味的内涵



日本学者米山国藏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这些却是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段话说得很中肯,涉及数学的精髓,也涉及人的数学素质。我们培养的小学毕业生总不能只会解答数学题不知数学家的故事而从中汲取精神,不知感受数学之妙而从中体验审美,不知感悟数学思想而从中学会思考,以致将来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那我们所进行的就是如同教动物小熊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不是数学教育。著名数学家柯朗(R. Courant)曾尖锐地批评数学教育:“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不幸的是,教育工作者对此应负其责。”

   

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说起数学文化,在我们的一般人的思维中,想到的是数学历史、数学故事、数学趣事、数学幽默与数学美学等。其实,数学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公式定理,第二个层面就是思想方法,第三个层面就是文化价值。数学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它的核心意义在于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但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把数学的内涵概括全面,这可能就是数学异于其他科学而作为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当我们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时候那便可以说数学文化。简言之,数学文化就是被推广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方式。例如,黄金分割就是一种数学思维,但其被推广,上升为审美标准就成为一种数学文化。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M.Kline)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对定理、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究中,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数学文化的精髓。



数学是一种智慧,这智慧包容着数和形的美妙、具体和抽象的思辨、建设和超越的精神。它是相对的、动态的、易谬的,数学学习追求的是一种智慧!数学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教师的观念只有从数学学科中跳出来,走向数学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因此认为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三、辩证思考:小学数学课文化意味的合理定位



小学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传承数学文化对学生的作用极大,数学教学的文化眼界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因此,数学课上出文化意味以涵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数学素养,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自身应有的诉求,也是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



《标准》在开篇的“基本理念”部分,对数学学科性质作了这样定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过程,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过程。数学学科教学只有放在“数学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中进行,才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



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文化。这种数学文化的感悟不同于大学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而进行讲授,也不同于中学里“数学文化节”活动体验与课堂教学中的有形渗透,它是一种极轻极淡的文化浸润和熏染。我们可以借用不同时期的语言学习来譬喻: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如同婴幼儿牙牙学语,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如同学生照样子写句子,而大学里的数学文化则是关于主谓宾的语法分析。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改变过去的“印染”法,而采用“浸化”法,将数学溶透至小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它永不褪色。



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介绍数学发展中的趣事轶闻、辉煌成就、数学家传记、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引起学生多维思考的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与数学有联系的诸如文学、美学、语言等领域的知识,仅只是数学“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就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关注的不是多么高深的数学文化历史,也不是要求学生去挖掘数学文化的实质,我想,数学教师要关注的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感悟数学的美,体验数学探索的过程,去领略其背后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观念。因此,明晰数学文化,既不能将其窄化为数学史,也不能将其无限泛化指向课堂一切。



新课标数学教育中的三维目标与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之间的映照及升华关系如下: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有意提炼、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上,意会数学中的美和辩证法的思想,让学生的心田浸润数学文化。



四、有效践行:小学数学课文化意味的达成策略



数学课如何体现出文化意味?首先要对数学课堂要有新的理解,要调适好自己数学观、数学文化观、数学价值观,要明晰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对于数学教学课堂,在时间上,不仅指狭义的课堂有限时间,还包括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后延续、拓展阶段;在空间上,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室的有限场所,还包括学校之外的任何场域;在对象上,不仅要考虑孩子的现在,还要为其将来负责;在内容上,不仅只是数学史实及背景故事,更要关注数学概念定义、法则规定、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由此,上出数学课的文化意味就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数学课程内容、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式实施等方面表现出其特性。



1.系统综合:让数学课强化文化意蕴。



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统整,强化数学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学生理解种种学科知识所拥有的关联性,也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文化的情境性,实现文化的创造性,数学课也就超越了数学的“一般性实用目标”,走向了文化意味的境界。



如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系统综合成“走进圆的世界”单元。课时内容的重组有助于学生在新的版块内部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归纳。在单元内部可以重组,在学科之间可以进行系统整合和处理,这一切将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与之有效对话的平台。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我们正是通过综合,使时间、空间上有了保证,借助于音乐、美术、多媒体等手段“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使数学课充满浓浓的文化味,强化了数学的文化意蕴。



2.找准切入:让数学课直抵文化内核。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涵盖概念定义、法则规定、思想方法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怎样从这些看似静态的数学知识背后挖掘出“活力十足”的数学文化教育价值,就需要找准切入,使其直抵数学文化内核。如作为“圆的周长”这一具有数学文化历史的一课,教学中,学生用多种材料、方式探究圆的周长这一体验过程,之所以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广泛参与,正是找准了文化切入点,使其具有极强的数学文化意味。



又如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在适当准备知识复习后,可以以新的问题方式直接出示例题:12.45+78.98+7.55+0.0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板演不同计算方法并提问:(1)有几种不同方法计算(产生多种联想,开拓运算途径。)(2)你打算选择哪一种?为什么?(选择合理运算途径,优化运算过程。)这样设计一个对比情景,让学生从实例体会到:计算规则的丰富和确定的辩证统一,体验到规则生成过程中的丰富数学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简算的积极情感体验,为简算意识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渗透数学解题策略和方法,学会数学式的思考。



3.文化关怀:让数学课走向文化创造。



作为数学文化源头的西方数学及其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是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这同时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室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再造,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可以安排让学生创造轴对称图形。又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时候,在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由此学生自创命名为“加法结交律”。这不可不谓是一种创造,一种数学式的思考,使得数学课成为一个审美的课堂、一个情趣的课堂、一个智慧的课堂,体验数学发展过程的多元化和数学思考的多样性,实现了现实价值的引领。它启示我们:让学生亲近文化,还要根据教材资源、学生认识水平,找准数学文化切入口。选择好文化核心要素,才能有效唤起学生兴趣,发挥数学课程内容引领作用,将学生有效领入宏阔的文化殿堂。



4.多元互动:让数学课洋溢文化氛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在数学板报、数学小报、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关注、感受周围的变化。撰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五、简短结语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从三个层面上来认识数学,即作为工具的数学,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文化的数学。我们要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是以数学课上的公式、计算甚至题海,而是数学方法、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来欣赏数学;了解到数学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走进数学的历史长河,去追寻数学家的足迹,经历数学探索的历程,体验数学中的理性、智慧。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数学知识无需终生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生;解题技能无需终生掌握,但观念及其文化哲学会受用终生。因此,数学课上出文化意味,是一种应有的现实的价值追求。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为出发点,为归宿;秉承文化的本质,致力于课程的育人功能。上出文化意味的数学课,其背后的理念是“将数学窄化为课堂教学”的突围,基于对数学课时空的全新界定。它可使数学回归生活现实土壤,在关注社会、关爱生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重视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每次学生做的书面检测卷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毛糙等“帽子”给予评价。深入分析,是不是就是粗心、毛糙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一、 动口朗读——审题清晰的基础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咬文嚼字,读懂。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小红今年15岁,比小明大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中,“比小明大3岁”,到底指的是谁的岁数大,谁的岁数小。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时,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二、 动眼观察——审题全面的保证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观察要有针对性。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认识乘法”一课中,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教师急了: 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比如,在“认识人民币”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买卖物品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三、 动手操作——审题正确的策略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画画点点。在低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更具实效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如何使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更具实效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1.小组合作要落到实处。包括小组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策略。2.探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包括(1)探究不要丢弃了课本;(2)探究不要冷落了“优化”;(3)探究不光是学生的专利。3.重视交流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思维资源的利用。(1)把学习错误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2)把有益信息变为促进教学生成的资源;(3)让“意外”信息绽放出“意外”的光彩。

《标准》的颁布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积极思考,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成了数学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然而,透过这些令人欣喜的表面,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散而乱的探究场面也在课堂上时有出现。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上四十分钟,使数学课堂学习发挥实效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小组合作要落到实处

1.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小组合作”便走进了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特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互帮、互学、互补、互勉,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无愧为一种倍受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这热闹的场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小组只是一个人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根本没有讨论的热情;有的小组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同时,手里还在玩着别的东西,那种随意与放任暴露无疑;有的几个人对问题还无从说起,为了赶时间,教师便速速“收兵”,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还有的干脆利用这个机会悄悄地说笑……这些现象表明,有的小组合作成了走过场,没能发挥群体的力量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动”,但应记住,动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2.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使这一形式真正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上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才会真正发挥“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达到思维认识的提高。

(2)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在组与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使本组获胜,组内同学会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采用积分制,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同学为组内争得荣誉的加分,反之则减分。任何同学都不愿给小组拖后腿,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组争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像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啦,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啦,如何归纳他人的发言啦等等,这些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会使讨论进一步深入,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总之,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再用于实践,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功能。

二、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探究毫无意义,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同学们讨论“给它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合适?”有的探究盲目进行,缺失了根基,显得散而乱。还有的探究,老师成了单纯的“叫好者”,对各种各样的探究结果,老师都是“好极了”“真聪明”,缺乏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需要的。要使课堂上的探究真正有价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不要丢弃了教科书。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人们原先的“教材至上”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上讲教材、用教材的少了,替代它的是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思路,追求标新立异,显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如有的教师在课上从始至终没让学生翻过书,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书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学生又怎样学会自主学习呢?

数学教科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脱离了教科书,教学就没有了根基;过分地依赖课本,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教材至上”观和“教材无用”观都是片面的。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应用活教材,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开发教材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还会影响着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对教材不熟悉、不理解、不钻研的教师,怎么会开发出有价值的数学资源呢?因此,要做到:

(1)从教材出发,全面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段要求,使探究有定位。

《标准》明确指出了各个学段数学学习的知识要点和要求,在编排时,同一个内容要在几册书中出现,但是目标要求是逐步提高、各有侧重的。教师要通读教材,对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使探究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

例如,教材安排“观察物体”这一内容。二年级上册只要求学生辨认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就不同即可,如果在这时引导学生怎样看到物体的两个面、三个面,那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没有给探究定好位,这样的探究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2)把准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使探究有热情。

把准教材就是准确把握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等。只有把准教材,才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课堂。

还以 “观察物体”一课为例,在准确把握本节课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存钱罐”,在观察过程中,注重了观察方法的引导,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从教材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探究有深度。

尽管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任何教材都不能代表着数学教学的全部。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都要通过创设情境、选取素材、设计思路等方式,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或增删、或拆合,使教材与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过程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一些教学内容,使探究进一步深入,这样将会对学生的课本学习起到补充或拓展的作用。

2.探究不要冷落了“优化”。

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的内涵,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这正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

例如,当今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等类似的探讨环节。方法多、思路多不是一件坏事,但在追求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优化”。尽管“优化”出来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每一位学生,可是最基本、最简捷的方法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值得注意的是,辨别“最佳”方法或“较佳”方法的权利应该交给学生,不能是老师说了算,要让学生从多种算法中去分析、去辨别,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还渗透了“择优而用”的思想。

3.探究不光是学生的专利。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在优化探究过程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探究者,一个没有探究意识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教师只有具备了探究意识,才能有效开发教材;只有具备了探究能力,才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

三、重视交流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思维资源的利用

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信息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学习错误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学习错误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暴露出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错误信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巧妙地给以点拨、适时地给以鼓励,则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的新境界。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发现个位上不够减,正当同学们齐心协力想办法时,有位同学提出:“老师,我有办法,35-6,5-6不够减,用65就行了,6-5=1,30+1=31。”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但他的思路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我没有否定他,而是鼓励他说:“我们都想听听你的理由,可以说给大家吗?”他说:“个位上的5和6相差1,就用30+1……”话没说完,他马上用小手捂住了嘴,“哟”了一声,“老师,我刚才说错了,不是30+1,应该是30-1=29。”我赞赏地点点头,他是用“差几减几”的思路解决的,在紧接着的学习中,学生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一般方法,又多懂得了一种计算思路。

像这样善待、宽容、利用错误,则能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达到激发创新情感、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正如教育专家说的“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

2.有益信息变为促进教学生成的资源。

课堂上存在着大量的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有益信息,让其产生最大的效益,并在运用时不断产生新信息的生成点,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学完 “乘法的运算定律”后,我上了一节复习课,首先出示了三个数:40、8和125,让学生根据三个运算定律分别编三道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提出要求后,同学们开始小组活动,编出了许多式题,其中有运用定律进行简算的,也有不需简算的。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式题进行分析、筛选,使同学们既知道了怎样运用知识,又弄清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出题巩固环节,同学们的思维相当活跃,编出的式题不得不让老师惊叹:88×125=(8×11)×125=8×125×11=11000或88×125=(80+8)×125=80×125+8×125=11000。学生通过编题、比较、评价,获得了知识的整合,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发展。

3.“意外”的信息绽放出“意外”的光彩。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生生间思维不断发生碰撞的过程。学生不是听众,也不是观众,而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与兴致来参与课堂学习,这就决定了课堂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从而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现象。然而,正是这些“意外”,才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处理好这些即时生成的“意外”信息,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绽放出“意外”的光彩。

例如“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把它与学生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出示了8面红旗和2面黄旗,问:“红旗和黄旗可以怎样比?”学生有的说“红旗比黄旗多”“黄旗比红旗少”;有的说“可以把黄旗看作1份,红旗看作4份”……当我正要按照自己的设计揭示“倍”这一课题时,有个学生却说出了“红旗是黄旗的4倍”,他的回答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计划,再揭示课题已没有意义。我干脆利用这个“意外”来个“顺水推舟”,于是我问“你对‘倍’有哪些认识呢?”接下来的学习令我兴奋不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倍”的理解,整节课有讨论、有认可、有反驳,教师只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提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课堂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信息,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富有“动态生成性”,充满生命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培养空间观念策略谈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以前的几何教学,探索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就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从丰富原型、充分感知,操作体验、形成表象,实际应用、发展观念,反思总结、提升思维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具体采用立足生活经验、借助实物模型、运用媒体手段等三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在画图、识图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深刻、清晰的表象。运用拓展练习设计和重视实际应用的方式,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采用反思思维过程、反思学习方法的形式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

  关键词:空间观念   策略   感知   表象   反思

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直觉思考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对空间观念课程标准有如下描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而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发展上总是不尽人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真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下面结合认识图形这部分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 丰富原型,充分感知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具体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立足生活经验

学生所接触过的与空间图形有关的生活经验是发展其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

例如,我校的夏老师教学《射线的认识》时,首先将电筒光射向木板,请学生说一说这束光线的端点在哪儿?接着抽去木板,请学生继续观察,说说现在这束光线的特点。在学生初步感知射线的基础上,又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儿也见过射线?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以一束束光线为主题的夜景图,每束光线都从地面上的某一点射向天空,射得很远,看不到尽头。具体的生活现象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首次感知时就对射线有了鲜明、准确的把握。

2、借助实物模型

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不可缺少的途径。因为实物、模型能使空间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日积月累,学生逐步做到离开实物、模型,也能进行空间形式的思考了。

例如,在体积概念的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理解“空间”、“空间大小”的实际意义,然后理解体积的意义。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实物的作用,将装得满满的书包塞在课桌里后,用手摸摸课桌里剩余的部分,发现课桌里很难放其他东西了,说明书包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然后比较书包与文具盒在课桌中所占空间的大小,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这就是物体的体积。这样借助实物进行感性体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空间知觉,为发展空间观念奠定了基础。

3、运用媒体手段

在认识图形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首先,多媒体能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多媒体能大容量、多视角地展示图形,能突出观察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抽象的图形知识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借助直观操作,把圆平均分成4份、8份后,拼插,得到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继续等分操作,就会耗时费力。这时借助媒体动态演示,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插;再将圆平均分成32份,拼插,得到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然后想象如果将圆无限等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圆的关系,从而水道渠成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媒体为学生推导公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学生观察方便、理解深刻。

二、操作体验,形成表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要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形成空间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1、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深刻的表象。

空间感知依赖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把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作为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深刻的表象,有效地发展空间观念。

如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一课,孙老师首先采用红蚂蚁和黑蚂蚁分别沿着长方形草地和不规则草地的边框爬行一圈,引进周长的概念;接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指出数学书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指出周围物体的周长(文具盒、课桌、椅子、树叶、硬币、黑板……);接着让学生描出下列平面图形的周长(                          );最后辨析 是否有周长。这样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辩一辩等数学活动,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周长的正确表象,为发展空间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如五年级有一道练习题:仓库里有如下几种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铁皮:(1)长0.6米,宽0.3米;(2)长0.6 米,宽0.5米;(3)长0.5米,宽0.3米;(4)边长0.3米。李师傅要从中选择5张铁皮正好焊成一个无盖长方体水箱,应取几张?请你找出来,并把每种规范铁皮取的张数填入下表。

铁皮规格
(1)
(2)
(3)
(4)

取法一
  
  
  
  

取法二
  
  
  
  

取法三
  
  
  
  

取法四
  
  
  
  

取法五
  
  
  
  

取法六
  
  
  
  

取法七
  
  
  
  

取法八
  
  
  
  


看了题目,学生一脸迷茫。老师举起小纸片友情提醒了一下,孩子们马上用桌上的学具拼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兴奋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了,把两张(1)作左右面,两张(2)作前后面,1张(3)作底面,就可以拼成长方体了。”“用4张(1)作前后左右四个面,1张(4)作底面,就能拼成长方体”……在操作活动中,优等生甚至发现总结出:“用两组有联系的长方形铁皮分别做对面,用一张与这两组长方形都有联系的长方形铁皮作底面就能拼成长方体。”“用1张正方形铁皮作底面,4张与正方形的边长有联系的长方形铁皮分别作侧面就能拼成长方体”。在这次练习中,学生以操作为基础,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2、在画图、识图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空间观念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作用的思维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最好语言,是几何语言(即几何图形),它能简捷、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所以,加强识图与画图的训练,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最好途径。

(1)画图。小学阶段对学生画图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让学生会画线、画角及画平面几何图形。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画法,而且要让学生说出简要的依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如画角,第一步先画一条边;第二步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边的一个端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这条边重合;第三步在量角器上找出所要画的度数,画出另一条边。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形成了表象,发展了空间观念。

(2)识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是小学阶段认识图形教学的核心,因为感知的积累才能形成表象,而表象的再现是识别图形的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表象的主要途径。因为变式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出哪些是本质特征,哪些是非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

如四边形的本质属性是由四条边围成,把这个本质属性进行不同的变式,就会出现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果只使其中一组对边平行,就变成了“梯形”;如果使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如果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成直角,就变成了“长方形 ”;如果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变成直角,同时四条边相等,就变成了“正方形”。这样通过不断变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学生形成正确表象,有效发展空间观念。

三、实际应用,发展观念

在对图形充分感知,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学生完成了对图形的建模。但并不能到此为止,还要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往往又要把脑中的模型进行再次转换,转化成题目中所描述的立体实物,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解题。“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再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在这一次次想像中得到发展。

1、拓展练习设计,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好好挖掘,常规习题往往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一双慧眼,不就题论题,为完成任务匆匆而过,而是善于发现普通习题中蕴涵着的开放因素,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发展。

关于长、正方形的周长,绝大部分学生学得快乐,做得轻松,怎样才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时间里持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对书上的练习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0页想想做做第3题。剪一剪:用一张长方形纸,你能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在学生操作后通过比较辨析,统一了剪法,从中感知到:把长方形的长缩短到与宽同样长时,可得到一个正方形,进一步感知了长、正方形的联系。我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为什么?”生答:“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因为长方形的长变了,宽没有变,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接着我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不折不剪,要求学生想象怎样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用虚线表示剪法,并标出正方形的边长,以及剪去小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我口述长方形的长、宽,让学生在脑中想象折、剪的过程。应该说,教学过程是细致的,在步步深入的引导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着思维的洗礼。原来很普通的一道习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身心愉悦、情意自由、主动积极地进行灵活、创造性地思维,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有效培养,形象思维逐步提升为抽象思维。

2、重视实际应用,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完成数学建模,获取知识后及时安排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使学生获得的结论、特征、方法更为深刻,进而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成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运用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要求三个面的总面积?让学生举出实际例子,说一说每种情况各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如计算做一个圆柱体油筒用多少铁皮应求三个面的总面积;计算粉刷圆柱体蓄水池要多少水泥应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总面积;计算圆柱体食品盒上商标纸的面积、塑料管的面积、烟囱的面积等只要求侧面积就行了。我还组织学生实际测量,并计算:①学校行政楼前三根圆柱体柱子需包装多少平方米铝形材料?②六年级教学楼前的红领巾圆柱体活动场所需贴多少平方米地砖?③自找三个圆柱体包装盒,并计算它外面的包装纸的面积。通过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确了表面积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又如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求需要多少材料一般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求容器中能盛多少液体一般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其余情况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反思总结,提升思维

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少了解影响思维的变量,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无法独立地判断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甚至待老师评判其错误后,学生的反思意识也很弱。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现状,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非常迫切。只有重视了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才能成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从而有效地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思维品质。

1、反思思维过程。

皮亚杰认为,把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物,获得丰富的逻辑、数理经验,通过反省的抽象,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说只有重视了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有效地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7页练习六第7题,可以这样安排教学:1、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出周长是20米的花圃,借助书上的方格图,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画出图来。2、体验不同的探索过程:学困生们大部分是用“凑”的方法画出图的,而思维敏捷的同学是这样想的:先确定长加宽的和(即周长的一半)是多少,再确定长、宽分别是多少。3、引导学生反思:哪种思考方法简便?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让学生们有了比获得答案更大的收获,让他们学习多角度地思考探索的方法、策略,在自我反思、对他人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2、反思学习方法。

高年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的能力,这种归纳整理的能力包括知识上的整理和学习方法的整理。在对图形知识整理的时候,我们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要认识一个物体需要分哪几步?从而概括总结出方法:首先要先了解物体的特征,其次由每个特征引出的相关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知道每个公式的具体运用方式,最后还要了解它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由它还能引出哪些知识。在进行知识整理的同时,把所用的学习方法也整理出来,并且提出学习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这两方面的整理,学生不仅全面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明白了应该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空间观念得到有效的发展,逻辑概括能力也随之提高。

如复习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请学生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每个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请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有的学生根据推导过程画出了树形图,有的学生采用了分类图表的形式(长方形与正方形为一类:都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与圆为一类:都用剪拼的方法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与梯形为一类,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拼组成已知图形推导出计算公式);还有的学生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并且归纳出: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使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逐步清晰地建立起知识的网络结构,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己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知识,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