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十五课时:小小运动会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关键: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附页3中的图形。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最近刚开展的运动会的情况,让学生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班取得的成绩。
学生发表想法。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动物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况。
说说都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如:有18只兔子在赛跑,有34只小狗在进行跳绳比赛,有9只袋鼠在进行跳远比赛,有37只猴子在进行爬树比赛,天空中还有蜜蜂、蜻蜓、蝴蝶和小鸟。
2、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中说一说,都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与小组中互相提出问题,再互相解决问题。
小组中活动。
3、反馈,汇报。
如: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蜻蜓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蝴蝶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小鸟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评价小组成员的回答情况。
如:哪里回答得很好,好在哪里?哪里回答得不够好,不好在哪里?你自己问题提得如何,又解决得如何?
(三)、动手做一做。
制作奖杯。
比赛结束后,要对获奖的班级或个人颁奖,所以要小朋友们动手做一个奖杯。
展示几种不同的奖杯图案,让学生说说要如何制作。
学生动少制作,还可以用水彩笔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让奖杯更好看。
展示学生作品,还可以互相交换作品,促进学习。
(四)、解决问题。
比赛结束了,学校准备了两辆最多可以坐50人的车子,那么这两辆车,运动员够坐吗?
学生讨论,要想知道够不够坐,首先要考虑什么?(运动员是否超过了100人,超过了就不够坐,没有超过或刚刚好100人,就够坐。)
如果有96个运动员,你会怎么分配呢?
学生讨论,只要方案合理均可。
(五)、总结。
想对大家说什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小运动会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34 – 9 = 25 (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34 – 18 = 16 (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        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        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        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        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        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        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整理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所以在这里,我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流,再由组长整理进行汇报。]
(3)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        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了本课所学,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        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        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        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        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        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        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        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        数学游戏
1、        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        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3、        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加与减
套圈游戏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看清题意,引题
看图,利用书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1、        独立思考,。
2、        组织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3、        然后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二、        解决问题。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三、        想一想。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如“如第一次如果是23分,第二次是多少分”。并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进一步进行讨论。
四、        练一练。
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独立完成。



乘船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
引导学生估计两只船够不够,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在些基础上,让演学生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
二、算一算。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对于是100—54,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应以鼓励为主。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做。
三、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
这道题不仅练习100以内的减法,而且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乘车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学主题图。
1、        看懂图意。
2、        运用问题开展估算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        鼓励学生浓度根据图意来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4、        对于56—27+19,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加减法的算式列在一起的写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二、练一练
首先让学生明确图意,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并说说理由,最后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三、学后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5: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