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
9月25日
万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
1、 算一算
课本上是单纯的计算,我从学生作业是的错误考虑,加了一个提示:别忘记加进位数哦。出发点是好的。对比两个班级课后的效果,觉得教学顺序不同效果亦不同,把提醒放在计算之前比放在计算之后好,如果能让学生观察哪些算式需要进位,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再出示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学生计算速度和准备工作(学习用品的准备和学习状态的调整)关系密切,有的同学两题做好了,另外一些同学还在慢腾腾地找本子,你急他不急,此时如果你大声地批评他们,又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不批评他则可能一直磨蹭下去。习惯太重要了。
2、 估一估
475+126≈( )百
……
原来这个环节是放在后面的,今天早上整理思路时,觉得将它提前更合适。
以第一题为例,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算法:
(1)500+100=600;(2)400+100=500;(3)480+130=510;(4)500+150=650
第1种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第2种是去尾法,第3种是四舍五入到十位,第4种最特殊,他是四舍五入到50,很有创意。没想到学生中会有如此众多的算法,我觉得估算本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取值策略,只要能说出道理,都是可以的。
3、 估一估,连一连
此题源自课本第20页第8题,编者的意图大概是要学生发现规律“前凑9后凑10”,我没有按编者的意图设计,而是紧扣估算做文章。
在投影中将这10个数都写出来,让学生通过估算将它们配成对,使每组数的和都是1000,因为每组数相差都比较大,所以只要估算合理基本上就能完成连一连的任务。
学生完成情况也比较理想,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先让同学们先在课本中去连一连再回答,使部分同学有机可乘——听其他同学回答而自己不思考。
4、 算一算(线段图)
这是第9题的变式,前面作业中出现关于用两点代表一条线段的问题,学生解答得不是很好,于是设计了一道非常简单却有针对性的练习。一条线段上有4个点,分别用字母表示。同时标明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请学生补充问题并计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直线上的两点表示一条线段。(今年是第一次教三年级,不太清楚学生是否明白这一点)
5、 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使等式成立。
□+□+□+□+□=1000
课堂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的:
(1) 提问学生只用数字8组成的数有哪些?(8、88、888、8888……)并追问这里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2) 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计算+估算。(其实应该是先估算后计算,先通过估算确定范围,然后用计算验证。)
(3)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
(4) 集体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有人这样写,你觉得对不对?“88+88+88+88+88”
生:不对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太大了还是太小了?
生:太小了,10个100是1000,就是(把88看做)100也只有500。
学生言简意赅,虽然可能有些学生还反应不过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数感,这位同学是位平时不起眼的女同学,可惜没有抓住机会表扬一下。
不知道这与前面的估算训练有没有关系?
师:太小了,调整一下,怎么调?
生:调大一些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太小了,调大一些)
师边改边问:改成888+88+88+88+88可以吗?
生:太大了!
师:大了,怎么办?
生:太大了,调小一些(板书:太大了,调小一些)
师:888+8+8+8+8可以吗?
生:太小了!
师:你没算过怎么知道太小了?
生:888不到900,要再加100多才可能。
很明显,学生在自觉地进行估算,888+32<900+100所以888+32<1000
师:怎么改?
生:888+88+8+8+8
师:这五个数的和是1000吗?你怎么知道的?(算一算)
因为时间到了,没有让学生独立验算,师生共同演算888+88+24,教师演算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可以将三个8分一次相加,比较方便。
课后反思:
1、 组织教学虽然会耽误一点教学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总的来说是物有所值的,今天在另一个班就是因为上课初没有充分做好组织工作,结果整堂课都在不停地组织教学,得不偿失。这个环节不但不能省略,而且要求断强化,最后形成课堂常规。
2、 估算(包括计算)要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展开研究,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作用,感受到它的价值,才会主动、自觉地运用。像配套《作业本》中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因为没有体现估算的价值,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是难以得到发展的。
3、 今天在另一班上课很不成功,细想,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拖堂。如果前一节课拖堂,或布置了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练习,必将影响到下一节课。学生从一堂课到另一堂课,必须有一个休息和调整的时间。想想我们自己,连续做一件事时间长了就要站起来伸伸懒腰,走动走动。这还是在成人身上,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远不如成人,更需要调整一下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才能进行下一次学习。迫于老师威严,他们不敢随意走动,但注意力不自觉地就会下降,说话、小动作增多。有时候拖堂,留一点课外作业是无法避免的,此时做好组织教学工作就越发显得必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