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冷战的起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冷战的起源



山西 霍海波 绳会敏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交战以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许多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形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冷战给美苏两国、两大阵营和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同时,也从多个角度挖掘冷战的起源。



第一,两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二战中,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急剧膨胀,战后成为世界最强国。经济上,1945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黄金储备的3/4。军事上,美国拥有装备最精良的陆军和最强的海、空军力量,垄断着核武器,军事基地遍布各大洲。强大的实力使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西欧、日本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内外事务。战后苏联也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陆军数量居世界第一,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战后形成巨大的政治优势,收复了战争中的失地,并且兼并了一些领土,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改善了西部的战略处境;东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苏联,成为其抵御西方势力的重要缓冲带;亚洲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二战中壮大了力量,赢得了广泛支持,增强了苏联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在这种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下,双方相互敌视和斗争,矛盾日益加剧,最终走向了冷战。



第二,外交战略的碰撞。在雅尔塔体系内,苏联基本上成为最大的赢家,在欧洲,不仅确立了在东欧的支配地位,而且占领了德国40%的领土;在远东,不仅取得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的主权,而且在中国、蒙古和朝鲜获得一系列特权;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享有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权,保障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作用。因此,斯大林一方面对雅尔塔体系感到满意,并设法维持和扩大,另一方面依然将消灭资本主义世界作为长期战略目标,谋求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使得国家领导人产生了美国无所不能和领导世界的狂妄意识,为了抵制共产主义,实现领导世界的野心,力图削弱乃至击垮苏联,因此在全球反苏反共,努力扩张影响和势力。这样,美苏对外战略就出现了深刻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从而导致冷战局面的出现。



第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与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不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以18世纪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为主要的思想原则,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应推广到全世界。苏联则以马克思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为思想原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并以推动世界革命为己任,以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由于美苏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推行到别的国家和地区,这自然使他们在广泛的世界事务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对抗,直至冷战。



第四,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战后,英国实力大减,沦为二流强国,但它顽固的反苏反共的立场未变,特别是出于对苏联势力扩张的恐惧,对大批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恐惧,采取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对抗性外交政策。但由于战后经济陷于困境,实力有限,无力单独与苏联对抗,在这种形势下,不得不向美国靠拢,运用外交手段影响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促使美国介入欧洲事务,借助美国的力量抵抗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维护英国的利益。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冷战即将开始的信号。



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冷战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战后美苏两国战略合作基础的消失、双方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趋势、二战导致的政治文化的变化等,限于篇幅关系,不再一一详述。



作者简介:霍海波,女,中教二级,硕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在山西省大同实验中学任教。

绳会敏,女,助教,硕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在安徽省蚌埠学院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