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学生家长辅导数学用书60讲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56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2页第1题,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学习目标
熟练地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文讲解

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孩子背,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孩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孩子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孩子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目录,让孩子找到复习内容,即第二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并浏览课本第8~37页,其主要内容是: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学习的难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进位加,满十进一;退位减,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两者正好相反。
第(1)题,孩子读题,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有的孩子可能说: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
第(2)题,读题理解题意,两个两位数可以计算它们的和,也可以计算它们的差;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让孩子先选择算法,再独立计算。还可以多用几组数进行练习。只用口算的孩子,家长可让他对进位加或退位减进行笔算一、两道式题。
如果有的孩子计算能力不够好,家长可以让他利用“百数表”进行可视化练习。
可按下列顺序进行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还可用连续性的式题进行练习,让孩子注意观察进位与退位的节点,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如462369463480,前者个位相加得9,这是最大的数字;后者个位相加满十,个位写0(即归0),并向前一位进一。这种表现在“百数表”中两数之和转入一行。
也可让孩子回头阅读课文,回忆学习过程,查阅读书笔记。
习题解析

1题,让孩子独立计算,家长记录时间,了解孩子计算的情况。对于计算错误的孩子,让他们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2题,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可笔算可口算,也可竖式连写,能正确计算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57课时 表内乘法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2页第2~3题,第105~106页练习二十四第3~6题。
学习目标
熟练地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文讲解
本课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孩子熟记。因此,让孩子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孩子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孩子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孩子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孩子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孩子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可以先让孩子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第1个问题是两数相比的问题,第2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这是本学期学习的三种解决问题中的两种。还有一种是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在后面的习题中进行复习。
辅导精要
看课本目录,浏览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概述知识要点:乘法的意义,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算式的读法,乘法口诀,用乘法意义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可背“小九九”,也可背“大九九”。还可以利用“百数表”进行可视化背诵,对于不很熟练的孩子尤该如此。
让孩子读第2题第(2)题的题目: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独立完成:6×9=54,9×6=54。说一说算式各部分名称,在口诀中找出算式中的相应部分,如“六、九”是因数,“五十四”是积。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加法算式: 6+6+6+6+6+6+6+6+6=54,9+9+9+9+9+9=54。归纳如下:

所以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可让孩子自己举例说明。
第3题,看图说图意。小丽说:我摘的是小明的3倍。小东说:我摘的比小明多8个。小明说:我了5个西红柿。问题是:小东摘了多少个?小丽呢?“小丽呢?”意思是小丽摘了多少个?
让孩子找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并编制相应的数学问题。
根据小丽的话可知,她摘的个数和小明摘的个数进行比较,所以说:小明摘了5个西红柿,小丽摘的是小明的3倍,小丽摘了多少个?列式是5×3=15(个),3×5=15(个),5+5+5=15(个)。
根据小东的话,他摘的个数和小明摘的个数进行比较,所以说:小明摘了5个西红柿,小东摘的比小明多8个,小东摘了多少个?列式是5+8=13(个)。
比较小丽的话和小东的话,小东说的是比大小,小丽说的是几个几。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习题解析

第3题,这是小熊的家,墙上写着许多式题,算对的孩子可以到小熊家做客。让孩子看图理解这种题意。然后再独立练习。家长可以装扮成小熊,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和鼓励。有做错的孩子,要及时让他进行改正,并分析出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估算的基本方法是将式题变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独立完成,家长是注意观察孩子完成练习的过程,但一般不要对孩子说三道四,确实计算错误,也要到完成后,引导孩子进行检查,让他自己发现。

第5题,读题,观察式题,有的少了运算符号,有的少了关系符号。对于填运算符号的,要分析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填关系符号的,要计算出左边的式题,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第6题,乘加、乘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习题,主要是解决运算顺序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58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1页第4~6题,第106页练习二十四第7~8题。
学习目标
加深理解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课文讲解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孩子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第4题。让孩子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这种练习对孩子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非常重要。
第5题,培养孩子的估计意识,并训练测量方法。
2.“角和直角”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要求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第6题,先通过数图中角和直角的个数,复习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在图中加一条线段的活动,把画直角和数直角结合起来复习。
辅导精要
看目录,浏览第1单元和第4单元的学习内容,想一想这两个单元主要学了哪些知识?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单位,1厘米和1米是长度单位,测量出来的长度都是1厘米或1米的几倍。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直角的一条边是平的,另一条边是直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用尺子或三角形可以画角。
第4题,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也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第5题,先让孩子在第一条线段量出1厘米的长度,再估计大约有多长;根据第一条线段的估算结果,再估计第二条线段大概是第一条线段的2倍,有多长。然后进行测量。对于量线段,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孩子量的正确都是可以的。最后,思考4厘米、8厘米与1厘米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
还可以引导孩子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
第6题,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孩子会在几何中发现角或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另一方面,应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孩子观察周围实物的面上有什么样的角(对直角要进行判断),使孩子经常注意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1)题,把图形遮盖只露出两条边即为角,有4个。
第(2)题,加一条线段,要经过右上那个角的顶点。还可以让孩子找一找,现在图形里有几个角?有8个。
习题解析

第7题,读题理解题意。孩子独立测量,并在线段的上方写出测量结果。再按题目要求列式计算。两条线段接起来,就是合并起来,用加法。


第8题,可以先让孩子独立画直角。在孩子画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孩子,要及时进行辅导。至于孩子画出的是一个直角,或是二个直角,或是四个直角,不必要求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59课时 观察物体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3~104页第7~8题,第107页练习二十四第10~13题。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讲解
第7题,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第8题,画轴对称图形。

  
复习观察物体时,可以让孩子看书上的图,想像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
复习对称图形时,先让孩子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然后再让孩子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最后,让孩子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辅导精要
看目录,浏览第5单元的内容,知识点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找到轴对称图形和镜面对称现象。
第7题,一只猪宝宝的储蓄罐,3个小朋友分别从哪些面观察,想像一下他们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并连线。
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些其他实际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对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第8题,读题理解题意,想一想什么是对称图形?你知道哪些对称图形?让孩子举例说一说,可以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图形,如小树等,然后选择两种利用方格画出来,并找出对称轴。
复习镜面对称现象。让孩子站在镜前,或者在镜前摆放一些物品,找一找人与像、物与像的对应点,理解镜面对称现象。
习题解析

第9题,复习对称的练习。
(1)拿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正方形,剪下来,折痕是对称轴。
(2)把正方形再对折,折出4个一样的三角形。让孩子说一说正方形共有几条对称轴?再剪成4个三角形。
(3)让孩子找到三角形的直角,再用这4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还可让孩子想一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


第10题,图文题,插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这是两数相比的解决问题。

第11题,图文题,插图的情境即是已知条件,有3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的棋子有6个,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棋子?这是运用乘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第12题,让孩子找出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并在“VCD机卖了7台,电视机卖的台数是VCD机的3倍,电视机卖了多少台?”之间连线,再读一读理解题意,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以上三道题是本学期学习的三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要让孩子确实掌握,若有不熟练的孩子,可让他详细阅读课文内容,并查阅读书笔记,也可适量增加练习。
第(2)题,提问题。如
1.VCD机卖了7台,摄像机比VCD机少卖3台,摄像机卖了多少台?
2. VCD机卖了7台,摄像机卖了4台,VCD机和摄像机一共卖了多少台?
3. VCD机卖了7台,摄像机卖了4台,电视机卖的台数是VCD机的3倍。三种电器一共卖了多少台?(电器是VCD机、摄像机、电视机的“上位概念”。)


第13题,先让孩子独立解答,要求在90秒内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60课时 统计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4页第9题,第108~109页练习二十四第14~16题,思考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统计的初步知识。
课文讲解
本学期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用一格表示两个物体,使孩子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作用。

复习时,可以让孩子先说一说统计图表示的内容,并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再根据统计图提出其他问题。
辅导精要
看目录,浏览第7单元的内容。
第9题,统计了牛奶、汽水、橙汁、矿泉水等四种饮料受欢迎的情况,画了四个长方形,左边的数据说明一格代表2人,对应过来,最喜欢牛奶的有20人,最欢迎汽水的有14人,最欢迎橙汁的有18人,最欢迎矿泉水的有14人。也可以说,最喜欢牛奶的有10格,2×10=20人;最欢迎汽水的有7格,2×7=14人;最欢迎橙汁的有9格,2×9=18人;最欢迎矿泉水的有8格,2×7=14人。
(1)最受欢迎的饮料是牛奶。理由是长方形最高,或者说人数最多。
(2)喜欢汽水和矿泉水的人数同样多。理由是长方形一样高,或者说人数同样多。
(3)可以从求总数方面提问题,也可以从两数相比方面提问题。如喜欢汽水和喜欢矿泉水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加法算式是14+14=28人,列乘法算式是14×2=28人。能列乘法算式的孩子,对数学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也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课前检测”。
习题解析


第14题,本题需要全班同学合作才能完成。家长可让孩子说一说他最喜欢什么季节,并说一说理由,可让孩子说得富有诗意。具体的练习要求孩子在学校完成,回家后,可检查孩子学习的情况。

第15题,可要求孩子向他的体育老师进行调查,要教给孩子向他人问询时应该知道的基本礼仪,如见面时,要问:某老师,您好(带姓称呼,尊称,都表示尊敬老师)。我找您了解一下学校体育用品的数量可以吗?征得老师同意后,对具体地进行调查。

第16题,选学题。学有余力的孩子要进行练习。
让孩子自己读题理解题意,题目较长,有一定的阅读难度,理解题意的难度也比较大。先让孩子找一找共有几句话?再一句一句地理解。
第二句话中“只花20元”的意思是每人花20元,“各自选择”的意思是游乐项目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第三句话中“请你帮”,这是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第四句话,补充说明,“最喜欢”的意思是这个项目首选,或者是这个项目重复游玩,或者次数最多;“不敢玩”的意思是这个项目不玩了,只玩其它项目,这是一个简单的推理。
根据方案确定计算方法,也是练习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游乐的计划如下。
小乐
方案一:玩2次过山车,10×2=20(元)。
方案二:玩1次过山车,1次卡丁车和1次旋转木马,10+8+2=20(元)。
方案三:玩1次过山车,1次激流勇进和1次碰碰车,10+8+2=20(元)。
小平
方案一:玩3次激流勇进和1次旋转木马,6×3+2=20(元)。
方案二:玩2次激流勇进和1次卡丁车,6×2+8=20(元)。
方案三:玩2次激流勇进和2次碰碰车,6×2+4×2=20(元)。
方案四:玩2次激流勇进, 2次旋转木马和1次碰碰车,6×2+2×2+4=20(元)。
方案五:玩1次激流勇进,1次碰碰车和1次过山车6+4+10=20(元)。
方案六:玩1次激流勇进,1次碰碰车,1次卡丁车和1次旋转木马,6+4+8+2=20(元)。
小芳没有首选项目,也没有特别喜欢的项目,除了与小平一样外,她的方案还可以很多,如碰碰车玩5次,4×5=20(元)。
可以让孩子多思考,但不必把所有的方案都想出来。

思考题。让孩子理解题意,如“第二、三、四图里都有小健喜爱的活动”这是概括的说法,具体的说法是:第二图里有小健喜爱的活动,第三图里也有小健喜爱的活动,第四图里还有小健喜爱的活动。这种逻辑关系清楚了,解题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可以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比如小健喜爱的运动,在(二)、(三)、(四)图上,先把不是共同的体育项目分别划掉,最后只剩下乒乓球,就是小健喜爱的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00: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