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学生家长辅导数学用书60讲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4课时 加减混合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28页例3,第29~30页练习五第2~9题,思考题。
学习目标
会综合运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灵活地计算加减混合。
课文讲解
加、减混合,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要引导孩子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算出得数。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问孩子:把它们写成连写的竖式该怎么写?让孩子自己想出写法。练习时,要强调竖式的格式。

          
例1,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情况为背景。孩子一般都有乘车的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
辅导精要
看图说图意,一辆公共汽车从左往右开,到站时,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上车的有28人,下车的有25人。把有关信息联系起来是,一辆公共汽车原来有67人,到站时,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列式是67-25+28。
家长问:怎样算?孩子说:从左往右算,67-25不好口算,要列竖式。让孩子动手笔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直接是简便写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该进行对比,把两者联系起来。
您的孩子能说出,上车、下车后,车上多了3人;67+3=70人。他直接口算出得数也行。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智慧的计算方法,但不能把这种方法强加给孩子。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让他“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全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
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分步列式,两个42用线连;横式的各数、符号与简便写法的各数、符号用线连。
“做一做”

练习的要求与连加、连减的相同,不作赘言。
习题解析

第2题,让孩子独立完成,家长注意观察,能正确计算就行。

第3题,先让孩子看统计表,说明题意,然后再计算。

第4题,口算两步的式题,要求孩子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住,再算第二步。

第5题,也是口算两步的式题,比上题的要求更低。渗透函数思想,要作提示。

第6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孩子说题意,并列式解答。

第7题,让孩子灵活地运用口算和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第8题,属于游戏性质的练习。本意是两个孩子通过比较计算速度,谁先夺得红旗。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只用计时的方法,鼓励孩子提高计算速度,在80秒钟内完成,全部正确,您也给孩子一面红旗。还可以把它写成一个算式:
25+36-47+58-23+19=68。

第9题,九宫格的变式题,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是30的3倍,即90。

思考题是这样设计的:找出外圈一个数减里圈一个数得62,再旋转外圈或里圈使两个数在同一方向,然后计算出其余3组数的差。理解题意后,让孩子自己解答。
在解答之后,还可以让孩子想一想,怎样找可以找得快?如想用62加里圈哪个数的得数是外圈的一个数,或者圈哪个数减62的得数是里圈的一个数,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这只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5课时 加、减法估算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1页,第32页练习六第1~3题,生活中的数学。
学习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课文讲解
学习加减法估算,课本里采用了两个重要措施:一是例题选用孩子熟悉的事例,这种事例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也是用估算去解决的,这有利于孩子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二是通过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孩子认识到:估算的方法并不唯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估算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估算思路,只要恰当合理都可以。

例4,让孩子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使孩子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同时,便于孩子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
估算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连减,还可以用加减混合,中间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减法的估算。
例题呈现了两种估算策略:有一名孩子用连减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约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约得30,从而判断用剩下的钱买水杯还够,两步计算中都运用了估算。另一名孩子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约得70,再口算出大约还剩30元,从而得出买水杯还够的结论,第一步计算运用了估算(28+43≈70元),第二步是精确计算(100-70=30元)。此外,还有一名孩子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算呢?”提示让孩子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要求孩子能口头表达就可以了,不必写出算式进行表达,不要求认识约等于号。
辅导精要
看图说图意: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一个热水瓶28元,一个烧水壶43元,6个水杯24元。小精灵明明问:妈妈带的钱够吗?
家长引导孩子想一想:明明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原来是明明在替妈妈想,妈妈在选购商品时就要想钱够不够,她还可能想多买几个水杯如8个或10个,但选太多了,钱不够会很难堪的。
家长再引导孩子想一想:妈妈要精确地计算出商品的价钱吗?这时,妈妈还没付钱,只要估计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这种估计一下,计算出大概的结果,数学上叫做估算。读小节课题:加、减法估算。
让孩子把题目的要求再说一遍。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一个热水瓶28元,一个烧水壶43元,6个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内容。读左边同学的估算方法: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买热水瓶用28元,28元接近30元,100-30=70,大约剩70元,就是100元-28元大约剩70元。再买烧水壶43元,43元接近40元,70-40=30元,,也就是70元-43元大约还剩30元。并合适的空白处记录:100元-28元,并划下划线,与估算方法中的“70元”连线;70元-43元,与“30元”连线。
再读右边同学的估算方法: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70元,买水杯够了。买热水瓶和烧水壶,28元+43元,大约是70元;100元-70元=30元。记录:28元+43元,并划下划线,与“70元”连线;100元-70元=30元,算式中的30元与文中的“30元”连线。
还可以怎样估算呢?
1.买热水瓶和烧水壶28元+43元,大约花去70元;70元+24元=94元,买水杯够了。记录:28元+43元(不要写得数),70元+24元=94元(下同)。
2.买热水瓶和水杯28元+24元,大约花去50元;100元-50元=50元,买烧水壶够了。有的孩子说28元接近30元, 24元接近20元;有的孩子说28元和24元都接近25元;两种方法都可以,没有优劣之分。
3.买热水瓶和水杯28元+24元,大约花去50元;50元+43元=93元,买烧水壶够了。
4.买烧水壶和水杯43元+24元,有的说大约是60元,有的说大约是70元,两者可以行;或者100元-60元=40元,或者100元一70元=30元,或者60元+28元=88元,或者70元+28元=98元,都是等价的;买热水瓶够了。
孩子的计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孩子采取的策略可能是很丰富的,不要急于评判,更不能简单地认为估算结果离精确结果越近的方法越好。只要孩子能运用适合自己的策略,把问题解决,都要进行鼓励。
最后,把6个水杯改为8个水杯,即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一个热水瓶28元,一个烧水壶43元,9个水杯36元。妈妈带的钱够吗?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100元-28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70元-43元),买水杯不够了。
归纳总结:在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当作整十数算就可以了。
“做一做”,结合孩子熟悉的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加法估算。

习题解析

第1题,让孩子判断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和80比,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例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第2题,小明原来有20多枝水彩笔,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可以是21到29中间的任何一个数,再加上12枝,估算的灵活性就更大了。

第3题,在估算小亮大约还有多少个字没写时,采取的策略可以很灵活,可以先估算出两天一共大约写了多少个字,再进一步计算,也可以用100个大字减去第一天写的,再减去第二天写的,等等。


“生活中的数学”,一个电脑教室的场景,让孩子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估算时让孩子一眼出,不必进行数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㈠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3页第1题,第34页练习七第1~4题。
学习目标
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文讲解
复习笔算时,开始先让孩子说一说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然后引导孩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如做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在十位数上加进上来的1,做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从十位数里减去退走的1,等等。然后再做练习,检查孩子掌握的情况。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第8页,读单元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并把它抄写到本子上。想一想这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由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些式题不好口算,所以就要列竖式进行笔算,并抄写各小节课题。
第一节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两个学习内容: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个位上两数相加不满十就不进位;满十,就进位。各写一个算式举例说明(下同)。
第二节两位数减两位数,有两个学习内容: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个位上的数够减,就不退位;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退位。
第三节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有三个学习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法估算,是前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
抄写后,形成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本单元知识的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想一想自己学会了没有。留下时间让孩子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
家长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孩子可以说: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进1和退1的意思正好相反。
阅读课本第33页第1题,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即把“省略号”部分补充完整,“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划下划线。
习题解析

第1题,鸽子送信,进行笔算练习。与法则进行对比,提高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有的孩子可能从十位算起,这也是允许的,家长不要一定把他硬扭到从个位算起,对未来事件有预见,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呀。

第2题,孩子既可以使用分步列式计算,也可以使用简便写法。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在可以运用口算的地方运用口算。

第3题,直接写竖式进行笔算。

第4题,要注意对式题进行直接地判断,如63<60,63-3必小于66;75>53,75+9必大于73;54+4个位不满十必小于60。对不易判断的式题进行精确计算,如第一行的前两题。练习到28+4○24时,家长就要问孩子不计算能不能直接判断。
拓展与提高
继续练习筹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7课时 整理和复习㈡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3页第2题,第35页练习七第5~8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提高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讲解
第33页第2题,主要有两个复习任务。
一是复习“比一比”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注意培养孩子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一般能提出“公鸡有多少只?”和“小鸡有多少只?”如果孩子进一步提出“小鸡比公鸡多多少只?”“小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等问题,也要给予鼓励,并可让孩子尝试着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孩子可能还会提出“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虽然在计算上已经超过了这个单元的范围,但仍要鼓励孩子提出来。

辅导精要
看图说图意:同学们参观养鸡场,一个同学说,母鸡有45只;另一个同学说,公鸡比母鸡少36只;还有一个同学说,小鸡比母鸡多47只。问题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家长问:你想怎样提出问题?孩子可能说,先找一找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有什么联系,看一看有联系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1.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公鸡有多少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公鸡少而母鸡多,45往回数36就与公鸡的只数同样多,列式是45-36=9(只)。
2. 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小鸡有多少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小鸡多而母鸡小,45继续数47就与小鸡的只数同样多,列式是45+47=92(只)。
这两个道题都是“比一比”的问题,两数相比,要根据数的大小关系决定用加法或减法算。
3.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列式是45-36+45=54(只)。孩子能提出问题,不会列式,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4. 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小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列式是45+47+45=137(只)。如果您的孩子能列式,也会计算,就恭喜您了,您的孩子数感很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学习内容。
5. 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公鸡与条件没有关联,这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的孩子还能列式解答,就太有意思了。这正好是培养孩子学会有根据地思考的大好机会,家长一定不要放过。
6. 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养鸡场的鸡一共有多少只。45+9+92=146(只)
引导孩子浏览第23页~25页的学习内容,读一读“读书笔记”的内容,再现知识要点。
习题解析

第5题,加法估算。51元+38元,51元接近50元,38元接近40元,大约需要90元。列式:51元+38元。答:大约需要90元。

第6题,孩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
可以分别算出10年以后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再相减,即51-23=28(岁)。
引导孩子理解父亲比儿子大的岁数是一个不变的数值,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41-23=28(岁)。

第7题,“比一比”问题,搅拌车的辆数和运输车的辆数相比。让孩子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解答方法。

第8题,口算题。一年级下学期末的计算要求是每分钟做6题,错误率在10%以内,现在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具体的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8课时 我长高了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7~38页。
学习目标
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课文讲解
这是一个实践活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共有五个活动项目,即测量身高、测量臂展、测量跨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这些测量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也可使孩子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进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孩子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同学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另一名同学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孩子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辅导精要
看图说图意。老师带领同学们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1.同学们在轮流测量每一个人的身高,老师在做记录。根据统计表,说一说,他们的身高。读一读两个同学的对话:“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看看王力有多高?”让孩子推测结果:如果王力身高也是1米21厘米,1米21厘米的人数就比1米20厘米的人数多2人;如果王力身高是1米20厘米,1米20厘米和1米21厘米的人数就同样多了。
2.有两个同学在测量窗户。窗户宽1米30厘米。
3.有两个同学在测量门宽,是1米90厘米。
4.有两个同学在测量王磊的步长。王磊走一步的距离是52厘米。
5.有两个同学在测量刘军的臂长。刘军伸开手臂的长度是1米18厘米。
教育孩子,当课堂上要学会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与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家长测量自己孩子的身高,步长,臂长,胸围,头围,裤长等,测量时,要让孩子自己读数,并记住这些数据。
家长配合孩子测量家里的各种物体的长度,如门宽、窗高等等。
在活动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例如,在测量门窗时,尺子的首末端要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最好利用门或窗已有的线段进行测量;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孩子的双臂要伸直、手指要伸平;在测量步长时,被测孩子应该自然地走出一步,不能用力跨步,测量时,应同时选择左右脚的前端或后端,等等。对于测量的结果,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出是多少厘米,如“我的身高是120厘米”,家长可提示孩子也可说成是1米20厘米。
最后,让孩子复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如测量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如52厘米是52个1厘米排在一起;测量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超过1米又不到2米,就用1米几厘米表示,如李刚的身高是1米25厘米。再让孩子用一个物体或手势比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
拓展与提高
家长带领孩子到户外开展测量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19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8~40页例1、例2,第42页练习八第1~3题。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课文讲解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曹飞羽著,《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
主题图。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如,做操的学生伸开两臂组成了角,老师三角板上的角,老爷爷剪刀上的角等等。课本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孩子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孩子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孩子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例2,介绍利用尺子画角的方法。
辅导精要
主题图。从近到远,有的同学在体操,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老大爷拿着大剪刀在修花,老师拿着三角板去上课。
引导孩子观察,三角板、大剪刀、足球场、球门上画了两条红色的线,这些图形都有角,做操的孩子伸开双臂也组成了角。
让孩子再观察图中哪些地方还有角,家长用直尺画两条线把它们标出来。
观察剪刀、吸管、数学课本等,这些物品都有角。并用它们画出角。剪刀还可变换叉开的不同,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两条边、一个顶点。
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让孩子通过旋转变成大小不同的角,直观地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用几张纸分别折出几个不同的角,如对折再对折是一个直角,对折再三折是一个锐角,对折对折对折再对折也是一个锐角,并指出边和顶点。
家长问:没有这些物品,只用尺子要怎样画出一个角?引导孩子读例2的要求,并尝试画角。也可以先尝试画角,再读例2的要求,验证画角是否符合规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画角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孩子再画一个角,使其规范。
“做一做”

第1题,让孩子家里实际物体的表面中找出角。想一想,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也能找到角,为在课堂里进行汇报交流作准备。
第2题,让孩子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但不要求孩子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把“几”圈起写上数字,把“?”改为逗号和句号,并作下划线。例2的题目作下划线,(1)、(2)之间画一个箭号,表示画角的步骤。
习题解析

第1题,通过观察能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判断后,可让孩子说说理由。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孩子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第2题,三角形有3个内角,四边形有4个角。认识时,可以把图形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只露出其中一个角,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第3题,使孩子了解到: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练习时,可以让孩子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也可以用尺子和一张薄纸把其中的一个角拓下来,再与另一个重叠。
学具准备
1把剪刀、1副三角板、用两根硬纸条做成可活动的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二上·第20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40~41页例3、例4,第42~43页练习八第4~8题,活生生中的数学。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课文讲解
例3,引导孩子观察国旗、椅子、运动员身上的角,说明这些都是直角。再通过让孩子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例4,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并教学用三角板画直角。
辅导精要
让孩子观察国旗、椅子、运动员身上的角,国旗上有4个角,椅子的正面有7个角,运动员身上有1个角。
用尺子和一张薄纸拓下其中的一个角,与例2的角进行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例2的角,一条边是平的,另一条边是斜的;拓下的角,一条边是平的,另一条边是竖直(垂直)的。数学上,把这种角叫做直角。例3中的角都是直角。
家长画一个直角,并写上直角号。
拿一张纸,怎样折可以得到一个直角?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一个直角。把纸展开,根据折痕看一看一共有几个直角。
重新用纸折出一个直角,用它与三角板的角进行比较,得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引导孩子想一想: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怎么办?孩子可能说: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这个角比一比。
让孩子实际操作,通过测量,再判断一些具体物品的表面的角是不是直角。如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红领巾上的角。测量的方法:先要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
家长问:你会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吗?让孩子尝试画直角。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先画一条线,三角板的一边与它重合,三角板的顶点与一个点重合,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一条线。
“做一做”。

第1题,找到直角后,可让孩子用三角板进行检验。
第2题,让孩子在方格纸上用尺子画直角,即角的边在方格上。画两个直角,可以同向,也可以反向。
习题解析

第4题,可以先让孩子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第5题,如果没有钉子板,就请家长用电脑打印一张点子图。可以让孩子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第6题,可让孩子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第7*题,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要先让孩子找,必要时家长可以指点。
左图有两个小的角组成一个大的角,共3个角。
中图两个三角形有6个角,上方两个角组成一个大的角,共7个角。
右图也是两个三角形有6个角,还有两个对顶角,共8个角。

第8*题,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
按面计算,每个面4个角,6个面,可以4个4个地数,4,8,12,16,20,24,共24个角。也可写成4+4+4+4+4+4=24。
按顶点(这是立体图形的顶点,不同于角的顶点)计算,从一个顶点有3个角,8个顶点,可以3个3个地数,共是24个角。也可写成3+3+3+3+3+3+3+3=24。这两个加法算式,可为学习乘法作准备。
还可让孩子用三角板检验直角。
“生活中的数学”。 结合角和直角的认识,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如果可能可以将孩子列举的实例展示出来,然后出示本实例:工程师用的角尺、大吊车,启发孩子去寻找生活中的角的应用的实际例子。

学具准备
若干张点子图、若干张方格纸。方格纸可用电脑打印,也可到商店去购买作图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00: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