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3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生2:求3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师:再利用线段图来观察,7/10和问题“文化遗产有多少处”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总数的7/10正好是要求的问题。
生2:总数的7/10和要求的问题是对应关系。
师:所以要求问题“文化遗产有多少处”用30直接乘问题对应的7/10就行。
2.出示窗2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板书课题)
师:今天的情境图带来的是秦兵马俑的信息,信息比较多,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
师:再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把情境图上的信息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有清理?
师:建议同学们以“根据第几条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句式提问题,可以吗?
生1:1号坑内有6000尊陶俑、陶马,已清理出它的1/6,1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有清理?
生2:1号坑面积最大,比2号坑大5/9。2号坑占地约9000平方米,1号坑占地约多少平方米?
生3:2号坑内的陶俑、陶马尊数比1号坑少3/4,2号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马?
(评析:新授前的铺垫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顺利地实现正迁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稳固程度直接影响着正迁移的实现,而且学生头脑中的旧知痕迹,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地衰退,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抓住新知识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生长点”来设计铺垫练习,对本节课的教学很有帮助。另外,利用窗1中的信息来设计练习题,不打破教材中的原有情境串,使铺垫练习与新授学习浑然一体。)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1号坑内有6000尊陶俑、陶马,已清理出它的1/6,1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有清理?
师:读题,弄懂说的是什么事,再读题,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边读边想:这道题怎样解答?
师:咱们先在练习本上尝试做一做。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式是6000-6000×1/6,先用6000×1/6求出已清理出了多少尊陶俑、陶马,再从总数6000里减去已清理的尊数就是没有清理的尊数。
学生说算式和计算过程(第一种),教师板书。
师:你和他的方法一样吗?你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2:先用6000×1/6求出已清理出了多少尊陶俑、陶马,再从总数6000里减去已清理的尊数就是没有清理的尊数。
师:你怎么知道求已清理出了多少尊要用6000×1/6?
生2:题里说“已清理出它的1/6”也就是清理出了总数6000尊的1/6,求已清理出了多少尊,也就是求6000的1/6是多少,所以用6000×1/6。
师:(指板书)用这种方法求还剩多少尊没有清理,应该先求,然后再求?
引导学生梳理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评析:有了窗1的知识基础,这种方法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所以老师在这种方法的学习上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师:想到这种方法同学真多,我们在这种方法上达成了共识。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算式是 6000×(1-1/6),(1-1/6)先求出没清理的尊数占总尊数的几分之几,再用6000乘几分之几求出没清理的有几尊。
学生口述,教师写算式。
师:听明白了吗?再找一个同学说一说。
生2:(1-1/6)先求出没清理的尊数占总尊数的几分之几,再用6000乘几分之几求出没清理的有几尊。
师:(1-1/6)求的是什么?能再解释解释吗?
生1:(1-1/6)求的是没清理的。
生2:(1-1/6)先求出没清理的有多少尊。
生3:(1-1/6)求的是没清理的尊数占总尊数的几分之几。
师:看的出好多同学对(1-1/6)的意思还不太明白,除此以外,对第二种方法你还有疑问吗?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算式中的1-1/6和问题还剩多少尊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有困难。
(课件展示)
师:你平时做题遇到困难时通常会想到什么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