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实践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实践与反思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街小学 何文萍



  摘要:新课改理念,说到这个话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要产生许多疑问:什么是新课改?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新课改要注重改什么?……面对新课改我们存在的问题、困惑很多。2001年新课改起动,我县2003年进入实验阶段。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从事新课改的实验工作,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体会,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反思,以便与同行互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认识;反思



  一、什么是新课改?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课改即课程改革,“新”对旧、传统,新课改即相对于旧课程、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它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纵观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是旧有体制、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进程,这时就要改革。新课改也不例外。国家要发展,教育是关键。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根据国家教委教学调查表明,我国教学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和国外教育相比还存在许多劣势。



  [案例]风格迥异的教学。



  三个国家的美术教师教学生画《苹果》。中国:老师一笔一画地勾勒,学生模仿;日本:有一个苹果的样品,学生描摩;美国:老师带了一箩筐苹果,每个学生拿起一个,揣摩、观赏,有的甚至品尝。中国学生画的苹果:非常逼真,但千篇一律。日本学生画的苹果比较“相似”,但是都是一个苹果。美国学生画的苹果:众彩纷呈,各具特色。



  反思: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学校教育中存在许多差异,这其中有很多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但反映在学习方式上,美国的学校教育更突出儿童的自主学习,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形成。看到我们的传统教学学习由老师做主,老师说了算,儿童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何谈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所以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于2001年正式启动,我县于2003年进入新课改的实验推广阶段。新课改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应注重“改”什么?



  “人可以是自己的一堵墙,也可以是自己的一条路,就看你拥有何种观念了”这是《观念:成功第一步》这本书中作者的深刻思考,由此可见观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正确的观念是我们踏入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观念呢?“观,看法 ;念, 想法。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一种新颖的、独特的思维理念,思想意识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1]任何改革都必须从改变人的旧的思想观念做起,也就是洗脑。人的思想观念决定意识行动,所以笔者认为新课改也应首先从改变思想观念做起。



  其一:观念改革。



  观念改革之一──教师观与学生观。



  [案例]



  有一位教师在上《坐井观天》的拓展部分时,准备先说后写,就提问学生:“同学们,青蛙想不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啊?”学生都说“想”。“对,那青蛙跳出来以后它会怎么样呢?”老师想引导学生说:青蛙跳出来以后看到天有多大、多蓝,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可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它又跳回井里了。”老师冷冷地回敬一句:“你怕是只井底之蛙吧”。到了写作阶段,该孩子没有泄气,在文中写道:“青蛙高兴地跳出进口,它抬头看看天污蒙蒙地一片;再看看远处,烟囱里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又看看近处的池塘,水污黑污黑的,一股刺激异味扑鼻而来。青蛙想想,还是回到井里安全,不如跳回去吧,于是青蛙又跳回了井里。”



  反思:以上案例中的教师是否具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呢?没有。案例中学生未按照老师预定的思路说,就受到老师的斥责。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他没有尊重,更未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他需要放下权威,以博大的情怀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上支持源。在课堂中,最具有个性的学生什么样的见解都可能产生,如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学生提出邱少云在火烧时他身上的炸弹、手榴弹没爆炸吗?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有学生就问:父亲越栏杆不是违反交通规则吗?……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见解难道要回避、甚至斥责吗?传统的教师观,教师就是圣人,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再是施教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同样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态度观念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观念也会改变,即学生观的改变。学生没有了不敢接近老师的恐惧感,而在内心深处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一个大朋友、好伙伴,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求知。这样就乐于将自己所思所想向老师、同学表白,敢于向教师、教材质疑。教师对待学生,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观念改变了,那教师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发生改变。



  观念改革之二──教学观与学习观。



  师道尊严,传统教学学生端坐静听,老师讲,学生听、记、读、背。教师把教材讲完了自然认为课也上完了。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会学了多少,教师很少顾及。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知道讲课不是我们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备课,模仿教师上课或自创上课,上完师生互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是要大力提倡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但如果我们是以压制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和增殖为代价而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完成“教学任务”,就难免得不偿失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课前精心“备课”,预设教学各环节,然后形成标准的“教案”(教学设计的终极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整个施教活动的唯一依据和至上准则,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情境的变化。这种教学过程,是教师将预定的“教学目标”灌注给学生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认同和顺应过程,丝毫体现不出对学生学习需要和情境变化的关注,体现不出对教学有利时机的积极“捕捉”和发掘,也无法实现和促进教学的“生成”,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课程的理念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我们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一切为了学生”,要与时俱进,随着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有利的时机,促进教学的生成,真正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是有计划、预设的,而且更是一个开放、动态和生成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与教育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要转变那种预定教学目标的“框架化”为学生的自主“体验化”



  传统的学生学习观是老师让我读我就读,老师让我写,我就写。学生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学生懂得掌握了思维的方法就掌握了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会了阅读和思考,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学习之母,复习是学习之父;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没有比多思善问的习惯更好的习惯了;学习要遵循自学—互学—求师的程序进行,久而久之,就提高了自学能力;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结合,即与思考和反思有机结合;学与问结合,即与敢问、善问有机结合;学与习结合,即与预习、复习有机结合;学与做结合,即与动手动笔有机结合;学与记结合,即与记忆有机结合;动笔有助于发现问题,动笔有助于增强记忆,动笔有助于缜密思考,动笔有助于加深理解。



  观念改革之三──课程观与教材观。



  在我们现实教学中,教师们总是强调统考科目为“主课”,音、体、美等科目为“副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侧重点也不同,造成学生“主、副”反差意识,既而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的学习状态。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加强课程整合,新课改要求教师上好综合实践课,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用“此”也行,用“彼”也行。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一字不落的灌输给学生,教材教完了,教师也便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新课改理念下,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特点,依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对教材或删或补,对教材内容倡导多元解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其二:方法改革。



  方法的改革之一──改教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由字、词、句、文章中心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一字不落的抄、读、记,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改理念下改革传统过于强调这些现象的方式,倡导以“活动”设计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案例]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长,场面多,如果课堂上教师逐个讲解引入,在一定教学时间内教学任务就完不成。针对文章写作特点,教师设计了“小记者采访”这么一个活动来让学生学习本文。在初读理清课文脉络后,教师先给学生示范。师瞅准课堂上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场景抓拍下来(用肢体语言向学生示范),并口述解说词。随后让学生模仿老师假扮小记者亲临开国大典的现场,抓拍让自己难忘、感动的镜头并学老师的方法给抓拍的镜头取名字、写解说词。教师强调:活动完了要评选最佳小记者奖。随即学生便兴趣很浓的投入到了“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中了,这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葡萄沟》这篇文章写景叙事于一体,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小导游带游客游玩”这么一个活动。课一开始,教师便唱着《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出场,教师甜美的歌声一下子就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歌曲中。即而教师用激励性的话语问学生:老师听说你们新疆是个好地方,今天我特意来游玩一番,可是我初来这儿,人生地疏想找一个导游带着我游玩,你们愿不愿意当小导游呀?好胜性强的学生都说愿意。即而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要想当好一名好导游,自己应熟练掌握些什么。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当导游。随后推选最佳导游带老师这个游客“游玩”。在“游玩”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困惑让导游解答,其它导游也可补充说明。整堂课师生就在这种对话式的“导游”活动中进行,葡萄沟的美景学生领略了,各种颜色、不同口味的葡萄学生品尝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体验了,葡萄干如何做学生懂得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互动交流中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方法的改革之二──改学法。



  1、自主学习。



  [案例]1



  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自由组合,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孩子们喜欢吃的水果。老师并没有做过多讲解,只是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热闹开了。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离开座位,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有的把水果切开,美滋滋地尝一尝。



  [案例]2



  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第一幅图上小黑猫和小白猫在桥上看鱼。第二幅图上小黑猫跳下河去捉鱼。第三幅图老师别出心裁地只用一个“?”孩子们看完第一、二幅图后很想知道结果,好奇心难以控制,老师只给一个“?”还反问学生:“你们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的思维就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



  [案例]3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统计》一课中,在上选择分类统计方法这一环节中,师问:你有什么方法让大家知道喜欢吃哪种菜的人最多?生1:举手。生2:每人写个条子给老师。生3:排队。老师说:大家评一下,哪个方法最好?好在哪里?结果选取排队。原因是一眼便可看清喜欢吃什么菜的人最多或最少。



  结合以上案例反思:什么是自主学习。学生怎样才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习时间的安排方面,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较多的时间用于独立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二是在学习效果方面,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主要依靠自主地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研究活动,来获取些第一手知识。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当然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定一个目标,尊重学生选择,激发儿童积极性。



  2、合作学习。



  [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经过,以此来激发学生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感。因而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计的。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及四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腾空而起的场景,神5、神6胜利升空的情景,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奥运会倒计时欢欣鼓舞的场景,即而就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同时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解引入了课题。)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读完同座次检查。(同座位检查这个环节就是一次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两人为一组,你订我读,我订你读,合作、互相纠正、共同进步。教师在检查自学情况时就可以抽查,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在精读课文这个环节,老师先明确学习任务:出示黄、绿、红三道题。黄色题:画出书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并找出圆明园内都有些什么?绿色题在黄色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划出世人评价圆明园的三个句子。红色题在绿色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写出评价依据。(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是逐步增大的)然后老师明确:齐声读题并选择你喜欢的题来学习。而后老师进行二次分组:选择黄色、绿色、红色题的学生相继坐到相应的位置上,很快学生重新分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逐一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最后课堂反馈汇报。在这个合作学习案例中教师进行二次分组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分?



  反思: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促进良性心理素质的养成。分组方式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在此案例中是同质分组:相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交流,重视学生的不同能力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3、探究性学习。
  [案例]

  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举办一个海底世界知识展览,孩子们一听,都非常高兴。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教家长,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以后,展览会如期举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而且学生各个真正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反思:这堂课的特点是由问题引入,学生自主实践,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开放性的。探究性学习开始于问题的形成,结束于问题的解决和解决过程的反思。问题是引导探究性学习展开和步步深入的航标,问题的解决和反思又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结果之一。探究式学习,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尝试活动,解决问题,并且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探究方法,以及感受体验到的情感态度。

  其三:评价机制改革。

  评价机制的改革之一──评价老师。

  以往对教师的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成绩优,则教师优;学生学习成绩劣,则教师劣。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对教师复杂的工作和劳动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陈旧的评价方式严重缚束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这个教育改革的时代赋予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教师评价机制与新课改相适应。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社会、学校、学生共同评价方式,兼顾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重视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

  评价机制的改革之二──评价学生。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学生评价的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学生评价机制,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评价改革,在理论、制度和操作层面上,都尚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这是一个不易攻克的“堡垒”。笔者认为要构建学科学生评价的和谐机制,必须对以往旧的学科学生评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往旧的学科学生评价采用笔试法,将考分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将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这样的学生评价,目标不全面,功能狭窄,忽视差异性,方法单一,面孔生硬,主、客体关系失和,严重影响了教育对象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施行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技能、听力、过程档案记录、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都参与其中的多元评价。

评价机制的改革之三──传统评课与新课改理念下评课的对比思考。

传统评课
新课改理念下评课
1、教学目标的达成。
1、“三维目标”的达成。
2、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结果)
2、重难点突破的方法。(过程、结果并重。)
3、教学环节的设计。
3、教学活动设计(游戏)。
4、教学方法的选择。
4、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教学任务的完成。
5、知识生成、能力提高。
6、学生作业的设计。
6、课的拓展、延伸、发散。
7、老师仪表、教态、板书等
7、教师的综合素养。

新课改“改”了这么多,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即有效教育:向课堂要质量。提倡“减负”“素质教育”“新课改”等归根结底一句话:向课堂要质量,所以无论我们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要想这样设计效果是否最好。新课改理念是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按照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方式去教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改变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发展,师生平等对话等等,这些理念如何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呢?这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